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区简论

2019-06-11 11:53王一航
知识文库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居民社区

王一航

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是属于微观的,却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是重要的课题,因为有了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实践。

1 “社区”与“学习型社区”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

社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通常是指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早在“社区”概念出现之前,社区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从社会群体的聚居来看,它是农业发展的产物;而从学术研究的对象来看,它则是工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产物。

远古时代,当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文化向农业文明转变,出现人类群体定居生活的村落,在同一村落里,共同定居的生活,逐渐增强了人们的群体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社区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等制度,这就是早期的人类社区生活。

到了近代,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社会生活重组。社会学家开始关注这种重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于是“社区”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最早使用“社区”术语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思(1855--1936)。他认为“社区”(Gemeinschaft)是传统乡村地域的代表,是由同质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社区”译成英文“Community”,其含义是生活、工作的人的共同体。中文“社区”由“Community”翻译而来。1933年,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的一批青年学生,在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译成了“社区”,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

首先是不同学科对社区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一般人将社区看作是一个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社区是指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0世纪30年代,“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就明确赋予了它的地域含义。《辞海》对社区的简单解释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即“所謂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社区概念的把握主要可以了解社区的基本要素结构。

这就是:居民(社区人群)、地域(社区空间)、文化(社区背景)、组织(社区的社会组织)、认同(社区的归属感)等方面。

社区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居民是社区的第一要素,是社区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主题。”要认识和研究社区必须先了解居民、研究居民。社区建设和发展必须满足社区人群的需求。可以从居民年龄组合、性别结构、教育水平、政治地位、职业状况、收入水平、宗教信仰、社会态度等状况入手,了解和发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内各类人群在物质、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更好地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与积极性。

地理空间。它包括社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交通、各类公共设施及医院、学校、文化、市场、商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是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有机结合。

人群和文化。每个社区都有自身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精神思维、行为方式、组织制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居住区建筑形态等。上述诸多文化内涵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社区的特定文化形态。

社会组织。每一个社区就是一个社会,因此,必然有代表社区居民共同关系的。

共同认同心理。人群在特定社区里长期的共同生活,会产生一种对社区的共同认同心理。

上述5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社区的本质内涵。在不同的社区,存在着不同的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和组合关系,从而形成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多种类型的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教育哲学范畴的概念。美国著名学者哈钦斯(R.M.Hutchius)1968年发表的《学习型社会》指出所谓学习型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的实现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的社会。”1969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报告书《迈向学习型社会》,主张学习者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并提倡实施社区教育、社区学院等,使人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从而进入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昨天和明天》报告,肯定并多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报告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进行,达到一个学习型社会的境界”;“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的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科教兴国与学习型社会有着的必然联系。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全民族素质的竞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着13.6亿人口的大国,如此巨大的人才资源的开发任务,没有终生教育体系的建立,没有全民族积极参与终身学习,不进行学习型社会建设是难以完成的。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它代表着一个新世纪的来临,也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2 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主要在于通过社区教育,把学习导入社区建设过程,从而创新了以人的能动活动来推进社区发展和建设的新型模式。“学习型社区建设模式与其他社区建设模式相比,不仅让人认识到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共同利益和归宿感的现代文明社区,更重要的是它以社区教育为主导,有效地增强了人们的共同利益意识和归宿感,”这正是目前国内社区建设所缺乏的。如何以有效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形式来培养居民的共同意识及归宿感,对这一问题的全面回答,可以构成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基本内涵。

2.1 学习型社区建设应确定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奋斗目标。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标志性学习景观建设;(2)学习型公共设施建设与资源整合;(3)学习型家庭建设;(4)学习型单位建设;(5)学习型产业建设。确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强调在环境育人规律中外部环境及氛围建设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体现了人对外部环境的依附;另一方面,则强调学习对社区建设的推进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体现人对社会发展的改造。要兼顾个人诉求与组织愿景的统一,协调好近期目标与中期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力争实现奋斗目标的“八化”要求,即:1、 理念培育人本化;2、 载体构件社会化;3、师资配备多元化;4、投入主体多元化;5、活动设计特色化;6、系统保障机制化;7、工作指导渐近化、持久化;8、 创建活动普遍化。

2.2 学习型社区建设应加强和发挥社区的系统功能。社区建设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结构功能建设,包括居民参与功能、社区控制功能、福利保障功能、青少年社会化功能、经济生产与消费功能等。学习型社区建设是以人为本,以社区教育为手段,以学习为动力,以学习型家庭建设和学习型单位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居民需求满足和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现代文明新社区的一种创新形式。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目标一经确定,它将发挥如下功能:

(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外在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丰富的社区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居民的文化修养,培养学习精神,增强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形成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2)通过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可以从内在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取向诸方面有效提高居民现代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调动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精神。

(3)通过组织居民学专业、学技能,培养居民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和吸引特色人才,促进社区成员与决策机构合作,共同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状况,把社区建设与国家富强、建设小康社会融为一体,开创居民安居乐业和社区生活发展新局面。

(4)通过不断推进都市素质教育,培养以活力、效率、秩序为基本内容的都市精神,把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方式结合起来,通过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习惯、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等手段,保证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建设良好的社区生活秩序,促进社区安定和社会稳定,建设文明美好新家园。

(5)通过学习进家庭,加大家庭生活的知识与科技投入,促进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家庭婚姻,家庭赡养,个人进步,闲暇娱乐诸方面知识化、科学化,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6)把学习引进党员组织的活动中,以加强党组织和团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和团员的政治素质和社区工作能力,有效发挥党团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街道体制建設和居民自治建设,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社会在转型,人们不再以传统的单位为核心安排自己的生活,社区对人的组织力确日益增强。社区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单位,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轴心而形成的保障和实现特定公共利益的共同体。”以社区为基础,从战略的高度全面构建党的社会根基。

2.3 学习型社区建设应走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抓紧抓好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社区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培育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学习型社区建设要大力培育社区文化、社区精神。学习型社区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延伸和体现,学习型社区是先进文化的深刻表现。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要使家庭成为学习的摇篮;小区成为学习的绿洲;社区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以学习为价值取向的社区文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也是极其不可取的。

综上,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结合实际,千篇一律是不行的。有了科学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实践。

(作者单位:山东济西湿地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学习型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基于核心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型小学英语社团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石器时代的居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影像社区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