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程
[摘 要] 心理健康课程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预防不良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上好心理课,精化教学设计,瞄准心理问题,成为许多教学者关注的焦点。从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多媒体资源、信息化技术等环节,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现状,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在增进课堂师生、生生互动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信息化;量化研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00-02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心理健康课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自身生理发育和學习、社交节奏的加快,进入中学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急需重视。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成为教师维持学生正常心理,发现调适不良心理,促进健全积极心理的好帮手。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心理健康发挥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前准备、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课程既重视知识的获取与理解,也关注对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心理知识才能更为科学地自我了解、自我监测、自我帮助;但如果不能促使学生行为的改变,掌握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笔者发现,实际教学中出现“知行分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此“知”非彼“知”。也就是,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置与学生实际心理状态偏差较大。以“做情绪的主人”一课为例,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情绪状态是教学设计的前提。通过课前量化研究备课、教学平台发放课前任务、在线投票等活动设置,既调动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期待感,也让学生间接地参与到“备课”的活动中,实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一、量化研究
(一)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校中职生进行调查,共发放份172问卷。根据被试的做答情况,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问卷172份数,回收率为100%。
(二)工具
本次课使用的心理问卷是布鲁奈尔心境量表(中文版)(BRUMS-C)。本问卷是由张春青等(2014)对BRUMS进行的本土化修订版本,修订后版本包含6个维度(愤怒、困惑、抑郁、疲劳、紧张和活力),共23个条目构成。使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方法,0为完全没有,1为一点点,2为中等程度,3为相当多,4为非常多。采用“你当下的感受如何?”的提问方式。修订版问卷在青少年学生、成年学生、青少年运动员和成年运动员群体中进行了信效度和测量恒等性的检验,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6维度合成信度均在0.70以上,23个条目在4个群体中的因子负荷都在0.40以上)。
(三)统计方法
数据全部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被试的情绪状态整体水平进行分析。
(四)结果
本研究使用布鲁奈尔心境量表(中文版)测查了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校中职生的情绪状态。为研究愤怒、困惑、抑郁、疲劳、紧张和活力6个维度具体的水平状态,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
本次样本统计使用的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中立状态(中等程度)每项计2分,故依据本量表中6维度包含的题项与计分可知,“愤怒”“困惑”“抑郁”“疲劳”“紧张”的中立状态检验值均为为8分,“活力”维度的中立状态检验值为6分。由表1可知,心境状态的6个维度中,“愤怒”“紧张”“活力”3维度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1的显著性检验,“抑郁”维度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5的显著性检验。其中,“紧张”“活力”2个维度均分均高于检验值,说明中职生同时体验着较高水平的恐慌、焦虑不安与活力、精力充沛的情绪,情绪矛盾性较大。“愤怒”“抑郁”2个维度均分均低于检验值,说明中职生较少体验到恼怒、怀恨与沮丧、悲惨的负面情绪。“疲劳”维度检验不显著,说明中职生的疲倦情绪处于中立状态。
通过信效度较高的心理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帮助教师较好地把握本校学生情绪整体状态,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将教学重难点放在应对“焦虑”“疲倦”等情绪应对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信息化教学平台
(一)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通过移动教学平台推送视频《军训》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预习任务“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你的情绪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帮助学生关注自身情绪变化,明确情绪产生的个性化与多维度,为教学重点“情绪产生的影响因素”做准备。在线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表达自身的观点,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无所谓”的情绪淡漠现象。教学平台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下课前与课中内容分离的缺点,真正发挥了“预习”的效果,同时也起到了有效监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课中投票
根据量化研究结果,结合高教版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如下:知识目标:掌握情绪定义,掌握影响情绪产生的因素;能力目标:学会识别不健康情绪,学会如何应对“焦虑”;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培养积极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并根据三个目标,确定了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为掌握情绪产生的影响因素,反思自身对情绪的掌控力;教学难点为学会如何应对“焦虑”,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行正向的心理调适。课堂上,通过教学平台教师发起实时投票,了解学生的整体调适风格。实时投票结果下见表2。
在进行教学难点中“如何应对焦虑”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将教材中的应对方法或者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但并不清楚学生可能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调适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是正确的,但有些则可能是不恰当的。不恰当的情绪调试方法也许暂时有效,但长久以往对学生弊大于利。因此,及时了解学生调适情绪的方法,并以此为基本分析这些方法的科学程度是尤为重要的。
三、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量化研究以及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现状,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重难点,更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教学设计要求,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中,有效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了课程师生的互动关系,彰显了心理课程“育人、育德、育心”的主题,也有助于青年教师学习并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精神。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候瑞鹤,姜兆平,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3]蔡秉坤.浅谈信息技术对现代中学教育的促进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
[4]王新民.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5]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1).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