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凤 王苗苗 李箫婉
本文以杭州市金秋钱塘养老公寓为调查地点,以刚入住1-3个月的27位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新入住机构老人适应生活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不适应机构生活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在小组动力及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选取入园后存在情绪及社会交往困境的8位老人为组员,参与适应性小组活动。通过团体的氛围和力量改变组员入住养老院后的消极情绪、发掘个人兴趣爱好、调动个人参与园区活动的积极性及扩大园区的人际交往圈,逐渐适应园区生活。此外,本次活动后笔者也反思了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服务时,就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选择服务对象,实现介入效果最优化和增强服务的持续性相关思考。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集中表现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在此社会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新兴的养老方式开始发展。随着机构养老规模的扩大、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人们养老观念的改变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机构养老逐步成为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老人的个人特质或机构的服务不完善等原因,对老人、其亲属和养老机构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导致部分新入住机构老年人产生一些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的困境及需求,直接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导致老人及其亲属对养老机构的服务不满意以及养老机构的管理难度提升等问题,使得机构养老问题复杂化。因此,关注和重视新入机构老人,协助其适应机构生活度过舒心愉快的晚年是十分必要的。
据相关报道,截至2017年6月底,杭州市共建有养老机构床位数6.85万张,平均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2张,在全国领先。2017年在第三方组织预审、专家实地评审、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委员会复审、公示,在全市申请参与的27家养老机构和175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中,本次参与调查的养老机构“杭州金秋钱塘老年公寓”被评定为四星级养老机构。该养老公寓于2014年开园,该园区新入院老人数量多,且大部分刚入园老人身体状况较好,能够参与本次调查和研究。据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老人共计23位,平均年龄为81岁,其中女性11位,男性12位,多数老人均与配偶同居,仅有3位老人独居。可自理老人18位,5位半自理老人需要他人辅助进行日常生活。新入住老人文化程度集中在高中、大专水平,其中大专生有8位。老人退休前工作多从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新入住老人不适应机构生活主要由生理、心理及社会交往三方面构成。其生理方面常有血压升高、睡眠困难、记忆力下降等不适应的表现;心理方面多表现为易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陌生孤单;社会交往方面出现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活动兴趣低、参与度低,偏独处等不适应的表现。据本次调查分析,我们的调查对象最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是其情绪问题和在机构中的社会交往问题。进入园区开始新的生活,对于多数老年人而言自我的身体状况、心理感受尤为重要,这些是新入住老年人对园区生活的首映印象,而老年人入园初期的情绪体验影响老人后期的园区生活质量,即便由于老人个体的差异性对园区的感受不同,但是在适应园区生活中,能够适应园区生活的老人各有自己的方法,而不适应的多数原因相同,如老人易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陌生孤单、活动兴趣低、参与度低及偏独处等不适应的表现。在个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园区生活时,对不适应的老人就更应积极关注。
通过组员参与适应性小组活动,在团体的氛围中组员情绪方面有极大转变。其次,六次小组活动后组员间彼此熟识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也各有所获。可见新入住老人的情况需要及时介入和指导,小组工作的介入是有效的。此外,活动中也证实了改变不适应机构生活的部分观念,借助智能手机与家人、亲属等联系,搭建亲情桥梁对老人调整入住状态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工自身的专业素养,选择服务对象、实现介入效果最优化、增强服务的可持续性都值得思考。其次,本次調查中对于新入住老人的适应性问题仅以个人所见所思及部分样本为依据,调查研究不够全面。笔者相信通过学者的共同努力,新入住老人的适应性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无锡私立光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