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是一所与新中国同龄的示范园。自“八五”(1991年~1995年)开始就在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多年研究中,我们始终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开展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经过近30年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园本课程: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课程。
我们的综合艺术教育是“人文主题统领下的单元综合艺术教育活动”,是基于对幼儿发展的需求及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认真分析,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起步,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入手,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种艺术门类为手段,通过对各领域教育目标的整合、教育内容的丰富,发挥艺术教育的合力。在主题的选择上,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并以幼儿的社会实践为线索,挖掘艺术教育价值,突出四个关联,即“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实现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多方面尝试。
传统艺术滋润幼儿的心田
在各个阶段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都把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有机渗透到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中。
“五民”切入感受传统美
习总书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这些都是我们开展艺术教育的资源。我们把“五民”,即民族音乐舞蹈、民族绘画/工艺、民族文学、民间游戏、民间玩具作为开展优秀传统艺术启蒙教育的切入点,利用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与表现。例如,我们精选《小兔乖乖》《九色鹿》《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中国优秀儿童戏剧剧目,以其为载体设计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戏剧活动,如戏剧欣赏、片段模仿、戏剧游戏、创造性的再现等,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敢于想象、善于表达、乐于表演,感受着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萌发了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戏迷”融入体验经典美
在开展艺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把国粹京剧通过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等方式介绍给了孩子们。在“小戏迷”系列主题活动中,我们选择了丰富且易于幼儿理解的京剧曲目,如猴戏《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丑角剧目《三岔口》《时迁盗甲》、花旦戏《霸王别姬》《拾玉镯》等剧目的折子戏或经典片段,丰富幼儿对京剧相关知识的了解,体验京剧装扮、表演的快乐。
节日浸入传承文化美
我们把主题活动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有机结合,开展节日特色日活动。如在“热热闹闹过新年”主题活动中,有“欢欢喜喜迎新年”“敲锣打鼓庆新年”“过年喽”三个单元活动。通过歌曲、制作、表演、民俗欣赏等艺术手段,采用家园、集体、区域、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幼儿了解、体验到浓浓的亲情和过年的喜庆气氛。每年的“新年乐翻天 娃娃逛庙会”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不仅可以品尝传统小吃糖葫芦、驴打滚、豌豆黄等,还可以参与到传统的套圈、写福字、捏面人等游戏中去,孩子们就在“吃喝玩乐”中体验着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美好。
艺术欣赏开阔幼儿的眼界
我们把艺术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让艺术与生活融会贯通,让幼儿从生活中感知和体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循序渐进的渗透,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和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开展了以艺术欣赏为主要内容的环节活动——“艺术欣赏十分钟”。老师们充分利用每天10分钟的环节时间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积累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及审美经验。“艺术欣赏十分钟”不同于一节教育活动,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时间短。每次只有10分钟左右,因为短小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更加投入。2.持续性。10分钟的欣赏环节每天都会在班级开展,幼儿在园三年能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积累了幼儿的欣赏经验,也大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3.灵活性。欣赏环节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任何时段进行(餐前、睡前、过渡环节等),由教师根据班内活动及幼儿情况自由安排,有充分的灵活性。
欣赏10分钟的时间、内容与形式给了老师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欣赏内容遵循幼儿可接受性原则和丰富多样性原则。可接受性是指欣赏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能够理解、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丰富多样性是指欣赏内容的多元性与多样性,避免内容的单一。如仅美术作品欣赏,我们就开展过水墨画、水影画、沙画、手绘画、洞洞画、泡泡画、手撕画等多种类型的欣赏活动。
坚持不断的艺术欣赏活动,激发了幼兒对艺术的兴趣,开阔了幼儿的艺术视野与眼界,为幼儿的艺术感受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激发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积极情感。同时,每日欣赏活动也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艺术游戏激发幼儿的表现力
在综合艺术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艺术游戏活动,如表演游戏、音乐游戏、律动游戏、语言游戏等。这种活动形式较为灵活,提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艺术要素,在快乐中发展。
如音乐游戏《青蛙与荷叶》将音乐要素,如速度、力度、节奏等渗透在游戏之中。用钢琴的乐音来表现风儿,幼儿用耳朵去听,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进而联想风儿的大小、强弱。而荷叶、小气球的运用,可以使幼儿除了有听觉上的体验与感受之外,又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风儿的强弱,从荷叶的抖动幅度、小露珠的跳跃高度等,更加直观地看到声音的大小、强弱带来的变化。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更加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也使活动更具趣味性。除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外,教师还在适当的时机自然涉及到其他领域的内容,如荷叶的形、色,小露珠的形、色、数量及数量的变化,并在活动前期铺垫中积累了关于青蛙捕食、跳跃动作等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充分体现了艺术活动的综合性。
再如戏剧游戏“看表情猜心情”,游戏中一位幼儿模仿一种表情,其他幼儿根据表情猜测他当时的心情如何,可能因为什么事情引发的。孩子们在模仿表现的过程中通过五官的变化、动作的辅助,表演出相应的心情,在观察、猜测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积累情绪词汇,不仅为其在戏剧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情节与角色做了积累,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以及移情等能力。
我们注重趣味性与游戏性的同时,更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索与发现。如中班音乐神话故事欣赏“八十八棵树”,由对钢琴声音的自由探索引入,请幼儿先在钢琴上找一个有趣的声音,并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在钢琴的什么位置上弹奏了什么颜色的琴键,发出的声音像什么,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聆听、感受。孩子们会表现出弹奏音区上的不同,有高低中音的区别;弹奏方式上的不同,有弹单音的、有弹双音的、有随意弹的、有弹音阶的等等,不同的音区以及弹奏方式,声音效果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寻找、弹奏、倾听的过程中,赋予了声音丰富的想象。这种引入方式给予了幼儿自由探索与感受的机会,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戏剧表演整合幼儿的发展
我园在综合艺术课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开展了戏剧活动的实践研究。怎样更好地把戏剧与幼儿的发展联系起来?怎样在幼儿园戏剧活动中充分发挥戏剧的综合教育功能呢?
乐剧社
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是影响艺术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综合艺术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既要懂孩子、懂艺术,更要能够将艺术与教学、艺术与孩子的发展很好地进行连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为教师搭建艺术学习及艺术素养提升的平台与机会,如把老师带入剧场,引导她们直观地欣赏演员的表演,了解戏剧的种类、特点、基本元素等,积极参与舞台的互动,近距离感受戏剧和剧场,感受戏剧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成立了自己的戏剧社团——“乐剧社”。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编剧组、道具组、表演组、多媒體组、宣传组,寻找孩子们喜欢的题材、形式,为孩子们排演戏剧作品,希望孩子们在观剧中感受戏剧带来的快乐。
我们本着尊重、合作、平等的原则,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与家长在互动延伸中建立起科学育儿的共同体。针对家长对幼儿艺术启蒙教育不重视,或者只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的倾向,我们开展了“六个一”亲子活动,即家长与幼儿同看一部戏、同演一个剧、同讲一个故事、同唱一首歌、同跳一个舞、同作一幅画。在此基础上,面向全园家长进行招募展演活动,招募家长志愿者进入到“乐剧社”。家长们加入到自己喜欢、擅长的戏剧小组中,与教师结成队友,共同探讨、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亲子同演、亲子装扮等一系列亲子戏剧活动形式也使我们的戏剧活动更加有声有色。如,中班家长亲子互动表演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交通安全戏剧活动《马路上的大黑球》;小班家长们把健康绘本故事改编成了亲子手偶剧《我们一起来嗯嗯》;大班家长与老师们合作排演了经典剧目《丑小鸭》……在多种戏剧活动的熏陶中,孩子们对戏剧活动更加喜爱,对于游戏表演和舞台表演的兴趣有了明显提升。
戏剧周
我们在园本课程中精选了十二出幼儿喜爱的剧目开展戏剧主题活动,活动类型包括戏剧欣赏类、戏剧装扮类、道具制作类、模仿表演类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活动形式综合多样,包括集体、区域、家园等。多样化的戏剧活动为不同幼儿提供了适应其气质特点的学习机会,使幼儿都能在戏剧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针对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如语言、动作、表情等研究设计了许多孩子们喜欢的戏剧练习游戏,如“看表情猜心情”“趣味配音”“双簧”等。
在幼儿充分欣赏、感知了戏剧,参与了戏剧活动,积累了相应的戏剧经验后,我们为幼儿搭建了“戏剧周”的展示舞台,他们可以通过一出相对完整的表演进行综合学习。幼儿在参与剧本讨论、角色分工、剧目排练、道具服装制作、海报设计及最后的展演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也都存在发展的契机。例如,在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因为角色分配问题产生争执;演出过程中又会有忘记台词、出场顺序、舞台站位等问题;正式演出时,他们还要考虑剧场的安排、海报的宣传、门票的制作、剧场的秩序、观剧的礼仪、舞台的效果、演员的服装等,而这就需要幼儿学会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应对突发事件。幼儿正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综合能力。
我们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鼓励老师们在实践中去继承、丰富、发展与创新,使老师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使孩子们获得快乐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