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探索

2019-06-11 19:06刘俊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院校互联网+

刘俊

[摘 要]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各行各业”的全新时代初步到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对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背景下,广大高职职业教育者应及时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克服重重挑战,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的制订与探究,从而帮助高职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有效运用“互联网+”平台,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194-02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决定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成败,学校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进行许多尝试与探索,积极引导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并走向成功,极大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有效缓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各行各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为高职学生提供了相较以往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制订和探索,积极做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调整,为高职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进步提供有效供给,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的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大多数不善于应试,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他们选择去职业院校学习,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迫于无奈,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成绩太低被调配到丝毫不感兴趣的专业,导致其在毕业后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事实上,国家经济发展越好,文明程度越高,技工、高级蓝领、工匠等在企业就越能受到尊重,因此,高职学生尤其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自信心。

(二)高职院校的需要

据数据调查显示,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36万,较之7年前减少了约1/3,高职院校在压力倍增的情况下并未减少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院校+专业”的高考招生“新模式”在上海和浙江两地成功开展试点,随着这种新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将极大影响处在高等教育下游的职业教育。经济学告诉我们,学生既可以是原材料又可以是产品,而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是“试金石”。高职院校要遵循市场规律办学,首先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三)当今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反之,人口资本节节攀升,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市场供需地位翻转,工业、制造业等产业升级,需要大批优秀技术型人才。因此,国家、社会、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为职业规划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努力培养中国制造的栋梁之才。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困境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本土化程度低

早在20世纪中期,西方心理学家就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但是该理论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和大规模开展是在21世纪初期,且未完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高职学生特点的理论体系,缺乏较高推广价值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编写的教材内容生搬硬套,因循守旧,特别是对学生职业生涯影响巨大的职业测评理论十分落后,例如,目前高职院校几乎全部教材都涉及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评“六边形模型”。但是,霍兰德理论是以西方长时间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衍生而出,其职业选择原则与方法对当代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待商榷。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主体内外受困

教育部曾就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下发过一份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求校级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比不得低于1 ∶ 500,且加快职业发展咨询室的建设速度。但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挂靠在招就处、学工处以及校企合作处等部门下,同时也缺乏专职职业规划教师。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象规划意识淡薄

首先,高职学生脱离备战高考的“苦海”束缚,徜徉在自由的天空下,忙着交友、恋爱、游戏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快毕业或工作后才需要做的事情;其次,部分高职学生则认为社会变化速度极快,在大学里做职业规划是在浪费时间;此外,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十分迷茫,感觉梦想遥不可及……这些现象说明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需要学校和教师正确引导,同时也反映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创造的机遇

1.“互联网+”转变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模式。当前,社会生產要素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得到了更为优化和集中的配置,与此同时,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业务经过融合,在一系列化学反应下发生质变,使需求结构和业务模式得到大幅度转变。同理,高职教育也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创造出更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模式,包括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反之,新创造的教育模式又会反过来对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产生推动作用。

2.“互联网+”实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在线课堂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推广,教育领域也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同的教师将会以不同的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完善详尽的讲解,并将录制讲解过程的视频上传至互联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职业规划教学内容的学习、探讨和总结。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学生遇到的有关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1.需抢占互联网教育阵地。当下,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将自己大部分时间用在网络世界,更有部分学生对互联网过分依赖,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应做到不断学习新型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教育课堂。如若教师无法有效抢占互联网阵地,学生就会在应用互联网的同时遭受到网上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负面信息的误导,从而误入歧途,导致高职学生的思想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到那时学校已经失去对其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佳时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2.需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互联网让“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模式成为历史,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更需要多维度、全方位完成讲授过程。互联网帮助学生获取到形形色色的信息,但是他们在获取此类信息的同时也会被动地接受各种繁芜的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对其的分辨难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如若不了解互联网,便无法真正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在互联网背景下却脱离互联网,只会让教师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陷入被动的境地,最终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3.需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教师的授课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更可以通过互联网拓展到各个地方,授课对象也从班级学生延伸到家长、同行以及广大社会人群。这就要求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在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展示才能的同时做好接受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监督、评价、质疑甚至批判。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探索

(一)借助互联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欧美许多国家,学生在高中期间就已经接受职业规划教育,但是在我国,学生在高中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无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相应的弊端,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盲目选择专业,或者受到家长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所选专业很大程度上不适合自己,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和择业过程中产生悲观情绪。而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是提前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入高中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教育资源,从而达到节约社会成本的目的。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利用互联网了解各个专业及职位情况,使其在对未来进行有效规划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并且将学生作为根本,让其随时随地持有学习的热情和状态。然而现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只是将互联网平台当做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完全可以创造数字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学生做到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现如今国家提倡的“双创”环境下,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就不能以理论教育为主,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创业的兴趣,降低创新热情,限制了学生智慧的运用和发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互联网构建虚拟环境下的创业时间活动,充分了解创业知识,及时总结成败经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提供宝贵经验。

(三)借助互联网平台丰富职业发展路径

放眼传统就业体系,职业发展途径十分常见,但也十分有限,这与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所追求的就业体系格格不入,而“互联网+”的出现恰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资本力量、个人潜能、制造基地等因素相互融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需求关系的重新建构会产生大量新需求,新兴行业成倍增长又会带来无数朝阳产业,为高职学生提供许多新颖且富有挑战的就业机会,在推进职業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实现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岗位满意度与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刘旭东.“互联网+”时代下自动化专职教育的新形式:嵌入式网校[J].科技广场,2015(6).

[2]吴小春,刘颖,谢宝国.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高校辅导员,2016(1).

[3]乔志宏,蒋盈,杨洪涛.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3(6):107-110.

[4]何超,夏晓天.“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探析[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院校互联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