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储存天数内翻蛋与否及放置方式对种蛋 孵化效果的影响

2019-06-11 07:50毕慧娟
家禽科学 2019年5期

毕慧娟

摘 要:为研究AA+肉种鸡种蛋在储存期不同时间内翻蛋与否及放置方式对种蛋孵化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相同种蛋来源的种蛋2688枚,在平均温度18℃、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d、4~6d、7~9d、10~12d)、放置方式(大头朝上、大头朝下)、翻蛋与否,随机分为16个处理,在同一台巷道孵化机内同其他种蛋一起入孵。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种蛋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10d,否则孵化率会极显著(P<0.01)下降。翻蛋与否对种蛋孵化成绩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过保存期间进行翻蛋可以保持种蛋的活性,孵化成绩较好于不翻蛋的情况。放置方式对种蛋孵化成绩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大头朝下会使胚胎死亡率降低,受精率稳定,进而降低了孵化率的下降幅度,更有利于种蛋的保存。

关键词:肉种鸡;保存时间;翻蛋;放置方式

1 前言

产蛋之后,种蛋首先在种鸡场中被储存起来,然后被转运到孵化场上孵,所以种蛋上孵之前种蛋的保存方式对孵化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较一致认为,种蛋的孵化率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保存期间放置方式及翻蛋情况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种蛋储存时间超过7d时,应采取大头朝下的方式储存;而有的资料表示,超过3d就应该采用大头朝下的放置方式;还有资料显示,储存时间为2周内的种蛋,种蛋的朝向对孵化率没有影响。另外,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分歧较大,一种认为7d之内种蛋不用翻蛋,超过这个期限要每天翻蛋;而另一种认为种蛋保存期间不用翻蛋。为了确定种蛋储存期间种蛋的保存天数、如何放置及是否翻蛋与孵化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开展了本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蛋 试验采用36周龄AA+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由吉林省勃利县大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选择了平均蛋重为68g种蛋2688枚,均为同一批种蛋,在蛋库中保存的温度是16~20℃,相对湿度是55%~75%。

2.2 孵化设备及条件 试验用的设备是由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EI系列巷道式孵化机,采用3d/4d(一周两次)的上孵法,保障试驗蛋在同一台机器内进行。孵化过程中运用恒温孵化法:0~18d温度37.93℃,相对湿度50%,每小时翻蛋1次;18d8h进行照蛋,照蛋厅温度21℃;落盘后进入出雏器,出雏温度36.5~36℃,相对湿度51%~65%。

2.3 试验设计 试验将2688枚种蛋,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2枚种蛋,分别按照表1进行处理,在上孵前将大头朝下的种蛋调整为大头朝上,进行常规孵化。

2.4 测定指标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式见表2。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整理,SPSS17.0软件One-way ANOVA进行方差分析,Duncan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表中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3 试验结果

种蛋孵化成绩及分析结果见表3、表4、表5和表6。

3.1 保存时间对孵化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保存时间1~3d、4~6d、7~9d的受精率、上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10~12d的受精率和上孵蛋孵化率;且在死胚率上显著(P<0.05)低于10~12d的死胚率;种蛋保存期1~3d、4~6d、7~9d的受精率、上孵蛋孵化率、落盘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整体上有随着保存时间增加,孵化成绩的各项指标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种蛋保存时间在一周内孵化率最好,最迟不超过10d,超过10d时则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且时间越长死胚率愈高。

3.2 翻蛋情况对孵化性能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翻蛋组与不翻蛋组的受精率、死胚率、上孵蛋孵化率、落盘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对种蛋的孵化成绩无影响,但是翻蛋情况下,种蛋孵化的指标几乎都稍好于不翻蛋情况,说明保存期间翻蛋有利于保持种蛋的活性。

3.3 放置方式对孵化性能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大头朝上与大头朝下的受精率、死胚率、上孵蛋孵化率、落盘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种蛋保存期间的放置方式对种蛋的孵化成绩无影响。但采用大头朝上的放置方式时,保存期7~9d种蛋的死胚率出现显著升高,保存期7~9d上孵蛋孵化率显著低于7~9d大头朝下上孵蛋孵化率(P<0.05)。整体来看,采用大头朝下的放置情况,种蛋孵化的指标几乎都稍好于大头朝上的放置情况,说明大头朝下更有利于种蛋的保存,会使胚胎发育早期和后期的死亡率降低,进而降低了孵化率的下降幅度。

4 讨论与结论

4.1 种蛋保存时间 种蛋是由蛋黄、蛋白和蛋壳三大部分组成,蛋黄内容物由薄而透明的蛋黄膜包裹。新鲜蛋的蛋黄膜弹性好,可维持蛋黄一定的形状,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浓蛋白逐渐变稀,系带受损,蛋壳外表面的胶护膜易被破坏,使蛋内水分蒸发和微生物侵入造成种蛋孵化率降低,因为新鲜蛋白具有杀菌作用,长期保存后,蛋白的杀菌作用急剧下降。另外,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蛋内蛋白液化,蛋品质下降,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溢出增加,pH值升高,影响蛋内酶的活性,引起胚胎衰弱,降低胚胎存活力[1]。所以,种蛋保存时间过长,孵化率则不理想,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上述验结果一致。该试验表明保存期在10d以内的种蛋,其放置方式及翻蛋情况对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此处与彭继荣[2]、贾汝敏[3]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种蛋保存时间在1周内最佳有些许偏差,这可能是因为试验过程中采用的孵化机、种蛋来源及种蛋上孵时采用的孵化方式不同造成的。但极显著高于保存10~12d的种蛋,且种蛋保存期间对胚胎死亡率都存在显著影响。由此可见,种蛋保存时间对孵化率起决定性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

4.2 翻蛋情况 有关研究认为,如果种蛋保存时间不超过1周,在贮存期间不用翻蛋;保存超过1周,在贮存期间需要每天将种蛋翻转90°,以防止系带松弛,蛋黄贴壳,减少孵化率的降低程度[4]。本试验中,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总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即种蛋保存期间翻不翻蛋对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翻蛋情况下,种蛋孵化的指标几乎都好于不翻蛋情况,这表明保存期间翻蛋有利于防止种蛋孵化率的降低,这与种蛋保存超过1周则每天翻蛋可以提高孵化率研究相稳合[5]。由此可见,在种蛋保存期间,适当的进行翻蛋处理有利于保持种蛋的活性,防止系带松弛,蛋黄贴壳,减少孵化率的降低程度。

4.3 放置方式 试验表明,保存期间不论种蛋的存放方式是大头朝上还是大头朝下,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采用大头朝上的放置方式时,保存期7~9d的上孵蛋孵化率显著低于7~9d大头朝下的上孵蛋孵化率(P<0.05)。整体来看,采用大头朝下的放置情况,种蛋孵化的指标几乎都稍好于大头朝上的放置情况,这与陈国营(译)种蛋应该采用小头朝上和翻蛋的方式进行储存的结果说明了种蛋处于这种大头朝下方位时,胚胎会位于气室下方。产蛋后,种蛋会失去水分,气室增大。当种蛋以大头朝上而非小头朝上的方式储存时,胚胎的失水率或与内壳膜粘连的几率会更高相一致[6]。但与秦四海[7]在种蛋孵化前的管理技术中认为种蛋应以大头朝上的方式储存研究结果不一致。這些需要做重复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窦套存,王克华,陆俊贤,等.种蛋贮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4,26(24):26~28.

[2] 彭继荣.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J].畜禽业总,2007,1(213):7~11.

[3] 贾汝敏,黄伟霖.自然环境条件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4] 杨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2,64~67.

[5] 张伟.使用禽蛋孵化新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4~24.

[6] 陈国营(译).种蛋应该采用小头朝上和翻蛋的方式进行储存[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2):39.

[7] 秦四海.提高鸡孵化率的种蛋孵前管理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2004,3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