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2019-06-11 11:43李红英赵盈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李红英 赵盈娜

【摘要】在地方各高校由研究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驱动下,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推进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转型,课程改革是核心。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初步课程改革的手段及方法,探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策略,试图寻找有效的课改路径,提升“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建设。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依据《国标》提出做好“兜住底线,保障合格,追求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工作。这一举措给各个高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具体的专业建设要求,并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根据”国标”要求,我们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应结合地域实际,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够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教育专门人才:能够较好地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一定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良好音乐教育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艺术培训中心、企业艺术团、群众艺术馆、地方文化馆、部队文工团、工会等部门从事音乐教育等相关工作。

一、建设音乐教育专业的体系化课程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在整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化建设中,需要首先厘清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门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技术与技能。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与管理及对本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目标培养方案的三次修订,拟定了七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要求:一是需要具备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专业技能:掌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掌握扎实、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和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了解音乐教育专业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音乐教育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音乐演唱、音乐演奏、自弹自唱、舞蹈排演与训练,合唱排演与训练的专业技能;表演与音乐教育应用研究能力;三是音乐教育教学技能:掌握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法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音乐教育实践能力和娴熟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四是音乐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有效地设计音乐活动方案并进行组织排演与演出;五是音乐语言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音乐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音乐教育信息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音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六是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能力:了解党和国家有关的教育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熟悉了解中小学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热爱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情操;七是具备一定的地域性音乐教育特色专业技能:能够演奏或演唱本地区或本民族代表性的音乐或乐器,对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教育教学。

以这七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体系化的课程结构,优化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多年来,音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都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体系,在当前已不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据此,调整体系化的课程建设,突出音教专业的“师范技能性”特点尤为重要。除通识教育课程外初步拟定下面的音教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课程的体系化、结构化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基础,课程的开设既要符合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要遵循课程自身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既要有课程教学的普遍性,也要突出课程个性的纵深发展。

二、增加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单一的课堂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岗位占比有限,当前社会对音乐教育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延伸,社区、教育机构、培训中心、早教育儿、演绎培训、音乐文化传播等对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而这些教育教学的机构、中心对从事音乐教育的人才需求最普遍的要求就是能够“尽快上手”,特别是在合唱指挥执排、文艺汇演组织策划等活动中,甚至需要能够同时具有“唱、奏、排、演、舞”等综合的音乐实践能力。这对高校音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建构中,不再仅仅只追求演奏、演唱能力的深度提升,更追求的是“多专多能”的能力教育,那么,加强音教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了。

一方面,多年来,音教专业还是采用大学三年级专业主修的形式进行分流,部分演唱、演奏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专业主修的形式,继续加强唱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通过分流仅仅只是勉强的完成唱奏能力的进一步学习。针对多年来的音教专业主修分流的情况,出现了唱奏能力强的学生趋同于音乐表演专业唱奏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大部分勉强分专业主修的学生培养模式也趋同于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唱奏能力相比,这部分学生又达不到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

“国标”中就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非常明确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师范技能的训练,以适应各级机构培训中心的教育人才的需求。单一的對唱奏能力的学习并不是音教专业人才的终极培养目标。虽然开设了大量学科专业教育类理论课程,但理论课程的讲授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能力的需求,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师范技能。

根据以上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课程平台,我们对课程实践进行了分级,在集中实践教学中,以课题制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文献综述、成果展示的形式来进行,每个课题组设最高与最低人数范围,先行提交课题申请书,经过实践教师团队认可,方可进行项目的实践,如社区音乐基础教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舞蹈考级教学重难点解析、葫芦丝制作与工艺发展等。

在个人实践平台,主要针对社区、乡镇、培训机构、早教育儿等的音乐教育现状做调查,个人实践活动以提交相应调查问卷及调查现状分析为实践审核的考核,其中鼓励学生对某一个机构进行每年两次的跟踪调查,也提倡能够参与到各机构的教学中进行实践,需要跟踪式的调查实践。

微格课堂实践主要是利用微格教室、进行说课展示、试讲展示,并通过微课制作在线开展评课、赛课的实践活动。这部分的实际课程主要与“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案例实践教学”课程相结合,突出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并针对这些师范技能的展示与考核对学生进行“师范技能”视频档案化管理,并将其中优秀的视频档案进行网络推广,借此提升学生对实践课程的积极性,良性发展。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也将紧随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每两年举办的音乐生基本功展示的步伐,在校内以年为单位,进行音乐教育“基本功展示”大赛,并逐步促进“舞蹈展示”“自弹自唱”与“微课试讲”三个师范技能的能力提升。

三、突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地方特色

除以上音教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的课改,地方高校的音教专业应该以“地域性音乐教育”理念为导向,突出地方高校的区域性优势,一方面地域性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音乐人才的传播与关注,另一反面,通过专业音乐人才的传播与发展更好地促进地域音乐的发展与流传,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生态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地方高校音教专业的人才培养。

特色地方音乐贯穿于课程教学内容中来开展,通过学期考核形式来检验教学效果。

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通过单元课程内容加入本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性音乐的旋律模唱与视唱,对地域性音乐包含的特殊节奏型进行模打与写作,在期末考核中,将这部分教学内容纳入考核。

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中,将生源地学生分组,进行生源地特色地方音乐编创展示,对小组编创展示进行视频录制与管理,将编创展示好的节目汇总进行实践周教学展示。同时,结合“音乐教学法”课程提升试讲能力,每个表演编创小组制作地方特色乐器微课视频,对地域特色代表性乐器进行介绍。

在奥尔夫案例实践教学中,通过单元考核形式,突出音教专业地方特色,写作地方民族音乐或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课案设计与策略,并进行奥尔夫课例实践。

结合实践课程平台,对本地域的特色民族乐器制作开展选修课程,如葫芦丝乐器制作与工艺、阿乌乐器制作与工艺等。

当然,在各类课程中加入地域地方特色音乐教学内容仅仅只是突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地方特色的第一步,如果能够推进“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建设再好不过,当然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论证,而在其他课程中加入地方特色音乐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还远远不够,作为以课程建设为目标来考虑,地方特色音乐教材的建设才能使教学具有科学性,也才能够长此以往地推进地方特色音乐的教育教学。目前,考虑建设的是“地方特色音乐曲调视唱教程”的教材,期待通过此逐步建设好“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教学,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方面需要关注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以教育部颁布的“国标”为依据,并结合地方高校优势教育资源,深入地推进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初步课程改革的手段及方法,目前通过体系化的课程建设,加强音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范技能实践能力,开拓地方特色音乐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寻找课改的路径,期待更多的同行提出更多、有效的改革措施与策略,切实提高音樂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立军,尹庆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3).

作者简介:李红英(1982-),女,彝族,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赵盈娜(1982-),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分析学。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