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古台地区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情况分析

2019-06-12 03:57刘建华
防护林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樟子松胸径样地

刘建华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000)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天然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麓的红花尔基,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之一[1]。1955年由辽宁省林业局固沙造林试验站引种至章古台地区获得成功。樟子松具有极强的耐寒、抗旱、耐瘠薄和较速生的优良特性[2]。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樟子松在全国的栽植面积达十余万公顷。20世纪90年代开始,章古台地区樟子松出现了大面积衰退现象[3],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除了降水量、病虫害等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外,林分密度过高也是其主要因素。因此, 我们选择了同样立地条件,同一林龄、不同密度的樟子松纯林,调查了樟子松生长方面的主要指标,分析了林分密度对樟子松衰退的影响。

1 试验地区概况

研究地点在彰武章古台固沙造林实验林场三家子工区。该林场地处科尔沁的东南缘。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大约为6 ℃,较为干旱,且风力比较大,其风速可以达到25 m·s-1,无霜期大约为154 d。地区内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最高年降水量可达到744 mm,最低年降水量约为262 mm,总体年平均降水量数值约为500 mm,降雨时间大多集中在6—8月[4]。

该区域平均海拔220 m,林地、耕地与沙荒地镶嵌分布。研究区土壤类型为沙壤栗钙土,腐殖质含量低,结构松散。林下植被主要有羊草(Leymuschinensis)、冰草(Agropyrondesertorum)、中华隐子草(Cleistogeneschinensis)等。

章古台地区近5年降水偏少,只有2016年超过平均降水量。2017年的降水量是近几年最少的,仅为346.7 mm,是平均降水量的69.3%。月降水量分配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2 试验方法

2.1 样地选择

该试验选择的样地为1979年栽植的樟子松纯林,位于彰武章古台固沙造林实验林场三家子工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密度林分内设长宽为30 m×20 m的标准地7块,对应不同密度(百位取整),详见表1。

表1 标准地情况表

2.2 调查内容

样地内樟子松的树龄为39 a,虽有部分树木已经枯死,但由于采伐及时,并没有倒伏木影响其他树木生长和林相的整齐度。章古台地区气候干燥,采伐木的伐根不易腐烂,所以均留有伐根,且近5年的伐根上年轮仍然可见。

本试验主要调查内容有4项:一是枯死树木的株数,通过伐根推测死亡年龄,以5年为一个龄级;二是活立木的胸径;三是活立木的树高;四是枯梢病感病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植密度与林木枯死情况

根据枯死木株数和活立木株数可推测1979年造林时的初植密度,从而得到枯死木与初植密度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线性回归模型为y= 0.569 1x+17.863;而在枯死率方面,如图2所示,均在60%上下,差异不显著。但根据伐根情况推测林木枯死时间,样地1、样地2主要在近5年、10年枯死,样地3、4、5、6、7枯死木分布比较均匀,5年、10年和15年以前枯死数量相近。

图1 线性回归

图2 不同样地枯死率

3.2 活立木平均胸径的变化

活立木胸径是林业生产上的最主要指标,能够直观反映林木商品价值和生长情况,也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树种对该地区土壤养分、水分的利用情况。如图3所示,活立木株数最少的样地1平均胸径最大,为18.5 cm;株数最多的样地7平均胸径最小,为12.9 cm。样地1、2与样地3、4、5、6和样地7胸径差异显著。

图3 不同样地平均胸径

图4 不同样地活立木树高

3.3 活立木树高

如图4所示,平均树高在7个样地中差异不大,说明樟子松的树高受竞争影响较小,但还是能够看出密度越小,树高越小的趋势。在密度最大的样地7中,树高反而小了,这说明过大的密度对林木高度生长也存在抑制作用。

3.4 感病指数

根据林木枯梢情况,确定感病指数,病级从0级到5级表示未感病到全枝感病。由图5可以明显看出,样地1林木健康状况最好,随密度增加,5级濒死病木逐渐增加。

图5 不同样地林木感病指数

4 结论与讨论

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衰退与林木密度紧密相关,即林木密度越大衰退越严重。这是由于林木养分空间不足,特别是水分供给不足造成的。一般认为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是大面积森林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章古台地区近5年的降水量有2年低于400 mm,另外3年降水量仅1年高于历史平均值,且降水集中分布在6—9月。所以,应根据降水量情况应用合理的经营措施,降低樟子松密度,使现有樟子松纯林向疏林草地或林灌草结合模式转变。

章古台地区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该地区的防风固沙林是保护辽中城市群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早期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已陆续达到更新龄[5],在二代林的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到年降水量的变化、林木防护效果及林木商品价值等因素。由本试验可以看出,1 000株·hm-2以下密度的林分从林木胸径、健康状况等方面都优于高密度林分,初植密度在1 700株·hm-2以下为宜,即合理株行距约为2 m×3 m。通盘考虑造林成本与林木商品价值,不应小于2 m×4 m及以上的大株行距更适宜于章古台地区。

本试验中样地1中的林木商品价值明显高于其他样地,故在樟子松林木达到近熟龄[5]之前,将林木疏伐至700株·hm-2左右是提高樟子松林木商品价值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樟子松胸径样地
森林资源监测地面固定样地优化研究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