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游戏

2019-06-11 16:28隋静韩柠耿淼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乔乔康康基地

隋静 韩柠 耿淼

剧情一  两个人的基地游戏

3月8日  计划时间

康康:“老师,我今天和乔乔去积木区搭基地。”乔乔:“是的,我們一起去搭基地。”教师:“我很好奇,你们的基地是什么样子的?”康康:“基地有很多人,有吃饭和训练的地方,就像我爸爸住的基地一样。”乔乔:“基地里还有睡觉的地方。”教师:“你们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康康:“单元积木、圆柱积木、长条积木。”乔乔:“还有汽车、小人儿。”教师:“你们有分工吗?”康康:“我搭训练和吃饭的地方。”乔乔:“我搭睡觉的地方。”

分析:基地游戏初期,只有两人参与,游戏内容是简单搭建一些场所,如训练场地和餐厅等等。在使用材料方面比较单一,多用积木、人偶以及汽车等辅材。

教师支持策略:为了支持和丰富基地游戏的内容,在计划时间,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明确基地搭建内容和各自分工,帮助幼儿达成游戏意图;老师与家长沟通,请康康爸爸给康康讲一讲基地里有什么,基地里的人做哪些事情等,丰富康康的游戏经验。

剧情二  保护基地里的“能量石”

3月28日  游戏时间

基地游戏在班里开展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今天的计划除了康康和乔乔外,还吸引了姝颐、生生和洋洋也加入到了基地游戏中,发生了“保护能量石”的小插曲。

几个小伙伴根据各自分工进行游戏。康康、乔乔搭建围墙,康康一边搭一边对乔乔说:“乔乔,今天咱们把基地围墙搭高一些。”在基地厨房做饭的姝颐听到了,问乔乔:“为什么要把围墙搭高?”乔乔睁大眼睛说:“你忘了,昨天基地里的能量石被人偷啦,围墙搭高,坏人进不来!”随后,孩子们商量了保护能量石的办法:康康和洋洋负责看门,站在大门口眼睛直直地看着对面;姝颐和乔乔在墙角“挖洞”;生生把“能量石(塑料珠子)”全部放进了挖好的“地洞”里,乔乔又拿来一块纸板把“能量石”盖上了。

分析:随着基地游戏的深入,参与人数由2名增加到5名。幼儿能够通过以往的经验,不断调整、丰富游戏内容。同伴间通过对话想出“基地围墙搭高、挖洞隐藏、看守门口”等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在游戏中还出现了小组间的初步分工与合作的萌芽。在材料使用方面更加多元化,整合了玩具区、家庭区的多种材料。

教师支持策略:在回顾时间,教师通过细化提问,丰富幼儿保护基地物品的策略。当幼儿提出积木不够时,教师及时“补货”,通过提供材料支持,促进游戏向前发展。

剧情三  “战斗基地”成型

4月12日  游戏时间

随着游戏的深入,班级有更多的小朋友参与了进来。今天有10个小朋友做了基地计划,并且都有各自的分工:乔乔看大炮,生生和康康是狙击手,添胜偷宝藏,夏夏和然然画地图,悦悦、豆豆和婷婷是医生、姝颐是站岗的哨兵。

孩子们陆续穿上了小兵、医生服饰。然然、笑笑、康康、生生把基地的围墙搭了出来。乔乔和添胜把鼓抬了过来,斜放在了基地里。乔乔拍着鼓说:“这个大炮可不能让坏人抢跑了,我再做些炮弹装进去打敌人。”添胜笑着说:“哈哈,有了大炮,我偷宝藏就不怕了。”婷婷、豆豆把黏土揉成了许多球,悦悦把球一一装进了小盒子里,边装边说:“这些药品得分类放好。”夏夏和然然把纸组合粘贴,绘制地图。姝颐搭建好哨所,找乔乔商量基地的名字,乔乔说:“就叫战斗基地吧!”姝颐不会写,求助老师。老师根据姝颐对字体大小、颜色及书写位置的要求写上了“战斗基地”。姝颐将“战斗基地”的名字贴在了门上,一把拼插的“枪”搂在胸前怀里,像挺拔的小树一样站在大门口。

分析:基地游戏开展一个多月的时间,参与人数逐步增加;游戏中,幼儿间合作意识和能力随之发展起来,如合作搭建围墙、搬运大炮、制作药品等等。游戏中幼儿自发想到防御敌人进攻的策略,例如储备大炮及炮弹、哨兵持枪站岗等情节。

教师支持策略:师幼共同收集游戏中出现的大炮、药品等图片并进行细致观察,丰富幼儿游戏经验。当孩子遇到不会写字的问题时,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字体大小、颜色、位置)帮助他们解决了书写问题。

剧情四  研究作战图

5月17日  游戏时间

随着基地游戏的深入,孩子们都投入到了各自的角色分工之中。有的装炮台,有的讨论基地大门怎样搭建不容易被敌人攻破,还有的俩俩合作绘制作战地图。地图画完后,在乔乔的带领下,夏夏、然然、钧钧、康康等围在一起商量作战方案。

乔乔指着地图上的十字标志,说:“我们要从这条路进去,然后拐弯沿着这条路攻击。”康康:“可是这条路上有许多敌人。”乔乔指着地图上的另一条路,说:“那我们就避开这条路,从这里出发。”夏夏指着地图上的波浪线说:“这是什么?”绘制地图的然然说:“这是我们喝水的地方,看!这个三角是我们休息的地方。”乔乔拿起画笔,在地图上圈出休息和喝水的位置,用箭头标出行走的路线。康康:“乔乔,你把坏人多的地方也标出来吧!”乔乔在地图上的左、右方向画了几个蝌蚪人,边画边说:“大家注意,这里有敌人。”康康:“我们可以分成四队突击他们。”

于是,他们又开始商量如何分成四队进行作战。

分析:幼儿通过商量不断完善计划和游戏内容,充分表现出大班幼儿接受对方意见,保留自己看法的能力。同时,幼儿绘制地图和对地图的解析,发展了其前书写、前阅读能力。

教师支持策略:充分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导演”角色,当幼儿间产生不同观点时,老师给予幼儿自行商讨、碰撞的机会和时间,做一名倾听者、观察者。

剧情五  基地游戏中的“无间道”

6月13日  游戏时间

今天的基地看上去一片狼藉:锅碗瓢盆散落一地,拼插玩具随意拼摆着,乔乔、康康和钧钧东倒西歪地闭着眼睛躺在了地上。这是怎么了?带着好奇,我继续观察孩子们。

这时,添胜走了过来:“这个没有毒!”听完添胜的话,钧钧从地上慢慢坐了起来,凑近乔乔耳边说:“这个没毒。”但乔乔却用特别小的声音回应说:“有毒。”钧钧听完,立刻又躺倒在地,闭上了眼睛。

基地里的医生夏夏、然然、婷婷看见了,小心翼翼地从躺在地上的钧钧、乔乔和康康的身体空隙里慢慢走过去,拿来了小药箱。

突然,添胜嘴里发出一声“咦”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你笑什么笑?有人死了你还笑。”站在一旁的梓溪噘着嘴看着大笑的添胜。添胜指着躺在地上的队员大声说:“他们都中毒啦!”姝颐皱着眉头问:“食物里怎们会有毒?”只见添胜竖起大拇指,仰着头大声说:“是我,是我给他们下的毒,我叛变啦!”添胜说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而中毒的钧钧、乔乔、康康此时仍然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小医生们赶忙拿来小药箱救治中毒人员,有的按压心脏,有的打针,有的给中毒的人吃“防毒钙片”。经过紧急就诊,三名中毒者终于醒了过来。

分析:幼儿通过自身角色扮演,扩展了游戏内容,每名幼儿都沉浸在游戏之中。三名中毒者能不受游戏情节的发展,坚持自己的角色—— 一动不动地一直躺在地上,这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随后,四名小医生对中毒的人进行会诊、救治表现了对角色的深入理解,而投毒者的叛变则让剧情更加的丰富、曲折,游戏深度进一步发展。

教师支持策略:随着基地游戏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变成了这场大戏的“剧务”:为孩子准备各种各样游戏中要用到的材料,和可能会激发游戏新意图的材料,随时待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还把军人爸爸或妈妈请到幼儿园,讲讲军营里的故事,继续丰富幼儿游戏经验,将游戏引向持久和深入。

长达半年的基地游戏,让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蕴含的无限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当幼儿进行低水平重复游戏时,教师通过做详细的计划、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等方法,使幼儿的游戏进一步向前发展;当游戏深入发展时,教师给予了宽松、自由的氛围,幼儿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自主使用空间、材料;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毫不犹豫地提供支持和帮助;根据游戏需要,师幼及时“补货”,收集大量意图和开放性材料,用材料激发、延伸意图。真正将游戏交回到孩子手中,孩子才能在游戏中主动成长,获得生动而有意义的发展。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全美幼教年会培训专家

海森高国家级课题专家组组长

我去过很多教室观察孩子们游戏,发现他们的游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花园”式的游戏——花朵树木看似很有序,却都是成人安排下的秩序,在这类游戏里,剧情是老师设计的,老师是导演,孩子们是演员;另一类是“原始森林”式的游戏——看似混乱无章,但里面的动植物却自成生态,平衡而和谐,在这里孩子们是自己游戏的导演。育翔幼儿园的基地游戏就是这样的游戏,我们称之为“海森高生态主题游戏”。

基地游戏呈现出了海森高生態主题游戏的四大特征:首先是剧情丰富,且全部是孩子自编自导的,如在游戏中出现了建设基地、保护能量石、中毒、救治伤员等复杂的情节;二是角色丰富,而且是孩子自己设计的角色,这使得游戏呈现出了高水平的交往与合作;三是材料丰富,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有效地整合了各大区角的材料;四是深度学习,孩子们在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中,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了综合能力的深度发展。

猜你喜欢
乔乔康康基地
独一无二的乔乔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芝麻虎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分数与成语
乔乔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