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5月28日就稀土产业发展问题答记者问后,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召开稀土行业专家座谈会,就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与会专家建议,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国家要强化稀土行业全方位监管,开展生产秩序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使无证生产、非法走私等无处藏身,彻底斩断“黑色”产业链;要加强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将与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有效管用举措,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
中金公司: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生产国,2018年以来海外部分稀土矿山复产使得中国矿产品份额从85%降至62%,并成为矿产品的净进口国,但由于海外缺乏足够的稀土分离产能,中国稀土分离产品的产量依然占据全球80%以上的份额。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礦产品的进口,则意味着海外矿产品难以转化为有效的冶炼分离产品用于下游需求领域。美国拥有稀土矿产品并向中国出口,但是没有稀土分离和稀土永磁的生产技术。
中信建投:中短期内,由于中国稀土中上游产业体量巨大,在全球拥有绝对占比量,中国对稀土的各类政策对全球相关产业链都举足轻重,产业控制权不言而喻。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轻重稀土及相关分离冶炼的完全替代来源。不过,限制贸易对各方产业链均是伤害,中国仍会理性的克制使用相关措施,预计稀土限制主要在博弈层面,短期对产业实质影响有限。
长江证券:考虑到缅甸重稀土矿目前多为国内企业控制及开采,重稀土方面海外市场几乎无法找到除中国外的其他稳定供货商,中国对重稀土产业链的把控力极强。中国在稀土矿供给端仍然占据行业主导,但海外稀土矿山的持续放量正逐步弱化中国在稀土供给方面的话语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中国稀土分离技术领先国外5-10年,我国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不论从产能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方正证券:稀土产业,中国主导稀土采选、冶炼环节,优势明显。由于技术、环保、成本等原因,尽管国外有稀土资源,也无法在短期内满足自身稀土矿、稀土冶炼产品的需求,必须通过中国进口或者冶炼之后再深加工。2019年6月1日起,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稀土金属矿等系列进口矿加征25%关税。叠加云南腾冲海关重新全面禁止缅甸稀土矿进口中国,国内中重稀土供应进一步收缩,价格有望上涨。在下游稀土磁材领域,新能源、风电、轨交可能成为三大磁材需求增长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其发动机一定要重稀土,随着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传导,叠加下游需求回暖,看好稀土磁材领域的发展。
57934.88亿元 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末,缴存总额扣除提取总额后的缴存余额为57934.88亿元;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准备金余额1925.90亿元,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3.86%,达到逾期贷款额的112.82倍。
46.4%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支出7372亿元,同比增长46.4%。2018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资金达2442亿元。其中,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176亿元,占89.1%;补助农村危房改造266亿元,占10.9%。
197万人 贝恩公司和招商银行报告显示,2018年末,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数量达到19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约40万人。2018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190万亿元,预计到2019年底将突破200万亿大关。
14.11万亿元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6.26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14.11万亿元。
50.2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0.2,与4月持平,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52.7 5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为52.7,较4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为三个月以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