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也正是步入了后喻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从而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目标,利用科学化的手段,营造新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理念与后喻文化时代的背景予以结合,为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1 后喻文化基本内涵
所谓后喻文化,即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晚辈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要优于长辈,晚辈将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理论传授给长辈,实现传承模式的交互性发展,简而言之,文化反哺是后喻文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2 后喻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的影响
2.1 教师在部分知识上要落后于学生
就传统教育模式而言,在某种程度之上教师需比学生掌握跟多的知识,正所谓要给予学生甘霖,则自身必须丰沛,这也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内涵。据相关数据统计,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获取的知识内容占据自人来起源以来的90%,而且这种爆炸式的知识增长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更加突出。这也意味着人类凭借个体力量钻研知识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那种以教师作为主体,在知识、思想、道德层面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已经被逐步削弱,教师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方面的主要作用也渐渐弱化,不少教师在接受信息与学习技能方面的能力也未必比学生胜出。简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占据主导的今天,教师在接收新的思想观念以及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由此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对教师权威性的质疑,许多具有独立主见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话不再盲从,更加信赖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行为准则。不过,即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是学生知识源泉这点仍是毋庸置疑的。
2.2 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降低
简单来说,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变革体现在人与人沟通方式的变化之中。就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之上。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这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交流方式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沟通媒介的选择性也很广,诸如手机、电话等等。高校学生的交流方式与时代的潮流基本保持一致,但为数不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工具仍是电子邮件、短信或是电话这几种。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的不同,致使两者无法做到深入的交流沟通,更难以彼此理解。教师对于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往往流于表面,无法透视学生内心更深层次的问题,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效展开。
2.3 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难被学生认可
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正不断增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学生对教师偏重理论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受性越来越低,甚至已有不少学生公开表示难以接受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致使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与挑战。当代高校学生思想前所未有的开放、具有独立思想与个性化的见解,敢于挑战与质疑,与此同时,这些学生渴望被理解、被认同,期待着一种能够平等交流沟通的师生关系。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单元性”太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匆匆讲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便忙于布置下一个单元的教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跟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致使师生之间产生“距离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3 后喻文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用于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放下自己“权威性”的架子,大大方方接受在某些方面被学生超越的实时,并以此为契机,在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与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闻道有先后”正是高校政治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局面,也是增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互性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后喻文化时代的背景之下,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必须明确教育目标,对学生所掌握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并以此增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着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为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