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 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在这个注重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对原有的生活、工作、学习进行探究,不断发现现有状态下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策略,可以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加快祖国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的更快发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工作,不断弥补不足、开拓进取,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在此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探究。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156-02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所需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实际培养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这形成了一组尖锐的矛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大力兴办了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交流和沟通工具,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就是汉语,语文就是以汉语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强化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的开展形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探寻,对日后的中职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非凡。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意识普遍不强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教学更加重视,对其他知识类学科的教学则不显得那么重视。许多学生進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也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以后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即可。又因为语文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学生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语文不过就是教人如何说话,即便语文学不好也不会影响到日后自己的发展。这种理念严重禁锢了学生语文学习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存在轻视,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也成为一种空谈。
(二)学生学习动力普遍匮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差,要么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想要进入高中学习却不能达到录取分数线,从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要么是因为缺乏上进心,不能适应高中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这种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学校就学。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存在较大的厌烦情绪,甚至部分学生对学习和教师存有逆反心理,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撑,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更有甚者已经自暴自弃,放弃对学习的希望。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蒙头大睡或者玩手机的现象。正因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普遍匮乏,才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
(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正在朝着年轻化、专业化发展,很多从高等学府的对口专业当中毕业的研究生开始充入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来。这些教师年纪轻、学历高,在专业知识领域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足以胜任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但是不可忽视的另外一点就是这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培养,甚至部分教师都不是教育对口专业毕业,在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短板,只能够采用那种已经沿用了太多个时代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粗暴、机械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导致中职学校学生那本来就微乎其微的学习热情消失殆尽,不能够和教师开展广泛、有效的配合,直接制约了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施行。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促进学生正确语文学习意识的形成
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作支撑,没有良好的意识为保障,学生就不会对学习活动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切实投入全部精力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指导和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投身到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来。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各大公司、企业招聘员工的题目,将这些题目带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学生对这些题目进行思考与作答,或者以招聘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或者让学生制作求职简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招聘过程中,在自己的求职之路上,学好语文,掌握更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更为活跃的随机应变的素质,对自己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感触。这样一来,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语文学科的学习是让自己更加优秀,让自己的能力更加突出,向外界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重要途径,进而保证学生以更加科学的目光来看待语文学科,以更加充沛的动力开展语文学习,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实现教学效率的更大提高。
(二)深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了解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的情况之后,教师就应当通过多种方法,采取多种策略来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和更加充沛的情感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感悟,进而保证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更大提高。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一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对故事的情节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之后让学生给主人公玛蒂尔德一个评价,并对评价进行分类,最终形成了爱慕虚荣说、诚实守信说、坚强忍耐说等三种意见,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从文中找出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并告诉学生将要采取辩论的形式进行活动。中职学校的学生尽管学习兴趣较差,但是自尊心极强,不喜欢让他人胜出,于是积极地开展了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探究,从文中找到了大量的知识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甚至有许多是教师都不曾探究到的。在之后的辩论活动中,学生你来我往、互不服输,在辩论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对自己观点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对方观点的可取之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玛蒂尔德进行客观评价,有了之前的辩论做铺垫,总结的过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故此,深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
(三)合理采用小组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语言素养、应用能力、实践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一味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非常容易遇到疑点、难点,产生疑惑。如果这些“拦路虎”不能及时消灭,学生将会进一步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情绪,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更加严重的制约。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彼此配合、互相帮助之中取长补短、裨补缺漏,实现学生素质的更大提升。如在《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的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深入班级中,深入校园中,深入家庭中,以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问题,尤其是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在此项调查活动中,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团队意识得到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经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废旧电器中的重金屬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也让学生的环保理念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为建设绿色美好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故此,合理采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开展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更加明显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情况采用机动的教学策略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手机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当中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部手机。中职生一般使用手机上网,进行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子书、打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甚至不利于身心成长的活动,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手机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手机进行学习,让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的条件。如在《故都的秋》教学中,教师首先录制了微课视频,把对本文秋景的鉴赏方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应用方法,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的方法以及作者深厚情感的体会方法等内容的点拨都录制成时间在4分钟至8分钟之间的微课视频,汇同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上传到QQ师生交流群中,组织学生使用手机下载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手中的手机资源,把学生以往用来娱乐和休闲的时间用于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这种形式更加灵活、机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充沛,自然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要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保证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社会建设的高度运转,就必须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其基础就是对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制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改进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素养水平,推进我国经济建设与国家建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建梅.试论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J].学周刊,2015(27):20-21.
[2]张春霞.中职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刘云菊.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学咨询,2015(40):81.
[4]黄志崇.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浅析及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3):126.
[5]姜德玲.浅析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育界,2013(2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