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红
2016年12月30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2017年6月14日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大力促进心理育人;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党组颁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4]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规定动作”。党和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使我们高度认识到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态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刚性需求。而为社会培养并输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加强在制度、课程、师资、活动、心理咨询、网络和预防等方面建设,要紧紧围绕心理育人功能和作用,坚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在大德育、大思政系統中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为培养现代服务人才储备了强大的后备力量。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特殊性,“三校生”和普高生的基础文化课比较差,或因高考失败的阴影或一直以来遭受的学习挫折,使之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自卑心理和矛盾心理较突出;学习热情和学习惰性同时并存;自主性、沟通能力欠佳等等,往往在自我意识、情感认知、学业、人际交往和求职择业等多方面存在着诸多困惑和压力,遇到挫折又无法排解自我压力,缺乏获取自我心理支持系统资源,致使高职生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自残自杀、校园暴力、厌学、游戏成瘾、精神分裂等严重心理问题,这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只重视技能培养,却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的培育,在思想认识、制度硬件设施、资金投入、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各项制度、配套设施等保障体系。二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素质欠佳。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教材缺乏高职特色。四是高职院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目前,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基本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家校合力方面等新模式,使高职学生全覆盖、全受益,降低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
1.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制度与硬件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应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技能及应用型人才,切实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课程体系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整个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与主体,高职院校应切实将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体系中,健全课程体系建设。
3.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专业课程建设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素养,稳定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自主发展是教师实现个体专业化的主要条件。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4.强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体系建设
课堂外的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及学生的特点来建设心理健康活动体系。
5.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首要是完善心理咨询体制机制。心理咨询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制度,按实际需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职、兼职心理咨询师,持证上岗,承担心理咨询的工作及科研,纳入年度考核工作等。
6.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形成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7.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必然趋势。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主持网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重视网络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控”网络而不是被网络所“控”,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求我们把握好使用网络“度”让网络成为学生释放自我个性、寻求心理安慰的一个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也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
该课题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批2017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