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蒙, 陈 倩
(上海大学 社会学院,上海 200444)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家庭核心化等因素促使中国父母日益将孩子视为情感和生活安排的焦点。21世纪以来,城市家庭对子女养育的密集投入更是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无论是在传统大众媒体上,还是新兴网络和社交媒体中,关于如何科学养育孩子的话题往往能快速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专业意见越来越多地渗入养育过程,而从“患‘食品安全焦虑症’的妈妈”、“‘抬头班’‘爬行班’受家长追捧”、“23个育儿微信群让妈妈忙乱”等各大报纸媒体新闻中①,读者也不难窥见城市父母在养育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焦虑感”。与此同时,“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②等近年出现的网络热词虽然表达极端,但却将“父亲缺席养育实践、母亲独挑育儿焦虑”这类现象带入公众视野,也映射出社会公众对母亲角色的关注。
以往的社会学研究对科学育儿和母亲角色已有所关注。女性主义学者关于母职的研究指出,母亲角色并非女性与生俱来的身份角色,而是具有其历史性和社会建构性[1]。科学育儿的理念亦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并被吸纳入主流母职意识形态中,成为母职规范的组成部分。既有文献显示,大众媒体是科学育儿话语融入母职规范的一种重要途径[2]76。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大众媒体的大规模发展和业态演进,其影响力范围扩大,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众对媒介讯息产生高度依赖,身处孕育和养育阶段的女性也更多地开始通过育儿杂志、报刊、书籍、微博、微信等传统或新兴大众媒体了解育儿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体对母亲群体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大众媒体是向家庭传播育儿知识和育儿建议的重要渠道,提高了信息获取的便利程度;另一方面,关于母亲角色的媒介讯息也会影响母亲群体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和实践。然而,以往的多数相关研究或停留于单一时间点的静态考察,或缺乏准确的数据检验[2-3]。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尤其是在“育儿焦虑”频繁被提及的21世纪,大众媒体传递着怎样的育儿知识和建议?又生产着怎样的母职媒介话语?基于以上疑问,本文以公开发行的育儿杂志为窗口,通过对9187篇文本的深度挖掘,分析育儿杂志中的“科学育儿”话语和母亲角色再现,并进一步探讨大众媒介和母职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
“母亲角色”或“母职”概念的使用源于西方研究文献,常用的表述有“motherhood”,指一种作为母亲的状态、母亲的特质或特征;亦有“mothering”一词,强调母亲育儿的技术或工作。中文文献中较多延用“motherhood”,并通常将其译为“母职”、“母亲角色”、“母亲形象”,指文化层面的理想母亲角色[4]。
第二波妇女运动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想否定了母职天生论,认为母亲角色是经过社会、文化、历史建构而来的[5]。欧美的母职研究文献通过分析母亲角色在媒体、史料等文本中的再现,揭示了理想母亲角色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变迁。自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近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母亲不再是运用本能和常识就能履行其职责的养育者,而是开始成为医疗和科学育儿建议的受众。“科学母亲”(scientific motherhood)话语兴起,以父母为目标读者的媒介产品和父母课堂等也应运而生。此后的一个世纪,西方社会的母亲在育儿权威的建议下不断学习如何成为“正确育儿”的“现代母亲”,其养育实践也成为母亲群体与专家话语互动、修正的过程[6]。另一方面,在日益繁杂的媒介渠道中获取和甄别育儿信息也逐渐构成了“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hood)的一部分[7]。
西方学界丰富的母职研究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尽管中文学界直接针对母职议题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已有学者先后运用史料分析、深度访谈、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社会中的母亲角色随现代化进程所发生的变迁,为读者理解科学育儿话语和母职规范的关联开启了一个窗口。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初起,科学育儿话语与母职意识形态的互动可从以下三个阶段考察。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始自清末的现代化转型也开启了母职的现代化进程[8]。怀着扭转亡国灭种之民族危机的理想,国内知识分子将国民身体与国家存亡联系起来。早期现代工业化也提出了将母职纳入生产体系的需要,母亲的育儿责任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和历史深意。有识之士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育儿知识[9]、开展儿童健康比赛和母亲竞赛[10]、宣传“母性天职”思想[11]等方式,倡导母亲们为国家孕育、生育和养育强健的孩子。“国民之母”成为理想的母亲形象,在女性、现代医疗和养育话语之间建立起了重要的关联。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模式下,国家大力建设公共托育系统,将儿童抚育纳入生产领域,减轻了家庭的育儿负担,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担当“家庭人”和“国家人”的角色[12-13]。在孩子被视为国家财富和应被“公育”的思想下,“工作母亲”成为该时期的理想母亲形象[14]。但是,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却并未真正脱离“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伴随着日趋严格的生育限制政策,政府开始进行深入持久的“优生优育”正面宣传,以重塑城乡人口的生育观念。中国家庭逐步形成了对子女质量而非数量的追求,并逐渐提升为对抚育和教育质量的双重要求[15]。在此期间,各地妇联组织掀起创办妇女报刊、家庭育儿杂志的热潮,致力于引导读者观念、传播育儿等方面的科学知识[16]。科学育儿话语以新的面貌出现,并获得了社会和家庭的重视。与此同时,有研究发现,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母亲”形象自90年代开始发生了重构[12,14]。在家庭儿童照顾方面,钟晓慧等研究指出了“超级妈妈”现象,即母亲通过调用组织家庭资源实现兼顾工作、家庭双重任务[17];在教育方面,母亲的职责从抚育为主扩展为高度参与孩子的教育,全知全能的“教育妈妈”在中产家庭对“协作培养”的重视之下成为新的母亲形象[18-19],并出现母职“经纪人化”的特征[20]。此外,孩子应被尊重、家长权威可以被质疑的观念开始获得更多家长的认同,科学的育儿方法不仅关乎一般意义上的养育质量,而且已经成为具有道德意义的事项。这些变化也导致母亲的养育工作日渐走向精细化和密集化[2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社会结构、社会主流价值观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内已有的母职研究文献虽然呈现出新世纪的多元母亲形象,其中一部分研究也从侧面涉及科学育儿话语对母职实践的影响,为深入探讨母职议题贡献了有益的视角和丰富的研究发现,但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既有文献多偏向于研究家庭抚育或家庭教育中某一方面的母亲角色,而较少探究大众媒体中的科学育儿话语,基于媒介文本直接考察母职规范建构的研究更为稀少。大数据研究的兴起和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方法的逐渐成熟为基于媒介内容的母职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相比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大数据的文本挖掘有助于研究者大幅拓宽分析样本,更准确地掌握媒介内容对所研究议题的再现。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以育儿杂志文本为分析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方法,聚焦21世纪的家庭抚育、家庭教育和母亲角色的媒体再现,剖析关于科学育儿和母职规范的媒介话语建构。
本文所分析的文本来自上海市妇联1982年创办的家庭育儿杂志——《为了孩子》。该杂志主要按照生理性养育和社会性教育两大主轴来传播育儿知识。笔者依据杂志栏目将2000-2018年的所有文本分为家庭养育和家庭教育两类:“卫生保健”“宝宝天地”“宝贝健康”三个栏目的文章为家庭养育类;“早期教育”“家教你我谈”“亲子篇”“儿童心理分析”四个栏目的文章为家庭教育类。另外,由于“有问必答”“父母参考”“聪明妈咪俱乐部”几类栏目中的文章所讨论内容较为综合,笔者在通读后对其所包含的文本一一归类。因本文主要研究0~7岁孩子的家庭养育和教育方面,“孕妇沙龙”“教师笔记”两个栏目均被剔除。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仅选用在龙源期刊数据库中采集的2000-2018年中10 076篇该杂志文章,集中考察21世纪的育儿知识和母亲角色媒介话语建构。在分类和筛除“孕妇沙龙”、“教师笔记”等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的文本后,笔者共获得9 187篇文本,家庭养育类4 457篇,家庭教育类4 730篇。
本文使用R语言进行文本挖掘。该研究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文本分析,不要求研究者在数据分析前就对“什么是值得分析的”有一个清晰的预设,且能够快速处理和自动化分析大量文本数据。笔者主要使用文本挖掘的两种方法:一是潜狄利克雷主题模型(LDA topic model):潜狄利克雷分配的目的是对文本所属主题进行自动判定,用于对杂志文本数据进行无监督分类,用于展示杂志文本传递的育儿知识及建议。该模型认为每篇文本均是由一些主题生成,每个主题由词语生成[22]。模型结果包括每个主题相关的词语及其概率、每篇文本相关的主题及其概率,研究者可提取每个主题中概率较大的关键词解读主题含义、提取并统计每个主题对应的概率最大的典型文本进行评估模型和进一步解读主题[23]。二是基于文档—词项矩阵(Document-Term-Matrix,DTM)计算相关度并获取称谓词的相关词表。文档—词项矩阵是R语言中常用的构建文本向量模型的矩阵,该矩阵中每行代表一篇文本、每列代表一个词项[24]。笔者使用R语言中tm包中findAssocs()函数获取与文本中家庭称谓词相关的一系列词语及其相关度,并制作出每个称谓词的相关词表,用于解读文本再现的亲职角色或评价。本文的文本数据分析步骤如下:首先,对文本进行预处理,主要为分词、去除停用词、统计词频、构建文档—词项矩阵;然后,建立LDA主题模型和获取称谓词的相关词。就分析结果的解读而言,称谓词词频可用于分析杂志建议对象,主题模型可用于获取杂志传递的育儿知识类别,相关词表则用于分析亲职角色的再现。
通过对育儿杂志大量文本数据的文本挖掘,本文旨在深入考察大众媒体所传递的育儿建议和亲职角色的媒介再现,进而分析参与理想母亲角色社会建构的媒介话语。
1.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鉴于养育类文本的内容特征,本文基于4457篇养育类文本建立了主题模型,最终得到了12个主题。表1报告了其中表示每个模型的关键词;表2中则是各主题模型被分配的典型文档数。通过该组主题模型结果,我们可以了解《为了孩子》杂志在2000-2018年所传递的养育知识及育儿建议全貌,主要包括科学喂养、疾病看护、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三个方面。
(1) 科学的哺喂与儿童饮食。由表1可知,主题1、主题8和主题9都关注了儿童哺喂和饮食问题。第一个关注点是婴幼儿喂哺(主题1),杂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进行科普母乳价值、倡导母乳喂养。此外,杂志也传递了母乳哺喂和奶粉瓶喂两方面的实践技巧,指导养育者依靠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母乳喂养,并在孩子断奶和添加辅食方面给予妈妈指导③。第二个关注点是针对对于已进入饮食阶段的孩子,杂志的另一主题为饮食营养与健康(主题8),其相关内容强调养育者应了解孩子所需要的食物和食物所含营养方面的知识,要求家长重视在科学知识指导下为孩子补充营养,并以“吸收”“消化”“肥胖”“贫血”“平衡”等关键词教导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食物时应综合考虑孩子的消化、吸收、营养疾病等方面。第三个关注点是强调家庭自制食物的重要性(主题9)。除获取食物营养和相关疾病的知识外,养育者还应学习如何为孩子制作各类营养膳食。
表1 2000-2018年养育类文本主题模型结果(最重要的11个关键词)
表2 主题-文档数分布
(2) 疾病预防与看护。表1中的3~6主题均涉及养育中的疾病预防与护理问题。其中,主题3的核心关键词显示,杂志普及疫苗种类和接种知识,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疫苗。此外,杂志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更为细致的日常护理,如以一系列文章传达关于孩子皮肤护理的知识和技巧(主题4)。主题5和主题6均为关于儿童疾病的护理与治疗,但前者主要是常见儿童疾病的症状和护理,后者则倾向于疾病的治疗和手术等内容。杂志内容向家长传递了常见疾病的症状特征,指导家长及时辨别疾病,同时提供了一些疾病的家庭护理技巧和就医指导。此外,主题模型的结果还显示了杂志关于意外救治知识的传达(主题11),向家长传递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知识和急救方法。
(3) 身体发育和行为、心理发展。在身心发展方面,主题模型的分析结果揭示出育儿杂志对婴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双重关注。由表1可见,主题2下的关键词,主要涉及婴幼儿在身体,感官系统等方面的发育变化知识,如“动作”“身体”“发育”“声音”“爬”“手指”“反应”“说话”“睡眠”等;而主题10的主要覆盖内容为孩子行为习惯和心理、情绪发展方面,其中“心理”“情绪”“发展”“障碍”等关键词尤其表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为大众媒体的议题之一。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同样反映在主题12中,但其关键词主要涉及儿童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培养,强调父母应“有心又聪明”,能够“好好利用宝宝的秩序敏感期”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善用游戏、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等。
简而言之,表1与表2所呈现的主题模型结果反映出,《为了孩子》杂志持续地向家长读者传播科学喂养、疾病看护、行为习惯与心理发展三方面的养育知识和育儿建议,致力于引导个体家庭养育出身体素质良好和心理健康的孩子。
2.培育综合发展的快乐孩子。本文基于4 730篇教育类文本建立了主题模型,得到13个主题,如表3所示。笔者对每个主题模型分别取出了12个核心关键词,并统计了每个主题模型对应的典型文档数(见表4)。基于该组主题模型分析,我们得以考察杂志在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目标方面所传递的讯息。
表3 2000-2018年教育类文本主题模型结果(最重要的12个关键词)
表4 主题-文档数分布
(1) 家庭教育的态度与方法。就家庭教育而言,表3中的主题模型结果传递了一条重要的讯息,即父母并非天然合格的家长,而应积极向“专家”学习专业的儿童教育和沟通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由主题4下的“尊重”“沟通”“陪伴”等核心关键词可见,杂志倡导21世纪的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应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建立平等、理解、民主的亲子关系。这与养育类文本的主题模型结果所呈现出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是一致的。家长对平等亲子关系的认知仅仅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起点。主题6关键词显示了杂志关于家庭教育方法所传递的媒介讯息。与该主题相对应的典型文本包括“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可以尝试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很多时候宝宝发脾气的原因是不了解孩子心理的大人惹出来的”等建议,强调家长在培养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时应采用“正确的批评方法”,以更有效专业的应对措施代替惩罚,并指出成人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可能是造成孩子错误行为或发脾气的原因。与此同时,主题4下的“快乐”一词表明,杂志还倡导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当“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快乐的”,快乐的家庭教育者才能够培养出快乐的孩子。在尊重“快乐天性”的基础上,主题9下的“自信”“独立”“挫折”“个性”等关键词也指向孩子的个性培养。其所关联的典型文本倾向于通过引用教育专家的观点,指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如好学、创造力、独立性、自信心等等”。
(2) 家庭教育内容。除态度和观念外,表3还展现了育儿杂志中关于家庭教育具体实践方式的建议。其中,关于早期教育(主题2)的关键词包括“发展”“说话”“情绪”“动作”“能力”“反应”“游戏”“刺激”等,讨论内容为婴儿期智能开发;主题5的关键词则除“游戏”外还包括“学习”“兴趣”“能力”“数学”“英语”“思维”“概念”“理解”等,适用于幼儿期的智育实践方式。无论是婴儿期还是幼儿期,杂志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家长投入时间和精力,多采用游戏的方法开发孩子的智能。
表3呈现了丰富的能力培养,如亲子阅读(主题3)、身体训练(主题8)、手工制作(主题10)、观展和旅行等文化消费(主题13)。这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培养其创造力的家庭教育活动附有明确的功能期望,无疑也都需要养育者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经济资源。此外,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杂志从2012年开始出现关注二孩家庭亲子教育的文本,其相应主题下(主题11)的核心关键词包括“孩子”“妈妈”“大宝”“陪伴”“二宝”“分享”“公平”等。
综上,进入21世纪以来,尊重、理解、平等的亲子沟通和方式多样的亲子陪伴成为《为了孩子》杂志的基调之一。从上述主题模型分析结果可见,杂志建构了在智力认知、习惯品行、文化阅历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儿童形象,强调专家权威意见对提高养育质量的积极作用。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高素质儿童,家长必须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成为流行教育方式的积极采纳者和热衷育儿产品的消费者[25]。
无疑,将分析局限于照料和教育建议并不能呈现出育儿类大众媒体对于家庭中养育者角色的话语建构。以下,笔者将上述养育类文本和教育类文本汇总,基于9 187篇杂志文章统计了其中出现的称谓词词频(见表5),用于分析文本主要建议对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分别基于养育类和教育类文本获取了主要称谓词的相关词表(见表6),从家庭养育和教育两方面来探讨亲职角色。
表5 2000-2018年文本中家庭称谓词词频
注:①祖辈称谓包括祖父母、祖父、祖母、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外公、外婆、姥姥、姥爷、祖辈等11种称谓词。
②总词频指将杂志文本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等预处理后的所有词语的总频数。
表6 2000-2018年文本中称谓词相关词
续表6
注:祖辈称谓包括祖父母、祖父、祖母、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外公、外婆、姥姥、姥爷、祖辈等11种称谓词。
1.不可替代的母亲。
由表5可知,“妈妈/母亲”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且远超“父母”、“家长”、“爸爸/父亲”等称谓词被提及的频率。由此可见,尽管《为了孩子》杂志的受众群并无性别限定,但母亲群体是育儿杂志的主要建议对象。因此,前文所探讨的育儿知识和教育建议亦以母亲为主要受众。对应于大众媒体所描绘的全方位发展儿童形象,母亲的职责也涵盖了日常身心照顾和教育等各方面,如要实践媒体所提供的育儿建议,需要密集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表6具体展示了“妈妈/母亲”的相关词。其中,“抚育”“照料”“母乳喂养”“坚持”体现了育儿类大众媒体在倡导母亲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视婴幼儿抚育为母亲的专有职责。“依恋”“信任感”“安全感”“交流”等相关词则通过突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情感强调其对于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从相应的典型文本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母亲作为首要且最佳育儿者的形象建构,如“对小宝宝来说,要健康地成长,还必须得到精神上的维他命和蛋白质——那就是他对妈妈的依恋”、“0~3岁的宝宝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中,妈妈的角色更为重要”、“母亲爱抚孩子,用眼神与孩子交流,更能让宝宝建立信任感”等。此类文本凭借心理学专业知识将母亲与孩子密切联系起来,强调母亲对于育儿的无可替代性。“母爱”“天生”等相关词反映了媒介话语中“母职是女性天职”的性别意识形态,而“温柔”“快乐”等相关词则再现了温柔、快乐的母亲形象。
此外,“职场”“全职”两个相关词呈现出媒介话语中描绘出的两类母亲群体,即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工作母亲和全职母亲。表6中的结果呼应了既有文献中对“超级妈妈”和“自主选择的妈妈”的区分[2]81-83。在一项对主流媒体如何再现性别议题的研究中,Sun&Chen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大众媒体趋于将女性在市场转型下遭遇的困境归之于私人问题,而非寻找结构性影响因素[26]。如表6所示,“忙”“时间”二词将女性的“育儿-工作”冲突归因于时间因素,并往往将其个人化。关于时间分配困境,杂志中大多相关文章笼统建议母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统筹安排”,鼓励母亲依靠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其次,杂志中有多篇文章针对女性在“职业发展-家庭责任”选择上的困惑,再现了“自主选择的妈妈”。典型文本所传递的讯息包括,“不论选择哪一边,都有机会给孩子们呈现一个积极乐观、上进有趣、不乏理想又热爱生活的妈妈”,以及“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妈妈有了很多按需选择的空间,不管你是哪个妈妈,做自己就好了”。然而,此类自主选择论述往往忽视我国主流双职工家庭的现实困境,过度强调“选择”的可行性和积极意义,忽略“选择”的被动性和不确定性的负面后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工作母亲,还是全职妈妈,其选择均是在遵照主流母职规范的前提下所做出的选择,即母亲是首要和最佳育儿者的共同准则。
2.母亲以外:父亲缺位与祖辈支持。
表6还呈现了育儿过程中的父亲角色,但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母职的密集化。除“游戏”一词外,“爸爸/父亲”和“妈妈/母亲”的相关词相似度极低。“养家”“事业”“缺席”“出差”“金钱”等相关词清晰刻画了父亲在家庭的重要功能是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撑。这一功能的凸显也暗示着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可能为经济功能所压抑,并为家庭中可能存在的“父亲缺席育儿”现象提供合理依据。从表6报告的相关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育儿杂志并未回避父亲缺席育儿的现象和父亲参与的重要性,但在呼吁父亲参与养育时多强调父亲角色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孩子带来豁达、坚毅等积极影响。在亲子互动方面,“爬山”“看书”“科普读物”等涉及运动、知识的活动被视为是更适合父亲参与的活动类型,截然不同于被认为专属于母亲的“照顾”“关注”“温柔”等行为和气质特点。由此可知,尽管育儿类大众媒体在确认父亲缺席的现实、呼吁父亲参与,但其对于父亲形象的再现也存在性别本质主义的倾向[27]。
相比于父亲参与的缺失,祖辈在中国家庭的育儿活动中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祖辈支持在媒介话语中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如表6所示,11种“祖辈”称谓的相关词再现了祖辈育儿方式所遭遇的负面评价,如“弊端”“溺爱”“冲突”等。在科学育儿的视角下,祖辈育儿逐渐受到贬抑。祖辈的育儿实践被认为是代表着落后理念的育儿方式,而专业话语和复兴的传统母职意识形态均强调母亲应亲自育儿。与此同时,祖辈参与育儿是广泛存在的社会现实。从“协助”“带养”“助力”“配角”“商议”“达成”等相关词中可见,大众媒体所建构的城市家庭育儿模式为“母亲为主、祖辈为辅”,提倡代际之间通过协商等方式使祖辈成为家庭中的育儿配角和帮手。杂志内容还强调祖辈只是“配角”,母亲应主导育儿的话语权和决策权[28]。鉴于父亲参与稀少和祖辈育儿理念的边缘性,母亲在信息收集、资源协调等方面需要密集投入[3]。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长期持续公开发行的权威育儿杂志之一——《为了孩子》,截取其进入21世纪以来的大量文本,深度挖掘其所代表的育儿类大众媒体在日常抚育和照顾、认知和品性培养、家庭养育分工方面的媒介话语建构。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在日常抚育和照顾方面,育儿杂志塑造了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儿童形象,强调家庭应听从专业建议、不断完善科学育儿知识。杂志所传递的育儿专业知识跨越营养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倡导养育者为孩子自制营养膳食、做孩子的“半个医生”,并将关注点由身体照料延伸到心理发展。
其次,在教育方面,杂志教导育儿家庭应建立尊重、理解、亲子平等的儿童观,学习专家的教育技巧,全面重视孩子的早期智能开发、个性品质培养、能力发展、兴趣特长培养、品德教育等方面。
另外,笔者发现,尽管本研究所选取杂志以广大育儿家庭为目标读者,并未定位为女性杂志,但家庭中的育儿劳动在杂志文本中的再现存在鲜明的性别分工。母亲群体被视为育儿的首要责任群体,也是育儿类杂志的主要建议对象。育儿杂志的文本再现了工作妈妈和全职妈妈两种母亲形象,并强调女性可自主选择一个方向,且两类母亲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好妈妈”。和母亲相比,父亲角色的媒介再现维护了传统性别意识形态下男性的“养家者”形象,其参与虽然应当得到鼓励,但其缺席也被视为是合理的。杂志呼唤父亲回归育儿实践,也强调了父亲的男性气质在弥补妈妈所不能给予的教育影响时的重要性。此外,媒介对祖辈在家庭育儿实践中的角色再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基于城市社会普遍存在的双职工家庭模式,育儿类媒体提倡祖辈参与育儿,以满足21世纪持续缺失的国家育儿福利和家庭价值需求;另一方面,祖辈的育儿理念无法达到科学育儿的标准,因此其在养育劳动分工中的角色被限定为“绿叶”角色。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权威育儿杂志的文本挖掘,探讨育儿类大众媒体凭借科学育儿话语建构了怎样的母职规范。如前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生育控制政策和“优生优育”倡导的影响下,儿童成长和健康问题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疫苗接种、“爱婴医院”工程、体质调查、改善青少年营养等一系列公共政策陆续推出[29]。及至21世纪,长期的“一孩化”政策已经使儿童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与此同时,个体家庭和孩子均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27]。在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倡导下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养育的目标逐渐全方位化,众多家庭希望培养出身体素质良好、心理健康、智力、能力、品德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儿童。育儿类杂志正是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应运而生,成为传播育儿知识、以专家建议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的重要大众媒体形式。对养育质量的强调和专业养育知识的普及无疑有助于加强家庭的抚育功能,有利于“优生优育”的实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然而,科学育儿话语的盛行也可能导致家庭过度提升各阶段的养育目标,进而促生大面积的“育儿焦虑”和精细化养育的风气[15]。此外,市场转型以来,在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支持及环境转向和私人家庭领域内复苏的“女主内、男主外”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造成中国女性在就业和收入等方面持续处于不利处境,其中母亲群体遭遇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尤为突出[30]。如本研究所显示,“母亲是最佳育儿者,同时也是孩子成长优劣的首要责任人”的讯息在育儿媒介中以多种形式一再传递。已有文献中“教育妈妈”、“超级妈妈”等角色亦强化母亲教育职责和要求母亲多方兼顾,故本研究与其相互印证[17,18,27]。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前母亲群体的焦虑感并非诞生于一朝一夕,其背后是一个母职密集程度被逐渐强化的话语建构结果④。
注释:
① 育儿新闻可参见《中国商报》2015年12月29日A3版中《一位患“食品安全焦虑症”妈妈的行为发人深省》;《文汇报》2018年5月7日第1版中《抬头班”“爬行班”流行,击中育儿焦虑》;《解放日报》2017年3月22日第5版中《23个微信群让妈妈忙乱 网络传播增加家长焦虑》等报纸文章。
② “丧偶式育儿”可参见半月谈的微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12848;“诈尸式育儿”可参见知乎话题: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824204。
③ 关于奶粉瓶喂养的代表性内容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你选对了吗?》、《冲调奶粉有讲究》等文章:关于孩子断奶和添加辅食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辅食巧安排,断奶也轻松》、《宝宝辅食,妈妈亲手做》等。
④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论文篇幅有限和关注焦点所限,笔者仅分析了所选取杂志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文本,因此未能呈现更长时期的媒介话语变迁趋势。其次,在讨论大众媒体的科学育儿和母职话语建构时,本文无法涉及育儿杂志以外的其它大众媒体类型,如影视作品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等。因此,本文所分析的育儿杂志文本只是一扇考察和理解相关问题的窗口,其发现和结论可能存在片面性,并不能简单地推而广之。同样,笔者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存在无法触及育儿者对于媒体讯息的实际接纳、反思与批判情况。如西方对科学育儿和母职规范的研究所发现,母亲群体对科学育儿话语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然而,一项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往往是未来相关研究议题发展的潜在空间,笔者期待未来的母职研究在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上展现出更多元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