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省2012―2015年城乡人员就业状况

2019-06-11 11:17唐艳辉先茂阳王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2期
关键词:就业现状劳动力建议

唐艳辉 先茂阳 王瑶

摘 要:就业乃民生之本。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的四川,就业显得更为重要。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中,在就业总量中,来自乡村的劳动力占七成之多,然而他们的就业面很大程度上依旧停留在第一产业,就业面过窄,然而城镇人员虽劳动力资源只占三成,却是就业行业众多,分散于各个行业中。通过对2012―2015年城乡人口就业行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体上了解最近几年四川省城乡人员的就业状况,发现问题,并对城乡人员的就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乡人口;劳动力;就业现状;建议

一、 四川省城镇人员2012―2015年人口状况

据四川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15年四川省的年末户籍总人口数为9102.0万人,城镇人口为2785.2万人,乡村人口为6316.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8204.0万人,城镇年末常住人口为3912.0万人,乡村年末常住人口为4292.0万人。(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乡村人口是除上述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除劳动力外输外,其常住人口的就业情况也是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毕竟,就业乃民生之本。如上所言,常住人口分为城镇、乡村常住人口,且乡村人口数量明显高于城镇,那么这8000万左右常住人口的就业情况如何呢?而在就业的人口中,按城乡就业人员分,其就业状况如下表1。

2012―2015年平均就业人员为4823.75万人,2012―2015年就业人员总体增幅为1.02个百分点,就业人员的增长幅度跟不上常住人口增幅(1.58%),存在差距。乡村就业人员在就业人员逐年增长下呈下降之态,2015年较之2012年下降了62.3万人,这说明乡村人口在不断地向城镇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逐渐转移。同时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总体呈现上增趋势,其中其他各种经济单位尤为明显。

乡村平均就业人员为3312.5万人,占比68.67%,占据了就业人员数量的“大半壁江山”,剩余的为城镇就业数量。可见四川省的就业解决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乡村,劳动力资源集中在乡村,这与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劳动力大省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劳动力资源、就业人员、常住人口数量来源接近70%来自乡村。城镇就业人员主要是在非私营单位、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其中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经济单位、其他各种经济单位。2012―2015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波动起伏较明显,最低时为2012年611.80万人,最高时为2014年808.70万人,这是由于其他各种经济单位就业人员的变化以及政府相关就业政策引起。且在2014年,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在总体就业人员增加的基础上下降9.16%,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亦是一路呈下降态势。2014年的城乡就业人员状况较其他3年發生了明显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城乡就业人员中乡村就业人员是重头,为3312.65万人,约占就业人员总数7成。乡村就业人员的行业就业情况见表2。

乡村就业人员3312.5万人中,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为57.80%,9.8%,9.21%,3.61%,采矿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起来占比3.15%。显而易见,乡村人员关键就业于农、林、牧、渔业,其次是建筑业、制造业,集中于第一、二产业。2012―2015年,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随着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下降而下降,两者呈正相关。余下的5个行业则呈波动起伏,有降有增,互相调和,总体而言,建筑业、制造业呈增长趋势,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呈下降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乡村就业人员为35.18万人,比起3312.5万人的总数简直微乎其微。这表明虽然乡村人员就业在 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但其速度与质量还是过于缓慢,且其就业面过于局限。

全省总共19个就业行业,就业人数在100万人以上的有10个行业,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等。排名第一是农、林、牧、渔业,占40.05%,原因显而易见。制造业、建筑业就业人员数量持续向上增长,占到12.21%、11.08%,餐饮业和住宿却在呈下降趋势,与2012年比,2015年下降了8.40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呈较快增长趋势,与2012比,2015增加了29.02%,增长最为明显的是2015年,增长了14.94%,剩余6个行业变动不大。对比19个行业的就业人员情况,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的就业人员数量地位呈绝对优势,轻易无法撼动。对比乡村人员就业行业,全省就业面宽得多,涉及众多行业,就业模式多样。

在19个就业行业中,2012―2015年四年处于净增长的行业除制造业、建筑业外,则全是属于服务业的产业,见表4。在这5个净增长的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增速最为显著,前者2012年40.17万人,2015年则达到80~90万人,后者2012年为20.43万,215年则达到42.24万人,增幅分别为103.88%,106.75%,增幅超过100%上,发展势头很猛,其余三个产业增幅也超过50%以上,也是在快速地发展,接纳就业人员。

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显而易见,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必定是比例最高的,从表5明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中,就业比例从大到小仍就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从数据来看,一次产业虽比例最重,但却逐年在下降,二、三次产业则逐年递增,尤其是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与一次产业就业比例差距不断缩小(表4、表5均可证明这一点),到2015年只相差3.8个百分点。相信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未来几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会超过一次产业,会有更多的乡村人口劳动力空闲和转移到二、三次产业,尤其是三产业。二次产业就业人员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2012―2015年总共增长不到1个百分点,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其所需就业人员数减少的可能性更大。结合表2按行业分乡村就业人员的数据,一次产业就业人员中几乎全部来自乡村人员(99.10%),来自城镇人员的数量微乎其微,看来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还是很受限制,也是劳动力主要来源。

综合表2、表3和表5的数据,不难看出,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员至少90%是来农村劳动力,二次产业中农村劳动力稍微多于城镇劳动力,三次产业则主要是城镇人员,与一次产业形成鲜明对比,且明显城镇劳动力的就业范围比乡村劳动力宽得多。

二、 改善城鄉人员就业状况的建议

(1)加强乡村人员技能培训,练就一技之长,提高劳动素质,拓宽就业面,提高就业能力。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的乡村人员从事的产业集中在第一产业,停留在土地上,在人才市场上很没有竞争力。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等应加大对乡村人员的技能培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从事更多的行业,使其就业面拓宽并多样化,使其能与时代同进步。

(2)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加强对乡村人员在农业机械操作上的培训,让更多的乡村人员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解放农村劳动力,并不是说把所有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次产业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粮食需求大国,必须重视粮食的产量,正如2009年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在不触碰耕地红线的条件下,必须提高粮食产量,满足基本的粮食需求,这就需要相当部分的农业人员有更多的农业知识以及基本的农业机械操作,必须进行培训,进而将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

(3)改变农业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时间放在休闲上,尤其是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现在的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不一样的。乡村人员完全可以在维持自家农业的基础上,以自家农地、农舍打造符合人们需要回归自然要求的相关服务,实现自给自足,增加收入。其次,农业的概念很广,土地上除了传统上的作物种植,还应该引进产量高、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4)建立和扶持城镇劳动者到农村创业的制度。考虑到城镇人员知识、技能等很大程度优于乡村人员,可以积极建立和扶持城镇劳动者到农村承包土地、承包荒山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项目。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部分城镇人员的就业,还可以更快推进农村建设,焕新农村面貌。

(5)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创设更多岗位,这是根本。农村劳动力一旦空闲出来,数量惊人,必定会出现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严重不平衡,产生矛盾。故必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岗位,满足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建国,苗莉.城市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宜勇,池振合,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及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9(1).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就业现状劳动力建议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