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炉兵
[摘 要] 随着“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进,影视产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技术人才,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基于当前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产出的矛盾这一严重问题,探索“引企入校,引企入教”联合育人模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影视动画专业现代学徒制。
[关 键 词] 双元制;学徒制;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136-02
基于“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全球发展倡议大背景,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视产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技术人才来充实生产第一线,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然而,当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造成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产出的矛盾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市场供需矛盾
国家大力推进“文化自信”的发展战略,中国影视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我国现在一年有3000部左右的电影在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只能应付300多部。造成影视人才紧缺,表象是影视作品扩张造成的,实则是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一方面产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人才无法进入市场,影视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教育理念与产业发展矛盾
传统的职教理念是重理论、轻能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不理想,已无法适应当下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矛盾持续发酵,迫切需要推动国内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匠心”精神融入影视教育之中,精准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紧贴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影视制作、后期特效、三维动画、影视拍摄工作一线,能够适应“新时代”,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意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影视制作高技能人才,推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三、改革理念——“引企入校,引企入教”
尽管德国与中国文化、国情存在差异,但“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却是可以借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实现教产融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被德国前总理科尔誉为“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它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出了230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的神话,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1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在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是指学校与优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融入“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主导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负责主导理论教学,企业负责主导实践教学,学员的学习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有规则的交替进行,1/3时间接受学校理论学习,2/3时间由企业负责培训,由企业安排一线师傅教授,完成实践培训,真正实现精准化培养,真正实现产教无缝对接。
(二)企业深度参与
企业根据需求确定培训工种,学员明确生存所需要的保障,企业明确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学员受训结束企业用起来非常高效。因为学员熟悉企业岗位流程,企业也熟悉学员的岗位能力。如果培训好学员并且满意的话可以直接留企,减少招聘成本,为自己提供后备力量,信任度也非常高,减少招聘人员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这也就是德国企业为什么愿意投入职业教育的原因。
本项目就是基于这一核心理念,依托我校对宁波影视产业协会平台的主导优势,推进校企多途径紧密合作,真正实现教学和实践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改革措施
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程度。专业依托主导产业协会平台优势,整合行业资源,引进优质企业资源,推进校企合作。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学员的兴趣特性,组建特色实验班,制订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践行“引企入校,引企入教”联合育人模式,实现精准化人才培养。
“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打通了产教融合的核心环节,重点强化校企双方的双主体地位和责任,在培养学员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比其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优势。
(一)校企联合招生,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联合招生:校企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联合制订招生计划、招生方向、招生方式和招生宣传等,共同举办对外招生咨询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由企业参与负责招生,真正体现了市场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结构性失业。
学员根据自己的条件提出申请,企业通过面试选择合适的学员作为培养对象,新学员有一个月的适应期,如有问题,提出申请调整。如果一个月适应期没有疑问,然后与该企业签订有效期与学习年限一致的《职业教育合同》。如果中途学员出现问题,由学校监督,企业决定学员的去留。有别于以往工作室模式培养,人员流动频繁弊端,影响团队培养的稳固性和士气。学员的学习目的性明确,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企业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培养本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由企业参与培养,能够真正反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就业相关率,有效避免毕业即转行的问题。
(二)企业提前介入培养
1~3学期学员完成校规定修满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4~6学期企业内训,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将项目分解成专业知识模块,由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根据学员的专长和特性分派项目任务,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企业内训流程:第一阶段(6个月):在校內教学基地进行专业学习及商业实战,企业化时间管理,周一至周五全日制上班制;第二阶段(12个月):进入企业内训部进行商业项目制作训练(此阶段学员带薪),同时设置考核测试,通过者进入“企业工作阶段”,成为带薪的准工作人员;第三阶段(6个月):工作阶段,在企业进行为期8周带薪工作,每4周为1个时间节点,进行考核及末位淘汰,全部通过者,签约留企或推荐优质影视公司就业。
企业内训优点:(1)为企业介入培养创造足够时间和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夯实、锤炼学员的岗位核心能力;(2)企业和学员之间都非常了解,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和招聘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3)学员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4)学员提前转换角色,适应工作环境。相比以往的培养模式,更科学、更有效。
(三)构建以项目驱动为核心育人體系
针对影视动画专业能力的形成路径,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真实项目化驱动教学,以此支撑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大量的项目来磨炼,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行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四)构建项目双导师负责制
企业导师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引企入教”实施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教师队伍配备上,学院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拔,共同组建师资并实施教学。针对校内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企业教师理论水平弱的问题。校企师资团队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互补优势,顺利指导学员,执行项目任务。
(五)建立积分管理机制
引入企业积分制管理,有利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解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人才流失,增强制度的执行力,节省管理成本。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功能,规范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五、解决问题
(一)产教脱节问题
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理论教学无法有机融合到实际项目中,培养的人才无法达到行业标准,难以真正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缓慢问题
让教师参与到企业项目中,既能积累经验,又能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对企业来说,可以优先获得专业教师团队的智力资源,帮助其解决技术难题。通过改革,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师的教学课堂,并逐步形成“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和信誉,有利于影视动画教师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
六、改革成效
近两年,学生参与完成实际项目制作20余项,市级以上竞赛获奖17项(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14项,市级金奖1项)的佳绩。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特色明显,人才质量逐年提升。另外,本专业与宁波影视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推行“百家影视创始人”进校园系列讲座,邀请行业一线制作团队参与专业教学与交流,业界反响热烈,已开讲座累计30余次。
七、结语
专业推进“教学相长,实践育人”产教融合办学之路,联合宁波智绘传媒、宁波思华年、宁波荧火、浙江众合、宁波壹陆玖、宁波元素人、风向传媒等多家知名影视企业,开展“引企入校,引企入教”协同育人新模式,在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中取得预期成效。构建以行业标准为导向,“项目驱动”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解决了理实脱节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缓慢的问题,拔高了学员核心技能和协作综合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满意度。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全国影视行业输送了高素质的影视特效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宇,任娟平,黄浩,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4(9).
[2]劳秀霞.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5(10).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