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情符号在社交平台中的信息传达

2019-06-11 19:13余逸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情包表情符号情感表达

【摘要】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需求背景下产生的表情符号,短小精悍,没有冗杂语言叙述的特征,在即时通讯平台上一键即发,快捷传播讯息,展现使用者自我偏好、个体特征等诸多优势。表情符号迅速全面地融入民众生活,成为当下最为时髦的社群信息交流模式。作为线上信息交流的视觉桥梁,本文从表情符号的符号学原理、视觉造型特征、情感因素传播等方面展开研究,探寻符号文化在视觉传达应用中的意义与作用,以期观察视觉化符号语言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为表情符号如何既能“准确传达信息”又能“传播积极文化”提供可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表情符号;表情包;信息传达;设计特征;情感表达;视觉化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一、表情符号的产生及其特性

表情符号本质上是符号文化,其构成元素上分为纯符号、符号与文字叠加两类;呈现方式上分为静态图形、动态图形两种形式。通过使用夸张、变形、拟人等视觉设计手法,包含了文字、图像、色彩等设计元素,通过一系列图形设计语言,承载了情感因素的信息传播。表情符号的英文名为“emoji”,源于它的日文名“颜文字”——“e”的意思是图,“moji”代表“字母、字符”。名字准确地解释了它的定义,就是“图形文字”。最早的图形文字“:)”是1964年由美国平面艺术家哈维·罗斯·鲍尔为某保险公司设计的别针图案,以此提升员工的士气;1972年,富兰克林·罗法兰尼是注册笑脸符号商标权的第一人;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突发奇想地用一串ASCII字符“:-)”来表达笑脸情绪,这个必须横着看的表情符号开创了互联网的一项历史;1997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注册笑脸符号的第一人富兰克林之子,尼古拉斯·罗法兰尼创造出“肖像字符表情”,也就是用户在网站和电子邮件中使用的ASCII,是代表字母与字符、用于传输文本的通用电脑标准码集;1998年,日本的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设计创作最早一批“emoji”,他本人是漫画爱好者,故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漫画形式取代了平面的字符符号;2011年,苹果发布的iso5移动操作系统中加入了表情符号。自此,栗田穰崇的emoji在各种数字通信平台及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德国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并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简单理解即:符号是文化的表象,是文化的物质部分——优质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是历久弥新的,但要弘扬、传播传统文化,必然需要将复杂的、已然僵化的视觉符号复活,注入现代的灵活、个性的气氛。现代使用的表情符号来源主要分为两条路径:一是社交软件内置的三类表情符号(①面部表情;②肢体示意动作;③明确象征意义的事物);二是部分受众使用的过程中,觉得自带的表情符号无法满足自身独特个性的彰显,从而自己制作的一些表情符号。工业化时代与手工业时代迥异之处在于一切发展都趋于数字化、图像化。表情符号通过风格、主题、内容,准确定位一定范围的用户团体,语境意味更强烈,其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符号,流行有自身的必然性——它是一种“温暖”的交流方式,缓解了电子设备呈现“冰冷”交流模式的掣肘,必将有广阔的群众使用空间。

二、表情符号的分类与设计

表情符号基本要素是文字与图形,不同程度的组合形成丰富形态。本文归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表情与手势类:设计基于人的面部表情与手部姿势形态变化,信息辨识度极高,帮助交流者理解所述信息、预测解释复杂的情境。有些是基于特殊符号构成,继承和发展了日本的颜文字,兼具了图形性与文字性;(2)文字符号类:设计基于某一种风格统一的字体辅以图形化处理。通常会结合字意、主题元素设计,虽然以文字形式出现,但本质上还是一幅图形;(3)图像符号类:图像类的表情符号设计基于具有明确象征意义的事物。这类具象符号不需要过多的象征意义,也无需统一色调,大小风格统一即可;(4)拟人表现类:拟人类的表情符号设计基于人的表情与动作变化特征。视觉表现形式可分为静态或动态,模仿人在相应情感状态中的动作或表情特征,抽象并简化成符号,观者通过相似性以及趋向“完整”的心理倾向,自动补齐图案,并依据经验与交流语境推断表情符号意义。就这类表情符号设计特征而言,动态型比静态型具有更强语境的氛围,增加节奏感与戏剧性;(5)情景叙事类:设计基于一定的故事背景与集中的使用群体、使用目的。常见的生活工作状况、场景,带入感极强,戏谑心理产生的同时产生共鸣,从而增加对此表情包设计的认同感。

用设计去表达愉悦、呈现感情的力量是表情符号设计的宗旨。作为社交平台上信息交互的媒介物,相比枯燥的文字精心設计的表情符号使交流更加鲜活,并快速明了地传达信息。表情符号的设计宗旨涉及以下几方面:(1)主题叙事化:设计的表情符号受众明确、指向性高。除了正常地传达信息外,展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偏好或个人特色,可能带有个人的职业特征、爱好偏向等;(2)幽默娱乐化:表达轻松愉悦的积极态度。设计以卡通动漫样式出现的居多,通过戏剧化、艺术化的手段提炼艺术形象,使平平无奇的形象,在视觉上增加了刺激元素,使人印象深刻或是产生情感共鸣;(3)风格化与个性: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类型的表情符号,是因为对图形艺术的品味和诉求不同。个性化的表现,使图形从众多不同风格的视觉信息中分离开来,风格鲜明的主题表情包就算不配合文字说明,也能使相关经验的使用者达到共鸣;(4)交互性: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给了爱好者发挥余热的舞台。用户既是网络信息的浏览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或是设计者;(5)创新性:蒋原伦先生说过:“话语的阶段性更替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故而,符号在文化精神上的继承、形式上的创新与变异,一定程度上也是时代进程推进的必然。

三、表情符号在信息传达中的效能

表情符号主要有三种使用效能:(1)烘托积极气氛:微笑或夸赞等类似的表情呈现积极的情感态度,给谈话增添愉悦的情绪;(2)替代文字:情景类的表情符号可以很好地包含何时、何地、做什么、心情如何等信息因子,比大段文本叙述省时省力得多;(3)增强语气:纯文本沟通有可能产生歧义或无法展露情绪强度,适当的表情符号可以充当“情绪调节剂”。

表情符号在传达中的效能可以从视觉化及情感化两方面分析——符号作为图形中的“象形文字”,是线上信息沟通的中介,与文字配合使用,让信息传达以更紧凑、全面、细腻的方式进行。相比之下,缺乏现场交流时对表情、声音、语调综合判断的纯粹的文本信息,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需要更加冗长的阐述,故相比而言,简约的符号体系——表情符号,展現了“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的视觉传达效果。但交流双方所处的社会环境、年龄层次、教育背景、生活水平、审美欣赏水平甚至国别差异,也会导致交流双方偶尔无法达到共鸣,此时,一些配合着文字出现的表情可以适当地解决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性,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表情设计师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表情商店上架的表情包当中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怀旧表情包”、成迷于动漫世界的“二次元表情包”或是简单携带文字“注解”的表情包等,这些具有明确指向性受众的表情符号,在合适的人群范围内使用,即可减少表情符号产生的视觉效果歧义。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拥有丰富的情感。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根据表情特征将人类的情绪大概分为:快乐、痛苦、悲哀(忧虑)、愤怒(憎恨)、厌恶(鄙视、轻蔑)、惊奇和害羞。除了快乐为积极情绪,其他四种均为消极情绪。虽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拥有情感是“自然选择的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喜怒哀乐将我们的人生变得生动多彩。情感,也是数字网络技术与人文艺术融合的关键点。正如劳伦·克里斯特所说,表情符号扮演着话语标记的角色,减弱甚至消灭潜在的误解和威胁。这恰好解释了牛津字典评选出的最热词是一张“笑哭的脸”,这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符号代表了人们的态度趋向,在负面或消极的谈话中,用表情符号传递积极的情绪。

四、基于社交平台的表情符号传播——以微信为例

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中将当代媒介分为三种: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称为旧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上第一代媒介,特性是一旦传到网上就可以被人们欣赏、使用,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而非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用;新新媒介则是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滥觞于20世纪末,兴盛于21世纪,其特性是:(1)其消费者都是生产者;(2)其生产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3)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4)一般免费,付钱不是必须的;(5)新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6)其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7)并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8)使人人称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现在智能电子设备技术的火速发展,使新新媒体将内容送达每个人的手掌、眼睛和耳朵创造了优秀的环境。究其特征,能够发现,我国的微信软件正是新新媒介的一种。但一切事物都会存在双面性,微信也不列外。信息时代下,自媒体突破自身桎梏快速成长,功能对用户来说是多元实用且积极的同时也存在潜在弊端,如:知识产权的侵犯、垃圾信息、攻击欺凌等。人们通过订阅微信公众号、微信聊天、朋友圈实现社交目的,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图像信息最为直观,使现代人对其趋之若鹜。除了微信表情商店与视觉传达相关,其他功能中:订阅号的图片与视频、微信账户的头像、朋友圈的图片等都离不开视觉性的传达,能有效传达自我偏好的图形类型有以下几种途径:(1)头像:虚拟的自我标签,头像相当于外貌,在虚拟空间中充当了“门面”,体现了用户的偏好与风格;(2)聊天表情:新媒体时代下的“象形文字”,表情商店推出设计师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新闻热点、熟悉的形象等,创作出的独特表情文化,达到升华文本字符想要传达的意义;(3)朋友圈:通过文字加图片简短记录生活状态,作为一种自媒体,建构自我网络形象。

基于社交平台的表情符号——(1)造型方面,简化面部或肢体变化,但过于统一会导致使用者无法分辨具体示意,只能简单分辨是积极情绪亦或是消极情绪;(2)色彩方面,根据主题想要传达的观点选择色相不明显的相近色或是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的色调;(3)设计特征方面,需要有文化背景做支撑、风格鲜明、造型统一的图形符号,独立于时事热点之外,才有其一直存在下去的自身力量。

五、表情符号在视觉传达中运用的完善及未来发展

使用表情符号,在快速直接的同时也可以卸除责任包袱——以拟人的符号形式,掺杂了调侃的意味,避免了道德意义上的责任。但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戏谑或“审丑”精神,恶搞、隐喻讽刺,也会转瞬间让表情符号成为了攻击他人的“武器”。 这种表达方式的革命,意义是综合性的,除了前文研究其造型分类、设计特征及视觉使用效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完善方法与建议,还要针对存在的非艺术性问题找出应对的方法:面对版权维护困难的问题,涉及三方权益:首先版权方提高自我保护,对相应侵权行为及时诉诸法律程序;其次,网络平台的监管方应当提高监管力度,对不雅、暴力、侵犯版权及知识产权等的人或行为及时进行封号、删除并开发绿色软件,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对于表情符号的设计制作者加强普及化宣传,以求提高设计者的素养及设计深度。

作为新新事物,表情符号的发展综合而言有以下几种趋势——1.多元感官化:表情符号从平面走向立体。社交平台上的交流互动看不见对方的表情与肢体动作,而表情包的出现完美地填补了人们情感表达的需求,是无法亲身经历下的产物。现在的表情符号趋向于五官表情、肢体动作等视觉动态,相信不久的将来,为了更加身临其境会出现视觉与听觉、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图形创意设计,使信息元素强度增大;(2)背景故事化:目前大多数的表情符号是对文字的补充,在特定的语境才能完整理解。而如果真的仅仅以搭载快速更迭的互联网热门事件为发展趋势,表情符号充其量只是“带有情绪的文字”,无法形成长久存在的价值。只有让表情符号充满故事性、有意义与内涵,在使用者了解背景故事的同时产生情感依恋、激发使用者的认同感,才不会是昙花一现;(3)形象产业化:表情符号有传播速度快、使用受众广、制作成本低、影响广泛等优点,被视为国内新兴掘金产业,许多公司、产品都在同步打造IP形象或线上产品表情包。表情符号想要开辟商业道路,不可避免地需要保护其知识产权的独创性,但是,也并非所有表情符号都适合发展成IP,真正的IP可塑性强、内涵丰富,表情符号作为流行文化,它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想要IP化还需要更多的支撑因素。

六、结语

在这个快速的“读图”时代,表情图形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语境下信息交流模式的产物,作为“图像+文字+情绪”的三位一体的组合,通过语言、图像、动作等多种元素的融合,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和准确性,不仅是人视觉的延伸,还是视觉和情绪的交互延伸。这样一项全民参与、使用的“设计” 作为符号的时代性分支,将会更全面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塞尔·达内斯,王沫涵,译.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社交方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2]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蒋元伦.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余逸君(199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表情包表情符号情感表达
2021 emojis on the planet 2021表情符号
世界表情符号日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黄子韬:一个“表情包”的自我修养
这个表情符号,你用对了吗
表情符号玩上瘾 时尚爱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