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
金融市场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是非常确定的高不确定性。如剑悬头顶的IPO注册制如何推行?是过去5年深沪股市最不确定的政策变数。日前,中央深改委通过设立上证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这意味着靴子即将落地,因A股市场化和国际化提速而引发的最强冲击波,将考验过去28年形成的旧的估值体系。
趋利避害,是热钱的天性。在2015年年中挥别人造杠杆牛市之后,深沪股市进入长达43个月的大熊市。期间,曾有所谓的“漂亮50”行情,亦有过纾困民企带来的壳资源行情,但是,场外资金一直束手旁观。哪怕是高呼A股估值便宜的QFII,截至2018年3季度持股的股票市值仅为1380亿元人民币,占比不到总额度的两成,仍是谨慎低配A股资产。
成交量是人气的晴雨表,地量意味着跌时少接盘。在2015~2018年的1月份行情中,沪市单日平均成交3000亿元之上,今年一月降至不足1300亿元。市场大扩容,成交大缩水,存量资金仍在大撤离。深沪两市融资余额从2015年6月18日的22666亿元峰值,降至本周四的7410亿元。当下的A股市场事实上是“减量博弈”,带血的筹码仍在斩仓离场。亏损效应一再发酵,根子仍在IPO注册制等重大政策未出定案。
环顾全球股市,A股累成“熊霸”。作为过去9年美股牛市的领先指标,纳指本月最大涨幅为8.29%,已收复2018年-3.88%的失地。而中国创业板创业板,仍未摆脱2016至2018年连跌三年的阴霾,2019年开年行情仍是底部蹒跚。
中国创业板的落寞,主因是估值缩水,最新加权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27倍和3.4倍,分别处于历史的1.73%和15.93%的百分位水平。杀估值的惨境,根子在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预期为大利空。主流券商预测,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或在上半年挂牌,2019年全年或有150家左右企业登陆科创板,粗略预估募资规模500亿元~1000亿元。要知道,沪市去年首发上市企业57家,募资864.9亿元。由于“推出科创板已是2019年头等大事”,监管层或放缓其余各板的融资節奏,再融资板块或受压。
按照主流预期,科创板有望吸引体量更大的海外中概股等上市,模版是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曾在2012~2015年上演5.9倍大牛市的深圳创业板势必相对边缘化,曾经引以为傲的流动性溢价和跨界重组溢价渐成明日黄花。
注册制试点如果成功,将在创业板、中小板甚至深沪主板推行。谨慎估算,由试点到全面开花的时间需要一年至五年。可以说,A股能否见到熊市大底,仍要看注册制落地和全面推广的实践效果。如果股指出现硬着陆,在跌无可跌的前提下,全面推开注册制的时间可能提速。这会不会是政策选项之一呢?
主流机构对科创板寄予厚望,中小投资者不妨先观望,待水落石出后再择机入场。历史经验显示,注册制以及交易模式等制度创新难以避免试错成本。
淮橘成枳现象,在股市时有发生。2016年1月4日深综指大跌8.22%,是因熔断制引进时的水土不服造成的。IPO制度改革修修补补近30年,如今要进入深水区,水性差者或呛水。最要谨慎的是,科创板或单兵突进,取消涨跌停板和T+1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需要时间来适应。举例来说,放开交易限制往往会加剧个股暴涨暴跌,现行的涨停板赢利模式将破功。1996年10月17日,东北电(现为*ST东电)单日暴涨108.77%,二个月后跌回原形,追涨交易风险极大。
注册制试点仅限在科创板,但对老股票交易模式和估值体系的冲击不可小觑。当下,香港创业板有445家企业挂牌,流通市值在十亿港币以上的公司仅有32家;深圳创业板有725家企业挂牌,总市值在十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仅两家。可以说,小盘股和绩差股溢价是A股市场的最大弊端。
伴随着注册制的试点和推广,以及大小非堰塞湖的警情攀升,多数高估值股将剥离壳资源题材股属性,步入漫漫熊途。相比之下,数百只股票零成交现象在港股中已不罕见。24日,香港创业板成交超过百万港元的仅有45家。类似门前冷落的惨景会否在A股出现呢?
注册制带来的估值冲击波,将考验股权质押者和纾困基金的承受力。按估算,2019年有2.16万亿存量质押业务待解。目前纾困资金总规模或已超7000亿元。但是,这和2015年“国家队”两万亿真金白银入场救市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国家队”决策更集中,执行力更强,救市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