“窗外风薰端午,楼台月明中秋”,当夏日的风薰得路人醉时,端午节就真的到来了。
端午节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中国文化生活有重大影响。
驱邪避毒是端午文化内核的一个重要取向。《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端午节,仲夏时的这个节日,正当“五毒醒不安宁”。智慧的先人们选定了一些相应的活动来面对、契合这个重要关口:端午节时,人们要戴五色线、挂艾蒿、喝雄黄酒、制五毒符、吃五毒菜等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参诸《淮南子》,汉代人捕捉蟾蜍是为“辟兵”,何以蟾蜍辟兵?蟾蜍為什么有神奇的力量?为什么“东行者良”?进入古人的信仰世界,按照古人阴阳五行的思路,是理解古代端午节俗重要的路径。
端午节的起源,一般认为与几位历史人物有密切关系:屈原投江殉国,伍子胥刚烈不屈,勾践卧薪尝胆,曹娥投水救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关怀和人伦情感。在山东很多地方,端午节却是为纪念“秃尾巴老李”,从前期的河神崇拜到后期“闯关东”的文化发酵,端午节习俗传承成为时代与地域交融的载体,也蕴含着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
端午节是中国人对于自然时间认识的智慧体现。农历五月初五,按照《周易·系辞》解释,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变化而行鬼神。在中国的时间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奇数节日构成的节日序列。
端午节将自然中的阴阳与身体、生命观念有机结合,由此生成的文化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后千百年,端午节作为中国古代时间文化的一部分,不断传承发展,影响远播于东亚各国,成为曾经在文化上血肉相连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文化财富。 (本专题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