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机理

2019-06-11 12:11李健
知与行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李健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新时代面临着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并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性新任务。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从历史和理论两个层面解决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的问题。构建并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需要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两个方面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要关注理论上的发掘阐释和实践中的培育弘扬。在新时代完成这些新任务、实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我们认为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融合方针,注重从知识与情感两个方面加强对融合的认同,敢于、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两者的融合,能够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实现新时代的新任务、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机理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3-0028-05

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我们既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也需要保存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时代化,二者的融合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在这种历史使命与时代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应该、也必须要大有作为。而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的前提在于明确二者融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找出能够推进二者融合、完成时代任务的有效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工作的总目标,在这一时代总目标的背景之下,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担当起属于自身领域的责任,完成属于自身领域的使命。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所涉及并应该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并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

1.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一个老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之后,我们一直在找寻解决自身文化能否自信、是否应该自信以及如何自信的问题。西方的炮火把我们从“天朝上邦”的迷梦中打醒之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我们开始了向近代化的痛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文化问题上有过全盘西化的萌动,也有过全盘复古的倔强,而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全盘复古,其背后所反映的都是一种固有文化形态被打破之后的不自信,全盘西化的背后是文化自卑,全盘复古的影子是文化自负,这两种心态都不是具有健全、正确、坚定、持久的文化自信的民族应该有的心态。中华传统文化到底还有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五千年文明是不是我们所背负的历史的、沉重的、注定要丢弃的包袱?我们所坚守最后的倔强是不是中国实现自身转型的最大障碍?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探索、迷茫。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之后,我们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探索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始认真探索解决中华传统文化的去留问题。终于,历史和人民没有抛弃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开始自觉和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孔夫子到孙中山”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提出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任务,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今天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奠定了文化基础和实践可能。应该说,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集中解决的一个历史问题。从理论层面讲,我们所强调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三者不可或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传统文脉的守护者和改革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创者和发展者,我们做到了对历史有交代,对现实有总结,对未来有许诺。当然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不能是“全盘复古”的盲目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优秀”也是“传统”,其只能作为历史借鉴和先贤智慧而存在,绝不允许、绝不应该、绝不能够替代马克思主义和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内容的取舍和作用的发挥都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之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辨别。至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二者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进行建设和发展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初步成果。我们对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信,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自信,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自信。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绕不过去的,也是必须参与其中,进而对于文化自信势必会做出贡献。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也必须将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纳入到自身的视野中,将其作为自身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才能在新时代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

2.构建并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并將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出去,利用其介绍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方案、表达中国智慧、传递中国能量。应该说,构建并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这不仅是加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做出更大、更多的成绩,就必须凝聚全国上下各阶层、各团体、各民族、各领域的力量与智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陷于无谓的争论,将伟大事业葬送于空想。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更好地团结民心、民智、民力,构建能够代表新时代人民意志的新的话语体系势在必行。但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不能生硬地、僵化地、强制地做人的工作,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我们一贯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交锋的背后往往是人心向背的选择,因此,要争取人心,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带领广大人民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就必须能够从理论上说服人、从思想上引领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善于凝练、提炼适合时代特点、符合人民需要的新概念,为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的新的表述方式;另一方面构建与传播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与当前中国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中国还必须作为文化大国,甚至是文化强国展示在世界舞台上,要利用一些世界人民听得进、听得懂、记得住的新概念、新表述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同时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与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掘时代特点、体现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两个主要代表就是中国特色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要想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须纳入到我们视野中来的两个要素。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还存在中国化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时代化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才是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最佳选择。当然,两者的融合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在价值塑造、理论阐释、话语传播等多重维度的立体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属于时代、属于中国的新的话语体系,才能真正让中国声音更好地在世界舞台表达,才能让中国智慧真正获得世界认可,为人类做出新的世纪性贡献。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想要推进,就必须致力于构建和傳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接着讲好中国故事,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前团结国内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地位的要求。正鉴于此,党和国家提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自然而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大任务。

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其天然的理论和实践优势。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好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说,人类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追求是有其共同性的,只不过各民族对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合,并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在根本目标和部分内容上存在极大地相似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成功范例,是一个融合的生长点,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和借鉴,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1],为人类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其作为个人和社会的“德”而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对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有所裨益,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注意其实践的一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问题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对如何践行各自倡导的价值观提出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论述,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对资本主义价值观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揭露,都是我们今天必须参考的思想智慧。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探索,也是我们今天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法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宏大、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但却不是一项毫无基础、无从下手的工作,文化融合在人类发展史上尤其是文化交流史上不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有着文化融合本身的规律可循,也有着长期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更有着科学的融合方法可以利用。

1.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明确,两者的融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融合,但又并不仅仅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之间,它是涉及中西与古今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借鉴,因此,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所采取的融合方针就必须符合长远、宏大的要求,而不能自我封闭、自我设限。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工作方针,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也可以运用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工作中去,在促进二者的融合问题上发挥其积极作用。

“不忘本来”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本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的“本来”是中华文化的本来,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层的“本来”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个“本来”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但是绝不允许用第一个“本来”忘却、否定、覆盖第二个“本来”;第二个“本来”才是我们今天站稳脚跟、增强骨气的关键。我们不否认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在,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的旗帜,才是我们的方向,才是我们的未来。吸收外来就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更不是僵化的,它的产生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和科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秘诀也在于它的兼收并蓄,因此,这两者之间的融合,必须更加注重对外来思想的吸收,这其中外来既包括外来的“过去”,也包括外来的“现在”,更包括外来的“未来”,不了解外来思想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往哪里去,只是泛泛地谈吸收外来只能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可以说,吸收外来的方针不是错误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有具有吸收外来的胸襟和气魄,才能避免重蹈中国近代以来的悲剧,才能真正创造属于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当然,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外文化成果的同时,要有分析、有鉴别,绝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削足适履,搞自我颠覆。这是一个基本的态度。面向未来就是两者的融合,必须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必须着眼于世界与人类发展的未来。面向未来必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才是未来的真正含义。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关注的是百年数代,我们胸怀的是整个世界,因此,二者的融合不仅要把握中国自己的发展节奏,形成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思想智慧,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必须把握世界发展的脉搏,关注世界发展的动向,注意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加强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认同。无论是树立与增强文化自信,还是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还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入耳、入脑、入心,即是否得到人民对它的理解、熟悉、认同与实践。二者融合任务的完成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人民是否真正树立和增强了文化自信,是否真正主动、广泛传播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人民对其是否产生真正、深刻的心理认同,这种心理认同是人民是否真正在实践中落实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保证。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近代开始的看不起到看不见、再到看不懂,导致了我们对自身文化血脉的不熟悉、不认同,加之还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继续干扰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可以说,加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刻不容缓。

而具体的方法则需要从知识传授与情感培育两方面入手,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结合起来。一方面“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这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和学校教育,还要将这种教育从书斋中和课堂上走出来,走到群众中和社会实践中去,融入工作生活环境中去,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另一方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事由情而入理,往往事半功倍。而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空洞说教、生搬硬套,则是当前理论武装少了一些底气、差了一些人气的重要原因。这要求我们要更新传统的传播理念,即力求做到减少说教意味,善于捕捉群众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在小人物身上普及大道理;再有,还要善于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双重优势,创新传播形式,在全社会营造“真善美”的强大攻势,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同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演绎“接地气”的真故事、好故事,寓教于乐,真正在心灵上触动群众,感动群众,再谋求群众在心理上对我们所要倡导的理念给予接受与认可。总而言之,要使理论成为受众易于接受、生动而富有温情的理论,历史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真实而富有真情的历史。这样,才能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3.要敢于和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二者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绝不是在口头上进行的,更不是在头脑中所能实现的,而必须扎根于生动而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践产生发展的需求,并提供发展的可能。但实践绝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做,我們已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初步的道路,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思路,我们只要沿着这条道路、按照这条思路走下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就取得一定的成果、产生一定的效应。但是,这种“走下去”不能是盲目的、本本主义的、不加任何思考和变通地走,二者的融合在不同时代、不同基础上要有其相应的、自觉的进步,这种进步既是水到渠成,又应该是有心栽花,因此,我们不仅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二者的融合,更要自觉、主动、积极地将其推进下去,要敢于和善于在实践中总结二者融合的经验、解决二者融合的问题、完成二者融合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而且必然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今天,世界的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已经大大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设想,也完全打破和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发展的认知。但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进行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一方面,我们必须以更加长远、宽阔、实际的眼光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聆听时代的声音,同时坚持以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业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也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二者融合发展的根本和长远之计,理论不服务于人,则理论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和可能,势必会被历史和人民所淘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强烈的人文倾向,因此二者的融合只有及时发现,回应人民对正确理论的需求、正确思想的渴望,解决人民的困惑,满足人民对思想的需要,才是发展的正道、王道。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发展特有的两面旗帜,必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二者的融合虽然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老问题,但是老问题总有新答案,也有新见解。我们所希望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在中国永久的存在下去,但不是毫无作为的存在下去,而是焕发光彩的存在下去。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责任编辑:崔家善〕

猜你喜欢
机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