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研
化学武器大规模的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4月22日下午6时,德军在比利时西南部的伊普尔地区,从6 000米宽的正面,对英法联军施放了180吨液化氯气,造成5 000多人死亡、10 000人受伤。这种巨大的杀伤威力和造价相对低廉的特点,引发了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纷纷效仿,结果在一战期间使用的毒剂有氯气、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苯氯胂、氢氰酸、芥子气等多达四十余种,毒剂用量达12万吨,伤亡人数约130万,占战争伤亡总人数的4.6%。
● 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十月革命,日本陆军省兵器局设立临时毒气委员会,开始研究化学战问题。
● 1923年,日本海军技术研究院化学部开始研究化学武器。
● 1927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开始生产化学武器,确定了化学战勤务编制。同年,日军装备防毒面具。
● 1930年,日本化学工业初具规模,已有数个电解制氯厂 ,年产氯250吨。日军开始空投毒气弹试验。10月,日军镇压台湾雾社地区高山族起义时,派飞机空投催泪剂炸弹。
● 1937年,日军正式装备氯氰酸。
● 1938年,日军成立陆军军械部第6 技术研究所。
从1918-1937年的20年时间里,随着日本扩张计划的逐步展开,建立了包括研究、生产、训练和作战等一整套化学战体系。
小贴士
化学武器是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炮弹或导弹)释放有毒化学品(或称化学战剂)。化学武器通过使人窒息、神经损伤、呼吸衰竭、皮肤糜烂等令人恐怖的杀伤作用伤害人类。化学武器素有“无声杀手”之称。它包括装有各种化学毒剂的化学炮弹、导弹、化学地雷、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化学炮弹等。
防护急救要点毒剂名称 毒剂特点 中毒症状毒剂种类
增强现实动画
化学武器“五宗罪”
小朋友,用你的AR设备扫一扫
右图,让我给你变个“小魔术”。
沙林(Sarin)
出生日期:1938年。
出生地:德国
特征:沙林,是一种易挥发的神经毒剂。它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但遇热后可迅速挥发。
后果:大头针头部大小的一滴,就足以迅速导致一名成人死亡。沙林被释放后可迅速在环境中扩散,造成迅速而短暂的伤害。与维埃克斯毒剂类似,中毒症状包括头疼、流涎、流泪等,接下来是肌肉逐渐麻痹,甚至死亡。
典型案例: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
维埃克斯(VX)
出生日期:20世纪50年代。
出生地:英国
特征:VX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属于神经性毒剂。它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脉冲传导,是一种无臭无味的油状液体,呈微黄色,能快速起效。
后果:人接触毒剂后仅几秒钟就会出现症状,包括流涎、瞳孔缩小、胸闷等。像其他一些神经毒剂一样,VX作用于控制身体腺体和肌肉的酶。当这种酶被阻断后,分子持续刺激肌肉,肌肉在不停地痉挛后疲惫;最终,患者因窒息或心脏停止工作而致死。
典型案例:1968年美国陆军犹他州达格韦试验场VX毒剂泄漏事件。
芥子气(Mustard gas)
特征:这种毒剂因特有的腐烂芥末、大蒜和洋葱气味而得名。它属于发疱剂,作用于人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肤。芥子气的杀伤力极强,并且化学性质稳定、效力持久。它的比重是空气的6倍,可以在靠近地面的位置停留数小时,这使它成为对付战壕里敌人的有效武器。
后果:皮肤在暴露于芥子气后,数小时内会红肿、灼痛,接着形成大水疱,最终导致溃疡并留下严重瘢痕。眼睛暴露于芥子气数小时后会肿胀、流泪甚至暂时失明。人吸入或食入这种毒剂后,会打喷嚏、声音嘶哑、咯血、腹痛和呕吐。
典型案例:希特勒“芥子气中毒”事件。
氯气(Chlorine)
特征: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漂白剂气味。氯气易压缩为液态,从而便于运输和储存。虽然氯气威力不如其他几种化学武器强,但由于方便生产和伪装,它同样是一种危险的化学武器。
后果:像光气一样,它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可导致呼吸障碍,造成身体组织损伤。
典型案例:1915年4月22日下午6时,德军在比利时西南部的伊普尔地区,从6 000米宽的正面,分别对法军和意大利军队施放了180吨液化氯气,造成5 000多人死亡,10 000人负伤。
光气(Phosgene)
特征:光气是无色的气体,有烂干草和烂水果味,工业品为黄色或淡黄色液体。蒸发快,易形成伤害浓度,但持续时间短,易被活性炭等多孔物质吸附。
后果:窒息性毒剂主要损害呼吸器官,引起肺水肿而造成窒息。人吸入光气后会感到胸闷、咽干、咳嗽、头晕和恶心,经2~8小时后,出现严重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和皮肤青紫,并咳出淡红色泡沫痰液,中毒严重时会窒息死亡。
典型案例: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发生光气等有毒气体泄漏,造成2 500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