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玥
【摘要】戏曲声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技术手段。 泗州戏《夙愿》是淮河百年来的现代史,是一幅人性美的历史画卷!剧本秉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责任担当。戏曲的声腔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唱得好其实就是不耍腔卖弄技巧,要求唱得准确,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及情感表达,完成塑造人物的任务。
【关键词】泗州戏;《夙愿》;扶贫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戏曲演员在演唱中既要表现唱词中语言的情感魅力,又要在行腔中表现泗州戏声腔的魅力,因为优美的行腔加上生动清晰的语言才能概括和表达剧中的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戏曲声腔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技术手段。
大型原创现代泗州戏《夙愿》是2017年安徽省文化厅戏曲孵化项目,我在《夙愿》一剧中饰演女一号,一个住村扶贫的村书记龚乔乔。
长江、淮河是流经安徽的两条标志性河流,中华民族的兴盛衰亡,一呼一吸都牵动着江淮儿女。泗州戏《夙愿》可以说是一个为苍生立命的现代戏。《夙愿》虽然说是一个扶贫题材的戏,但是她的艺术含量满满。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这两年,看到众多反映扶贫题材的戏剧剧本和舞台演出,心里颇多遗憾。用戏剧创作去呼应当前的中心工作原本无可厚非,然而这种呼应大多停留在描写扶贫干部好人好事的簡单过程中,大多飘浮在图解扶贫政策的浅表层面上,缺少艺术创作对于表现题材的深层次把握,没有产生艺术作品应有的洞察力和感染力。就此而言,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推出的新作《夙愿》让我眼前一亮,堪称诸多扶贫题材戏剧中的上乘之作。”
我在分析剧本研究剧中人物时也发现,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彼此呼应,共同缠结成息息相关的人物关系。通过人物关系的缠结,又带出城乡关系缠结,而这些缠结又是几代人的缠结,从而剧中人物的历史厚重感自然而然的产生出来。艺术家必须要有时代的当担,塑造好龚乔乔这个新时代的新人物是我的主要任务。
剧中的龚乔乔来到蒙坝村担任挂职扶贫书记,既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更是带着几代淮河人的夙愿来的。
在剧本的研读中我发现,泗州戏《夙愿》是淮河百年来的现代史,是一幅人性美的历史画卷!剧本秉持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思路,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责任担当。以淮河岸边一位年近耄耋,早年退休的县委书记陆小玥一家三代为视角,用细腻而深情的笔墨塑造了淮河两岸儿女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治淮、治水、治污、治贫脱贫,一步一步奔小康,走进新时代的感人故事!整个剧本实而不虚,从写人着手,在历史的天空之下,有县委书记,有不识字的农民,他们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真实可信,这些都是激发起演员二度创作冲动重要因素。
乔乔虽然年轻,但是并不孤单,身后站着爷爷龚海峰和奶奶陆小玥,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为治淮、治水、治贫而坚守的无数先辈前贤。当年,爷爷、奶奶也像龚乔乔一样年轻和朝气蓬勃,他们与同样意气风发的战友们相聚在治淮工地上,把无悔的青春献给了治淮大业。爷爷为了营救一个孩子,自己被洪水冲走而长眠于此;奶奶继续着爷爷的未竟事业,毕生的最大心愿就是把淮河治好,把戴在淮河人头上的贫困帽子远远甩掉。如今,龚乔乔沿着爷爷、奶奶和前辈们的足迹来了,她要实现几代人的夙愿,她要完成几代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光荣使命。
泗州戏《夙愿》在不改变传统戏曲样式,不改传统泗州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之上,从一个“情”字入手,以人情人性真实感人的故事为着力点,把现实与历史穿插起来,把扶贫与环保结合起来,把一家三代联系起来,导演在分析完剧本后要求所有的演员舞台展现时要让观众看到新时代的风度;每一句台词唱腔叙事表达时有炙热的温度;观众离开剧场回顾时感到有内涵有深度,导演的“三度”要求就是我们演员的二度创作新追求!更是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创新突破的空间。
《夙愿》的作曲来自本院,音乐的二度创作咋听是拉魂腔的老腔老调,但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做了创新,听取来又感觉十分现代,更重要的是符合剧中人物性格。
乔乔的唱腔很多,大段唱腔就有十几段,几乎都是内心独白,只有几小段是叙事,难度很大。
唱人物唱内心是最能考量一个演员的唱功。字正腔圆是基本的技术要求,准确唱出人物性格,唱出此时此地的人物情感才是演唱的最高境界。唱出人物性格就是要一个人物有一个人物唱法,人物性格、个性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在舞台上的表演肯定不相同,所以人物的唱法也不竞相同。在准确把握乔乔的人物背景、性格、生活环境等等因素后,我把《夙愿》一剧中唱腔揉进人物里,唱腔的体量很大,也很多,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对人物情感唱腔表达我也精细的做了不同的处理。比如第一个桥段是:村里决定关闭污染环境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小作坊引起部分村民的不满,抵触情绪非常大,作为扶贫书记的龚乔乔没有发脾气进行压制,也没有讲套路性的大道理,而是从长远、从大局出发,接人气接地气语重心长地从身边的事回忆开始,第一是有情,再而是有理,最后是有利,一层一层推进,整个唱段理在情之中,声音娓娓,不急不慌,犹似回忆又似劝说,中速行进,沉稳,把淮河两岸当初的鲜鱼肥蟹,天蓝水清与当下的土地污染,河里无鱼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告诉乡亲们治贫必须先治污的道理。声音亲切柔和,如泣如诉,中音中速,不温不火,有一种月下朋友交心的意境。
还有第二桥段是:遇到进村两年以来最大的挫折时的唱段,中心内容是:环保协议村民不签字,签字的先决条件是村里的配套资金要上墙公布,而其时村里拿不出配套资金。这是剧中的核心唱段,前场打点结束在主题歌中,“大淮河水悠悠,日也流夜也流,千年万年不回头”,主题歌苍凉浑厚。灯光再次亮起,舞台上的戏剧情境是我一人来在淮河大堤上,其时夕阳西下,染得满河淮水如火如血,乔乔看着夕阳下一泻千里的淮水,势不可挡,感慨万千,陡增信心,想到了回城里找父亲“慷慨解囊”渡过难关。伴奏音乐非常激昂,节奏有点进行曲的味道,这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会给观众造成一个“样板戏”的遗留,对塑造一个既是呼应时代的有为青年又是充满孝心爱心的姑娘这个形象似为不大准确。所以在处理声腔和形体动作时我借用圈内的一句行话:“紧打慢唱”。在这个气氛中,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把一个有理性处惊不变遇事不慌的人物形象拿捏在心中,真正做到了“心里有”!在演唱时从人物出发,避免有意无意的拔高人物,不能为了提升所谓的“主旋律”,而“假大空”似的慷慨激昂飙高音,从一个情字出发,把每一句唱词的意思都要琢磨透彻。将所有的形体动作幅度减小,几乎没有夸张,非常低调非常生活化,就是非常励志的两句唱词“在这里奶奶的故事处处有,故事里的奶奶就是我的追求”我也唱得十分内敛,做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如行云如流水!直到最后的“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开,精钢顽石也做绕指柔”时形体动作的幅度也不大。唱段很长,内容很丰富,情感也很充沛,由于人物把握的准确,唱起来很舒畅!观众也乐意接受。《夙愿》进京演出,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汇演,领导专家普通观众都认为这个戏是艺术品不是宣传品,虽然宣传“扶贫”,却不露痕迹。
这几年通过泗州戏现代戏的创作演出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戏曲演员仅仅靠嗓子好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功夫好不一定就是好演员的道理一样,戏曲的四功五法,都是戏曲表演的基本手段,准确刻画人物才是最终目的。毋庸讳言,戏曲的声腔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唱得好其实就是不耍腔卖弄技巧,要求唱得准确,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及情感表达,完成塑造人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