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是由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荷加斯所提出的,这一命题内容不仅丰富了形式主义美学的内容,而且可以用以深入分析新时代艺术的形式美,对新时代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产生背景进行阐述,对这一理论进行溯源,分析并评述荷加斯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
关键词:荷加斯 蛇形线 形式主义美学 《美的分析》
《美的分析》是荷加斯的代表性艺术理论著作,书中主要运用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形式美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归纳总结。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荷加斯对美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从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出发归纳总结了美的基本原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大小。荷加斯将构成物体的线条分为直线、曲线、波状线、蛇形线,他认为相对于直线的单纯曲线更具多样性。波状线由两种对立的曲线构成的则更生动,而蛇形线则更多样、更能涵盖较多的内容。他进一步提出了“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于其后乃至今天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对新时期艺术理念探索和艺术创造有积极作用。
一、“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艺术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8世纪的欧洲开始了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小规模贸易往来,并在亚洲、大洋洲范围内进行殖民。欧洲资产阶级自英国在政治和思想上掀起启蒙运动,开始对基督教会思想体系发起挑战,进行学术上的复兴运动,并普及到欧洲的各个国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启蒙运动对该时期的艺术理念以及美学研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成为文艺思想的主流,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产生于该时期。这部分作品有效满足了资产阶级的需求,内容深刻反映出了资产阶级的理想与生活。英国时期的艺术实践与哲学理念大多是基于经验主义美学的,“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理论也是荷加斯在这一时期的著作《美的分析》中提出的。他首先提出了美的原则,“这些规则就是:适宜、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与美的创造,有时相互制约。”然后又提出了关于“蛇形线”最美的重要论断。其艺术理论与理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对立关系,将感性经验作为认知的来源,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展开他对以绘画为主的形式美的探讨。在《美的分析》这一作品中,荷加斯对于人的生理结构和审美心理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从个别经验转换到一般普遍规律,最终形成了以经验主义为前提的独特审美研究方式。
二、“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的溯源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形式主义美学
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将构成物体或艺术作品的线条分为直线、曲线、波状线、蛇形线等。蛇形线因为更具有多样、灵活的特点,可以激发无限的可能性,因而是美的。荷加斯所提出的艺术理论明确指出美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并需要被视觉接受。当他面对艺术作品、面对研究对象时,他没有去根据对象的表现意义和产生的意境进行重点分析,而是主要对对象物的形式构成进行了着重分析。显然荷加斯在分析美的形式构成时更注重线条的美感与形式表述,体现一种形式主义美学观。
形式主义美学源自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是先于物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其美学理论也是基于对数的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的形成需要依赖数的关系,在分析绘画、雕刻与建筑等各个艺术形式时,认为这些艺术的创造都应当运用数量关系创造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就是美。该学派将美的本质归纳为比例和对称。这种理论思想偏向于形式主义,荷加斯也受到了其美学理论的影响,并基于此从形式层面对美的原则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的美学观点,认为“蛇形线”美学形式代表着客观的审美。荷加斯在探析形式美的规律时,在无形中延伸了形式主义美学思想。
(二)培根——经验主义美学
自欧洲启蒙运动于英国发源时,就产生了一种带有鲜明的经验主义基调的与理性主义美学相对的西方美学思潮——经验主义美学。相对来说,经验主义美学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将感性的经验事实作为研究美学问题的出发点。经验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培根提出把“实验的和理性的这两种机能”“更紧密地和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的、科学的知识,他创立了由个别事例归纳上升到一般的普遍性的原则的经验归纳法,也称科学归纳法。这一方法论突破了传统逻辑归纳法的局限性,奠定了经验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礎。
在此前的美学史上,艺术理论家大多并不重视审美意识的主观生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特征与结构的研究,而经验主义美学则把想象、情感和美感的研究提到首位,试图从审美的感性经验入手,把感性经验当作发掘知识的基础路径,进一步把握和分析美的本质与规律,把美学由一种思辨合理转向了实践经验领域。其中,荷加斯就是经验主义美学理论的贯彻者。
荷加斯受到经验主义美学的启迪,将感性经验作为探索美的原则的基础,从自己的艺术创作经验和审美体验出发,捕捉关于美的原则的共同规律,归纳出美的六项原则,提出了“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的论断。
三、分析评述“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
现实中其实并不存在抽象的多样的线条,有的只是具有蛇形线特征的具体的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荷加斯基于“立体是由平面构成的,平面是由线条构成的,因此,线条总是几何的基本要素”的观点,将美的原则加以抽象化,并归纳出了关于形式美的原则。荷加斯认为体现“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视觉的感官中,可以感受到蛇形线呈现出的运动方向与运动趋势。在蛇形线上选择的每一个起点,都可以向后、向前延伸,呈现出不同的转折趋势与运动方向,因而蛇形线在展现具体的对象时,会使物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第二,任何事物所展现的蛇形线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可以从中感受到蛇形线具有一定的表现力。第三,蛇形线围合的容量大,并且存在多样性的空间形态,建立丰富的召唤结构,使得艺术接受者可以对其发挥充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荷加斯分析艺术作品时,认为蛇形线更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结合了很多实例总结性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基于实践经验对艺术创作形式规律的总结分析,使其艺术理论在一干艺术家与美学家的理论思想中脱颖而出、别具一格。荷加斯依据客观事实,发掘出蛇形线造型对美学的意义,而美不单单是由孤立起来的几何美的形式构成。仅仅通过经验归纳形式提出美的原则未免过于空洞,视角也过于单一,其对美的诸原则的分析,对人的美感、审美观以及对蛇形线等的分析脱离了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显得过于抽象。但不得不说荷加斯所提出的关于美的原则的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给了新时期艺术理念带来重要启示,并推动了审美理念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荷加斯.美的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4.
[3]周膺.美的分析与分析的美——杨成寅译,威廉·荷加斯著《美的分析》评介[J].美育学刊,2017(06).
[4][英]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作者简介:高尔雅,女,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传播与管理)(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