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冰
夏天是个敞开的季节,入夜以后,小巷的上空星光低垂,风从巷子口灌进来,扫过家家户户的门口。这风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把深藏在小庭深院中的生活都吸到了外面。巷子的两边摆着许多小凳和藤椅,人们坐着、躺着来接受那凉风的恩惠。于是,这巷里的春花秋月、柴米油盐、婚丧嫁娶统统成了纳凉人热衷的话题。只有一群青春少年不在纳凉人中间,他们正面对着课本、提纲、图纸,在房间里挥汗不止,谱写着一曲曲属于自己的奋斗之歌。歌的谱曲人是“我”,作词者却是“我们”。
时间的齿轮日复一日,不出意外地吻合,夏日里的白色恐慌再次降临。女孩的裙摆盛开,柏油路融化了奶油冰棍,可这些都与汐无关。教室里不知疲倦的风扇,吹起试卷的一角,掠过汐的指间,无声地宣告自己的存在。
信封的一角硌疼了无味的高三,汐在跟一个人通信,编造的地址,突然有了回应。她把手伸进课桌,抚摸着抽屉深处的信封。她叫小鱼儿,汐对她一无所知。她有时候耐心得像个大人,有时候幼稚得像个小孩儿。这个神秘的人,给了汐一点点惊喜。
汐骑着自行车,在星空下狂蹬五分钟,节省下来的时间或许能做几道选择题。大多数时间汐会抽出那么一分钟取信,然后用30秒兴奋,再用30秒平复心情,接着装作若无其事,回答一下妈妈的日常审问。高三本就是无趣的,一点儿都没有小说里的色彩。
只有考试后红榜上的名字,才能让汐心安理得地花上一刻钟给小鱼儿回一封简短的信。但小鱼儿的来信总是很长,要读很久。她好像在汐身边一样,能从简短的文字中,准确感受到汐的喜怒哀乐。
传说每一个考生都有一瞬间想去死,汐想死的冲动源自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每一个父母都会把爱藏在打骂里。汐莫名地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名字前排着的几万人,迫使汐更努力。
汐和妈妈之间爆发了一次争吵,妈妈的恨铁不成钢和过高的要求,都沉甸甸地压在了汐身上。汐没有冲出去,而是把所有的怨言憋在肚子里,转身回了房间,可妈妈的唠叨声还没停。100天很短,过去了,就自由了,汐这样对自己说,却没有忍住眼泪。努力的结果,让妈妈有了更高的期待,这让汐感到无能为力。
汐把这种青春烦恼写进信里。小鱼儿格外认真地开导她,汐调侃她像妈妈,小鱼儿幽默地反驳,然后就不再提这个话题。高考开始倒计时了,汐一笔一画地写着她们之间最后的信。
妈妈再也没有生气,汐有些怅然若失。
高考百日誓师,汐听着教导主任在国旗下发表腻味的演講,心情并不澎湃。用来倒计时的纸一张一张飘落,阻隔了夏日的欢愉,准考证号不知道会将汐带向哪里。
汐走出考场后,那个夜晚,她感到了一种空洞的迷茫,这才发现原来高考把一年的时间都填满了。这时,她想感谢一个人,一个陪了她很久的人,是小鱼儿,也是妈妈。
汐是怎么发现的?大概是在小鱼儿开导她的过程中,看见了妈妈的影子,一直存在的影子,然后她就明白了吧。
汐带妈妈去看落日。妈妈像个新媳妇,害羞又不敢相信。没有沙滩,没有海,身下的土堆是小孩玩游戏时堆起来的。汐看向一旁,妈妈没有介意,就像她从来不曾真正抱怨和放弃。
阳光在榕树上漫步。
那年,我如战士收刀入鞘;那年,你如阳光温暖如初。我的生命自此由你作词。
(编辑 树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