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梅 崔美霞 赵桂仙
两年来,随着海森高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我园的不断实践,老师逐渐能够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并使用合理策略给予支持,园里许多孩子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独行侠”可可
可可是班里的“独行侠”,她性格活泼好动,区域游戏时间,她总是这个区进去,那个区出来;和这个幼儿说两句,和那个说两句;一个人跑来跑去,打扰其他幼儿游戏……她总是独来独往,拒绝同伴参与自己的游戏,其他幼儿不愿意同她一起玩。
10月25日,可可计划要去图书区看书、在积木区搭建警察局。工作时间,可可看到积木区里的积木被其他小朋友用了,就放弃搭建警察局,去了图书区看书。乐乐走过来想要和她一起看时,她对乐乐说:“走开!”过了一会她拿起纸和笔开始写信,她用了20分钟的时间写了6封信,画面简单、内容重复,这期间乐乐又走过来看她,她对乐乐说:“走开!”乐乐表明想要看看她写什么时,她就对乐乐大喊:“走开,怪兽!”
看书的时候,慕雪请她吃“汉堡”,她开始做汉堡。后来看到“蔬菜”,又开始卖蔬菜,卖菜时她4次拒绝男孩小雨的加入,一直说:“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并推开小雨。
我们观察到可可在游戏时总是拒绝同伴的加入,连同伴靠近都会让她很生气,当同伴和她一起玩时,她坚决不同意同伴的想法和建议,只按照自己的想法玩游戏。
诊断问题所在
10月26日,可可计划要去积木区,她拿着自己做好的花去了积木区。她找旁边一位女孩玩,女孩称没时间,后来她主动给女孩递材料过去也被拒绝。于是她到家庭区穿上高跟鞋开始摆弄其他小朋友做的“饭”,还是没有人理会她。随即她看到家庭区的手机,就拿起手机大声喊:“着火啦!”还是没有伙伴有回应。最后,她去了艺术区折纸,看到别的小朋友做魔法棒,她模仿做了一个,还做了一个变身手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观察到可可屡次想要找朋友一起玩,可她一直在努力尝试搭讪、递材料、大声吆喝、捣乱等,都没有吸引到朋友。看来可可的计划不能实施,游戏不深入,问题核心出在缺乏与同伴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可可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她学会沟通和接纳别人的想法呢?
10月30日,工作时间,可可拿着医生工具在玩医生游戏,当小朋友想加入和她一起玩时,可可拒绝了:“不行,我只有两个医生工具!”
观察到这个情况,我们认为教师介入的时机到了。
策略一 添加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做幼儿的同伴
可可姥姥是一名医生,小时候可可总是跟着姥姥去醫院,因此可可对医院的事情比较了解,经常会模仿医生说一些“术语”,她对班里为数不多的医生工具很感兴趣。这一次,我们发现可可拒绝同伴加入游戏是因为“只有两个医生工具”。为此,我们决定添加可可感兴趣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她的游戏意图,扩展医生游戏可开展的空间。于是老师在区角里投放了棉签、输液瓶、药盒、药瓶、手术手套等医生用品。对于她缺少同伴的境遇,我们决定先由老师陪她一起玩。
在投放材料后的第二天,可可就玩了医生游戏。工作时间,可可主动邀请了杨老师扮演病人,自己扮演医生给病人喂药、装药、在家庭区给病人做饭、给病人绑绷带、给病人奖励小贴纸、请病人休息、照顾病人盖被子等,游戏时间长达35分钟。
因为投放了她感兴趣的材料,她的游戏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35分钟,但游戏伙伴一直是杨老师,看来只有帮助可可找到游戏伙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于是,下一步老师开始尝试当“红娘”,帮助可可找朋友。
策略二 教师示范交朋友的方法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
在工作时间,当老师见可可没有执行计划时,便提醒可可:“我记得你的计划是和成浩在一起玩。”去促成可可与同伴游戏。同时老师帮助可可向想要一起玩的伙伴征求意见:“可可想要和你一起玩,你愿意吗?”在可可面前示范加入游戏的方法,是为了让可可能模仿老师的做法,找到自己的游戏伙伴。
11月8日,工作时间。可可去找成浩时,看到成浩在搭积木,她回到图书区说:“老师,我可以看书吗?”
老师:“我记得你的计划是和成浩一起玩。”
可可:“是啊,可是我看到他已经做了一个计划了,在积木区,他很忙,所以我想请暮雪一起来玩。”
老师:“暮雪,可可想和你一起玩,你愿意吗?”
暮雪:“我不知道。”
老师:“可可,我想知道你现在想做什么?”
可可:“就在沙发上看书。”
卿宇:“我也想要和他们一起玩。”
老师:“卿宇也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
可可:“当然可以!”
在老师的示范和促进下,我们看到可可的行为逐渐发生变化,她不再拒绝同伴加入,尝试主动加入别人的游戏当中,一步一步融入到同伴游戏当中的她渐渐地不需要老师一直陪玩了。
但可可与小伙伴之间的合作游戏始终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没有角色分配、没有沟通与交流、剧情简单。比如,拿了针就是医生,穿了警察服就是警察。这时候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可可和同伴间的游戏水平,让游戏朝着丰富和深入发展呢?
策略三 引导幼儿做详细计划提升幼儿游戏水平
于是我们尝试在计划时间,通过追问与可可进行更加细致的沟通。如,“你们要一起搭房子,要搭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们有两件事要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这些提问,让幼儿做详细计划,丰富游戏内容,从而提升游戏水平。
就这样,可可渐渐地在计划时间就开始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以及老师参与她的游戏,并且给大家分配了具体的角色,进行了任务分工,来实现自己的游戏意图。在老师和小伙伴们的积极配合下,可可组织的游戏越来越精彩,游戏水平也越来越高。
同时,我们看到可可与同伴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与同伴一起画画时,她开始主动给同伴找材料;在画画的过程中,一直与同伴聊天,聊天内容无形中激发了同伴的想象力,丰富了同伴和自己的画面内容;有时候两个人还会一起改变计划,去做同一件事情。
策略四 坚持使用冲突解决三步法提升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社会交往和游戏方面,可可的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欠缺,常因为材料与同伴发生冲突,并请求老师帮助。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使用海森高冲突解决三步法,支持孩子学习倾听、协商和自己解决问题。
11月28日,可可计划去积木区搭医院,玩医生游戏。可可到积木区准备搬积木时,楠楠走过来,也想要搬同样的积木。
可可:“你也想要这些积木?”
楠楠:“嗯,我要把它放在那儿,搭飞机和警察!”
可可:“但是我们还要搭建医院呢!你用那一半,我用这一半,咱们一人一半积木!”
楠楠:“我要用这些积木搭飞机,就快完成了!”
可可犹豫了一会:“好吧!我来帮你吧!”说完,帮助楠楠搬积木。
帮楠楠搭建完飞机后,可可开始搭建医院、寻找医药包、给老师开治肚子疼的药、嘱咐老师药的用法与用量;改造医院,用插塑玩具做监控;要家萱做护士,自己当院长,并指示护士工作;和病人打电话;给小猪打针、输液、点眼药水,还给病人介绍医院同事。
今天,可可自主解决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主动帮助同伴搬运材料,协助同伴完成游戏。最后,她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游戏意图,当上了医院的“院长”。
回顾可可转变历程,她從“独行侠”到“可可院长”、从不接纳伙伴到接纳、从不会妥协到学习妥协……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她由“小宝”成功逆袭成为“大宝”。
这期间,教师一直在观察、分析、思考,坚持实施海森高支持幼儿游戏的策略:根据孩子的游戏意图,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当孩子需要时,和他一起玩,跟随孩子的游戏意图,接受他安排的角色;当孩子游戏内容单一时,支持他做详细计划,丰富游戏内容;当孩子在加入同伴游戏遇到困难时,给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当孩子间发生冲突或意见不同时,坚持使用海森高冲突解决三步法,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自己解决问题。
可可的每一次转变和进步,都给予我们莫大的惊喜,由此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没有一蹴而就,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自然会迎来百花盛开!
(本文指导专家陈宇华)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全美幼教年会培训专家
海森高国家级课题专家组组长
海森高主动学习专家组去过很多游戏现场,发现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幼儿的游戏不够深入,但找不到原因。其实,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幼儿的社交能力弱,这导致其游戏角色单一,游戏持续时间短,始终处于“独自玩”的“小宝”阶段。
可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老师的支持下,可可的社会交往能力获得提升后,她的游戏意图不断丰满,游戏角色不断丰富,游戏内容也更加深入了。因此,老师需要在观察中学习分析,找出阻碍幼儿游戏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选择适宜策略,及时介入。
海森高的策略看上去并不难,但如何将其适宜地运用到实践中,一直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这篇文章中可可老师的做法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可以先模仿,后实践,再创新。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花开”的过程,教师是园丁,我们应在适当的时候浇适量的水、施需要的肥料、给需要的阳光,静待花朵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