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慧 陈军 陈素娟 张文婧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对高职农业院校蔬菜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信息化设计,以蔬菜嫁接育苗技术教学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实施、教学总结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践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信息化;蔬菜嫁接;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098-02
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蔬菜种苗、蔬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蔬菜技术的管理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受制于时间和场地,学生无法及时掌握大量的知识和资源,通过信息化和项目化教学实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拓宽教学空间,提升教学效果。我们以蔬菜嫁接育苗技术的教学设计为例,实践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蔬菜嫁接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瓜类及茄果类等蔬菜生产。通过嫁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克服连作障碍,提高产量。我们以茄子嫁接技术为典型工作任务,采用以启发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嫁接育苗的理实一体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蔬菜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基于蔬菜生产过程而进行,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包括蔬菜生产计划的制定、蔬菜育苗、蔬菜定植及田间管理。每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任务。本节内容是项目二蔬菜育苗中的任务二:蔬菜嫁接育苗技术,教材中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技术应用欠缺。在调查蔬菜生产情况后,结合蔬菜工岗位需求和关键技能,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选择生产中运用较广泛的茄子嫁接育苗为典型工作任务,课时设置为2学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次课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嫁接育苗操作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规范;掌握嫁接苗的成活原理。技能目标:会依据需要选择茄子嫁接合适的砧木和接穗;能较熟练地进行蔬菜嫁接的操作与嫁接苗的管理。素质目标:具有细心、规范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园艺技术二年级学生,学生在此之前已完成蔬菜常规育苗技术的学习,对蔬菜常规育苗技术有所了解,但对蔬菜为什么采用嫁接育苗?嫁接育苗如何操作?学生还不清楚,尤其对“嫁接成活原理”及嫁接方法不熟悉,需要进一步学习。大二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已具备,会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善于动手,但学习主动性不够。本项任务技术性要求强,从往届学生的反映看,光采用文字和图片的多媒体教学,学生还是不能掌握蔬菜嫁接的基本方法,在真实环境操作时,不敢动手,成活率低。本任务介绍以真实任务为引领,分阶段预设运用教学平台、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对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终端都很感兴趣,并且愿意表达和展示自己。因此,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将接穗的切取及插接过程确定为本次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嫁接成活原理的理解。
由于蔬菜嫁接过程复杂,育苗周期长,后期管理难以实操。因此,采用项目化加信息化的教学策略,以茄子嫁接育苗项目为载体,依托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动画、虚拟实训平台、QQ等信息化手段,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理实一体教学。
五、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三个环节来进行。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设计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准备包括任务发布和任务接受两个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课程线上平台下达蔬菜嫁接育苗工作任务。学生通过QQ、微信接收任務信息。学生接受任务后,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课程平台,接受教师下达的任务,预习新课内容,学习相应的操作规范;观看嫁接育苗的视频,了解嫁接技术要点。通过查阅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蔬菜嫁接育苗方案,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同时在平台反馈自学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答疑。
(二)课中实施
课堂实施设计意图是为了训练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进行嫁接操作。课中实施,包括情境引入、方案确定、原理探究、操作演练和展示评价五个环节。
1.情境引入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以某基地种植茄子,由于连作障碍出现大面积黄萎病的案例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学生按组讨论、解决问题,同时回顾嫁接育苗知识点。
2.方案确定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汇报蔬菜嫁接育苗方案,同时点评学生在课程平台提交的方案,确定本次课的工作任务——茄子嫁接育苗。学生根据工作任务,领取各组的嫁接工具、砧木和接穗苗。
3.原理探究
教师介绍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嫁接成活原理”。嫁接就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再生能力这一特性,接穗和砧木的切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输导组织,连通砧木和接穗,新的植物体就成活了。由于原理非常抽象,通过Flash动画化解此教学难点,继而引入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嫁接技术”。由于不同植物不同嫁接方法的操作要求不同,因此利用Flash动画展示常用嫁接方法,重点介绍砧木、接穗切取的位置、切面的要求以及两者连接的过程。
4.操作演练
教师现场示范嫁接操作的关键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嫁接操作演练。同时循环播放嫁接技术要点,教师和实训指导老师现场循环指导,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茄子劈接操作制定了评分标准,根据现场成果对各小组进行现场考评。
5.展示评价
学生操作演练完成后,各组展示嫁接育苗成果,并相互评价。由于嫁接苗成活率是检验嫁接技术是否过关的主要指标,因此教师要对嫁接操作和嫁接苗管理进行过程性考核,根据成苗情况进行结果性考核。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成果,并布置课后任务。课后要求学生总结蔬菜嫁接育苗操作体会,在线进行知识巩固测试,下载虚拟实训APP,查阅嫁接苗后期管理技术。
(三)课后提升
在课程教学实施中,除了要解决教学内容的难点授课,还要解决有限的教学学时与较长的生产周期的矛盾。我们采用了在线工作记录、BBS小组交流、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掌握难点内容。课后环节设计意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包括嫁接苗管理、信息反馈与巩固拓展三个环节。
1.嫁接苗管理
学生按小组将嫁接苗集中摆放,统一管理,制定工作记录单,观察记录嫁接苗的生长情况,并统计成活率。
2.信息反馈
学生将嫁接苗生长情况拍成图片发至课程网站,教师根据苗的生长情况及时指导,并根据嫁接苗的成活率对学生成果进行结果性考核。
3.巩固拓展
学生在课程网站进行在线测试,巩固蔬菜嫁接育苗知识,教师通过成绩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下载蔬菜嫁接虚拟实训APP,通过训练、考核和查阅模块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新知。训练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嫁接工具、嫁接方式等进入操作训练进行反复练习;考核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工具、砧木、接穗等来检验对不同嫁接技术的掌握程度;查阅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温度、光照、水分等查阅嫁接苗后期管理技术和注意点。
六、教學总结
本次课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驱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课前接受任务、小组讨论、方案汇报、自主探究及自主生产等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信息化教学方式为支撑,通过视频、录像、Flash动画、课程网站、仿真软件、手机微信和手机APP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教师、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的教学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认知的工具,而且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学生掌握了蔬菜嫁接育苗的原理和操作规范,实现了相应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目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蔬菜生产技术、从事蔬菜育苗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素娟,陈国元,陈军.项目教学法在蔬菜栽培实训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6):247-248.
[3]李曼.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8):32-36.
[4]周永.基于校企对接的现场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1(1):166.
[5]欧阳丽莹,练华山.《蔬菜生产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蔬菜,2013(6):67-69.
[6]霍芳.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3):83-8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