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娟 郝加杰 危学兵 刘军舰 黎培元
摘 要:某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在前期OTS造车阶段时,发生以下造车问题: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通过对该问题症状调查,现场分析各个原因,对翼子板三角饰盖的原材料 ,设计结构,及与对手件的匹配关系进行了优化。改良后的方案实施后,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良品率达到99.9%。
关键词:翼子板三角饰盖;前氛围灯;离空;结构;匹配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感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汽车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要求越来越严格。
某新能源车,在OTS造车阶段时,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按压松动(具体状况如图1所示),故障率约90%。本文针对翼子板三角饰盖在造车过程中存在的设计问题,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翼子板三角饰盖进行了改进与优化。
1 离空问题原因分析[1,2]
根据建模软件UG模拟分析[3],结合造车现场的实物状况,发现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的原因是:
(1)設计上,翼子板三角饰盖背面粘贴有尺寸为(20×10×3.5)mm的目数为400目的蘑菇扣,对应的对手件前氛围灯上也粘贴有尺寸为(20×10×3.5)mm的目数为400目的蘑菇扣。两个蘑菇扣的目数相同,不利于粘紧,粘贴强度不够。蘑菇扣如实物图2所示。
(2)受上安装板的影响,翼子板三角饰盖无翻边勾住前氛围灯,翼子板三角饰盖前端无拉力拉住,导致离空,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3)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搭接区域强度低,按压松动,容易变形。
(4)设计时考虑模具的出模问题及模具的复杂费用问题,翼子板三角饰盖主体顶部没有加翻边,背面没有加筋条。
2 离空问题的解决方式及措施
依据各项原因分析,理论结合实际,最终确定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的发生原因,根据各个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设计上考虑到蘑菇扣的目数越来粘贴力越大,所以前期定义的翼子板三角饰盖背面的蘑菇扣的目数为400目,前氛围灯上的蘑菇扣的目数为400目。但是OTS造车时发现相同目数的蘑菇扣,相互粘贴时反而不利于粘紧。后期更新翼子板三角饰盖上的蘑菇扣的目数为250目,有效的解决了翼子板三角饰盖上的蘑菇扣与前氛围灯的蘑菇扣粘贴不紧的问题。翼子板三角饰盖的蘑菇扣与前氛围灯的蘑菇扣搭接关系如图4所示。
(2)受上安装板组件的影响,没有空间给翼子板三角饰盖做翻边,但是仅仅更改蘑菇扣的目数还是无法保证不离空,因此,上安装板往X向缩小,留出空间给翼子板三角饰盖做个翻边,如图5所示。
(3)翼子板三角饰盖前期采用的原材料为ABS[4,5],后期因为高低温试验,零件变形严重,因此,原材料由原来的ABS变更为PC+ASA,变更原材料后高低温试验,零件不会产生变形,但是还是按压松动,容易变形。因此必须从结构上来解决零件强度不足的问题。
(4)根据模拟软件分析,在翼子板三角饰盖的背面增加加强筋[6],如图6所示,可以大部分解决按压松动的问题,但是现场造车发现还是有些车会松动,发现是胶条那里间隙大,所以在胶条前端增加一个方形的加强凸台(如图7所示),以减少间隙,避免按压松动,胶条增加凸台后,按压松动的问题有效改善。
3 方案验证
本文根据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状态发生的各个因素,针对性的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7],在这些方案实施后,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的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良,良品率从10%提升到98%。
4 结论
针对某新能源车翼子板三角饰盖与前氛围灯离空的问题,文章采用三维软件UG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实际造车装配验证的解决方法,归纳出以下结论。
(1)前期三维建模时,需要把产品面大的地方加上对应的加强筋;
(2)前期三维建模完成后,需要用UG模拟翼子板三角饰盖的装配时以及拆卸时的运动包络,运动过程中发现有干涉的地方及时更改结构或者A面,运动过程中空间间隙足够大时,可以考虑加点翻边结构。
(3)零件开发费用允许的情况下,在满足模具[8-10]出模及零件表面外观质量的前提下,零件背面可以适当多加点筋条,保证产品足够的强度。
同时,排查公司所有正在生产、开发的其他车型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若有,可以进行相应的改良方案。
参考文献:
[1]曹渡.汽车内外饰设计与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杨建光,解佐龙.汽车内外饰设计相关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274-274.
[3]胡泊洋.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4]于志省.ABS树脂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2. 40-46.
[5]李尹熙.汽车用非金属材料[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6-49.
[6]丁浩.塑料工业实用手册(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塑料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0.865-866.
[7]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第3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刘昌.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9]曹宏深,赵仲治.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0]刘昌祺.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