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

2019-06-11 17:14李怀松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定律蛋糕运算

李怀松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因此,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体会,使知识学得更牢固,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这里,就浅析一下我在计算教学中如何调动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突破难关、巩固知识、灵活应用的。

一、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运算概念

比如,在低段学生学习加法时,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在老师问“5个苹果和3个苹果放在一起是几个苹果?”时,能很快算出是“8个”,但在做“5+3=?”时却并不会做,让老师在旁边干着急。这其实是学生没能理解加法的意义,没能从生活经验中把“和”的概念抽象出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来摆“5+3”,这样的算式,先不求和,让他们在反复的生活中操作中形象感知加的含义,将其固化下来后再运用数数的方式学习计算方法,“先数5个,再数3个。”在初始概念的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的极端滞后,我们就要反复运用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

又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对单位“1”分数单位不容易理解,“平均分”这个关键词容易忽略,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分蛋糕”的游戏:先每个小组用胶泥做一个小蛋糕,分给每个组员“吃”。学生研究分的方法后操作,然后派代表介紹分法。这时,教师就根据情况提出为了公平,必须“平均分”的关键词,然后问组员:“你分到了多少蛋糕?”他们会说1块。“但是,1块原来是原来的1整个蛋糕吗?”“不是,没有那么多。”“那你分到了几个蛋糕?”学生思考后,我们就可以出示“”这个分数了,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理解“四分之一”的含义了:“四分”就是把原来的整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四份,“之一”就是指其中的一份。而没有分之前的蛋糕是一个整体,它就叫做单位“1”,而分了过后的每一小块就是这个分数的单位。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分数的意义就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概念都是在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给学生创造情境,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把这个抽象的过程还原过来,弄清楚概念的本质,这是有助于他们掌握概念的好方法。

二、调动生活经验来快速验算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计算的错误一般不会是方法的错误,大多是粗心看错了运算符号,或者是小数点错误,而粗心的人本就是急性子,让他们每道题都草稿验算,他们肯定不情愿,说不定还再次算错,那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很有用处了。首先就是让学生有大数、小数的直观认识。平时多估算操场上有多少人,有几棵树,有多少级梯子,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几百、几十、几个、零点几等数字的实物模型,这有助于我们对计算结束的大小估计。其次是不同运算做的估计。比如最容易混淆的“一个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大于原数,乘以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原数。”我们就可以用购物游戏来做:1斤梨1.05元,买19斤梨19元够吗?学生会很容易地想到除非1斤梨1元钱,19元才能买到19斤梨,而1.05元比1元贵,19元肯定不够。很自然得出1.05×19>19。同样把梨的价钱改成0.99元,也能很容易得出0.99×19<19来。反复地练习过后,学生就把这个定律掌握了,对于我们的验算有很大的初步排查效果。最后就是一个小经验,尾数验证法。 结果的整数或小数的运算,尾数是可以直接确定的,运用它们比较容易检查出计算中的一些小毛病,比如抄错数字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依靠这些手段实现精确验算,但如果每计算一步就这样去估计一下,再加上熟练的计算过程,学生计算错误率将大大降低。

三、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运算定律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简便运算中,学生较难掌握的是乘法分配率,减法、除法的性质几种运算定律。我们运用实际操作,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运算过程具象化,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运用出更得心应手。比如乘法分配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小明买了5瓶水,每瓶2元,刚准备付钱——妈妈打电话让他再买4瓶,他该付多少钱?从现实中,学生直观地想到不可能分两次付钱,于是,自然先算出买了9瓶水,一共18元.即2×(4+5)=18(元),然后探讨为什么分开付与合起来付是一样的钱,就很容易理解2×4+2×5=2×(4+5)这个运算定律了。因为有了具体的生活体验,掌握也就更牢固了。

减法的性质有一个定律是这样的“A-B+C=A-(B-C)(B>C)”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场景:有两堆砖头,一堆10块,一堆4块,小明需要9块,如果10块的更近,他会怎样搬,两堆砖头还剩多少块?学生能很快写出10-9+4=5(块)的算式。我们再问:如果4块那堆更近,他会怎样搬?学生肯定愿意先搬近的啊,可是不够,剩下的还得在10块的那堆上搬,于是就有10-(9-4)=5(块)的算法。同样在此基础上提炼公式就不费力了。

除法的性质与减法的性质相似,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偷懒”的本能有,不难学会这些看似复杂的定律。

总之,数学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可以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这个大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我们应该养成用数学视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

猜你喜欢
定律蛋糕运算
倒霉定律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万有引力定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