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研究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启示

2019-06-11 06:32王哲
北方音乐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

【摘要】音乐认知能力是人类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随着中枢神经以及脑科学研究的深入,音乐认知研究逐渐兴起,并成为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中职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受课程性质限制有别于传统的钢琴个体课教学。为探索钢琴集体课教学方式,笔者在音乐认知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掌握各钢琴知识模块的难易角度,调查分析集体课中钢琴学习与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此开展研究。

【关键词】音乐认知能力;钢琴教学;中职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受神经中枢与脑科学研究的影响,音乐认知逐渐为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所关注,在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音乐教育实验和对脑机制的研究,逐渐确立了音乐认知对人类学习音乐以及脑功能发育的影响。介于音乐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音乐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建构,诸如器乐、音乐创作等更是综合音乐知识的行为实践。既包括客观的理论思维,同时也是主观思维和行为表现的统一“要求全身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协调了人的动作思维和情感。”Hans-peter Reninecke在他的《控制论与音乐感知》中也提到:“音乐与每个人的各自系统的内部处理和不同的调节有着极其复杂的、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因此,音乐认知是“基于全身心参与而获得的,对音乐的构成要素、构成原理、审美意义在感知觉层面和理解层面的敏感辨别、分析判断的整体模糊的把握。”在钢琴学习中,音乐认知意指在演奏过程中包含的对音乐理论情感分析,多声部织体造成的听觉、视觉以及双手合奏和身体各机能的参与。这是艺术的二次创作,也是人的音乐认知能力的多重体现。

一、钢琴集体课中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与钢琴学习之间的联系

(一)音乐认知的参与

钢琴学习既受音乐认知影响,同时又通过演奏再次反馈于大脑,进一步促进人的音乐认知能力的提升和脑的发育。

钢琴演奏本质上 “是一种具有不同水平的、相对复杂的易变的、渗透着积极的双向联系的工作,大脑控制着手指的运动,同时也给手指下达了指令;手指本身又促进了大脑,向大脑提供了信息。”但是受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左右大脑半球不同优势的人对音乐的知觉加工活动可能有所不同,大脑的发育程度是音乐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脑功能基础具有可塑性,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只能经过后天学习训练提升,“有研究认为音乐家的双侧颞叶都负责音高加工,因为长期的音乐训练使音乐家的大腦组织结构较之非音乐家有所不同,胼胝体和颞平面较大,所以,音乐信息能更快更多地在双侧半球间传递,反映了音乐经验影响了音高加工。”积极的脑功能基础对于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音乐认知能力越强的学生往往接受新的音乐知识及控制双手合奏、独立分析音乐的能力较强,反之越差。由此可见,音乐认知伴随着钢琴学习的始终,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的高低对钢琴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又反作用助益音乐认知的发展。

(二)钢琴集体课中学生音乐认知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数较大,通常采用钢琴集体课或者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钢琴集体课。一节钢琴集体课中,学生人数20到40人不等,这样大面积的教学虽然有利于钢琴基础知识的传播,但钢琴是创作性技能课程,受音乐认知能力影响,每位学生接受吸纳知识的敏感度不同,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全体学生时,不可避免地无法兼顾左右,缺少独立的技巧问题教学和音乐分析指导上的疏漏,加剧了学生学习差异。为更好地分析研究学生音乐认知能力与钢琴学习之间的联系,笔者针对二年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这次问卷中,共涉及八个班,每班人数约40人,排除练琴时间,针对钢琴学习中各组成模块进行学生学习难点关注调查,先后进行了两次统计,分别隐射出学生音乐认知能力差异对钢琴学习的影响。第一次统计中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节奏学习和双手合奏较难把握,练习时将二者融为一体比较困难;而令人疑惑的是17%的学生选择了识谱困难,并表示如果不识谱他们会缺乏练琴动力。

第一次调查结束后,笔者对选择不会识谱的学生进行慢速的提问教学,之后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准确地读出音高音名,并非是不识谱。而他们选择不识谱以后,自我暗示下认识乐谱显然变得更加困难,也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从这次的提问教学中发现,所有选择识谱困难的学生在班内的平时表现并不优秀,甚至是偏下,学生的音乐认知强弱与他们选择的学习难点以及平时的演奏练习成正比。为更准确地分析每位学生对钢琴知识各模块的音乐认知,按照学生所在的提升、潜力和进步组展开调查,在原有的问题基础上,加入包含练琴时间的学习目标,再次调查统计。

三组学生关注的知识难度受音乐认知影响各有侧重点,较为特殊的是,部分学生在选择学习目标的同时添加了教师关注。提升组的学生对音高旋律、节奏非常敏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课上表现积极,教师所教内容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并反馈,完成作业以后更加关注技巧训练和更好的演奏效果;而潜力组和进步组的学生基本以完成作业为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双手合奏不协调,不易掌握节奏,练习较为困难的技巧时很容易放弃,进步组的学生则非常关注识谱节奏和双手合奏。每组学生不同的音乐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学习进度各有差别,这样不同的认知差异也造成了学生有选择性地聆听课堂内容。但是很多选择教师关注的学生表示,获得教师肯定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求。这一类学生由于希望得到教师关注,反而在钢琴课上更加积极,能有意识地吸收所有课堂知识,虽然他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不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坚持后,钢琴演奏各方面都有均匀的成长。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音乐认知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课上具有明显的向学性,音乐知识掌握以及练习能力都高于其他组;而按照学习目标坚持每天练习的学生,音乐认知与演奏能力也不断提升。

二、学生音乐认知差异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上述的调查研究发现,受学生音乐认知影响,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可接受性存在多方面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分析学情,从学生音乐认知能力着手,有目的的设置教学步骤,探索不同层面的教育方式,促进全体学生进步。

(一)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钢琴课一般为两节连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根据钢琴课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双边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理论分析后,还需要进行技巧性指导练习。按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在集体课中应尽可能地根据有相同音乐认知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授课,针对组内学生出现的问题,能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按照每组人员的音乐认知能力设置不同学习任务,组内人数控制在3-5人,便于进行技巧训练指导。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心理学,优秀生的内容往往难度稍高于他们自身的接受能力,而较差的学生更多按照个人能力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富含音乐感的乐曲可以多于纯技巧练习曲。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进步,适时发挥竞争心理机制,每一组的存在有效性不可过长,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设置班内考核,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比,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二)短时练习目标与教师期待

受音乐认知差异影响,学生接受音乐知识的敏感度不同,双手合奏能力也不同。根据之前的调查可以发现,课堂上中等偏下的学生新知识接受较慢,双手不易合奏,学习目标模糊,演奏中出现的专业问题也较多,譬如折指、压腕等坏习惯都因为学生的疏忽经常性出现。为了及时指导学生改正錯误,养成良好的练琴思维,根据学生记忆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的特点,设立主题鲜明的短时练习目标,每次练习目标的难度适中,对不同组学生分层要求,进行阶段性评价,丰富音乐体验。如每周钢琴课开始,即设定每组的学习任务和检查方式,课堂上划分短时的技巧练习时间,练习之前教师做示范,出示练习目标,学生观察教师技巧示范后,学会组织语言总结并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巩固;课下布置作业时,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分段分层确立练习内容,强调检查重点,每次检查的目标要有主题性;能力较好的学生检查更趋向多元化,可以强调手指技巧或音乐分析能力。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短时练习目标的确立和教师期待,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保持注意力,自我主动分析,观察教师演奏示范,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提升了个人效能感。

(三)多元性教学法的使用

加德纳1983年确立提出了“多元智力论”,结合音乐认知能力的特点,音乐教育中强调音乐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发展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注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操作实践。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上不能形成有效对比。享誉世界的柯达伊和奥尔夫教学法确立的核心也是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鉴于钢琴课的特殊性,教学中除必要的示范演奏外,引入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知觉和记忆能力。以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节奏部分来说,首先重视聆听,同时运用奥尔夫或者柯达伊教学法,从乐器弹奏、手势、唱名以及身体律动等方式全面了解乐曲结构。这些教学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促使了身体形成一个系统,在大脑控制下,有序地进行聆听、分辨、练习形成的音乐表象,“意味着那些具有动体验性、丰富情感性的个性化的音乐艺术知识的建构”。当一种节奏组合学会以后,学习相似的节奏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先示范,引导优秀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在班级中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做节奏律动。不仅加强了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荣誉感,这种教学增强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结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与传统个别课不同,在教学中要兼顾每位学生的演奏问题并不容易,通过对音乐认知的研究,对于了解当下学生学习钢琴面临的难点,正视音乐认知差异下的学生基本能力,分析原因对策,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适应当今音乐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教学相长具有诸多益处。

参考文献

[1]陈会昌.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2]周蓓.从当代心理学看音乐认知教育观念的发展与更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Music,2003(1).

[3]Hans-peter Reninecke.Cybernetics and Musical Consciousness.

[4]根纳季?齐平,演奏者与技术[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萧淑敏.《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广州大学心理学.

[6]侯建成,董奇.音乐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166-173.

[7]Schon D,Magne C,Besson M.The music of s peech: Music training facilitates pitch processing in both music and language[J].Psychophysiology,2004(41):431-439.

作者简介:王哲,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音乐),研究方向:钢琴。

猜你喜欢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从键盘乐器演奏基础教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的实施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试析中职学前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