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研究

2019-06-11 11:53周灿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活动

周灿

教育与劳动的深度融合,是我国落实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在实行共产主义、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且在培育艰苦奋斗、勤劳朴素的综合型新时代人才方面效果突出。而在经济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日趋边缘化,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战场——高校,未能发挥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与价值,从而造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方面暴露了许多问题。基于此,研究与分析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有着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指出了优化与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文化的策略,希望本文所提出问题与方法能够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有裨益。

从本质上分析,劳动教育指的是经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理念、态度教育,引领其树立劳动价值观,经过“课程+实践”的教育模式,帮助其形成优质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自我国贯彻与落实教育事业之初就尤为关注青少年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德育、美育等视为培育人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基于经济社会背景下,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乃至到高校教育的不同层面,都忽略了劳动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单纯的重视知识素养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基本劳动能力的培养,导致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承担相应的劳动任务,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如何实行大学生劳动精神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1 树立劳动教育新理念

1.1 确立重视劳动教育的教学理念

重视劳动教育的新理念,是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关于深化劳动教育理念应从下述几方面抓起:①深入分析与研究劳动教育基本理论。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及图书馆等查阅与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关的资料,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较少,且理论体系不成熟,而且大多的研究成果,偏见的将劳动教育归为劳动技术教育。事实上,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是不同的,教育的基本目标、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所差异,所以不可把劳动教育解读成劳动技术教育。缺少理论的支持,使得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在实践时无法把握方向。由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积极、有深度的对劳动教育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为劳动教育指明方向。②确立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理念。劳动作为人类最基础的活动方式,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劳动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的基本路径,而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所以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2 确立全面性发展的劳动教育基本目标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受经济与文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容易产生好逸恶劳、崇洋媚外、自私自利的不良行为,忽略自我认识与完善。人才培育的基本路径就是教育,所以必须发挥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培养与新时代要求相符的高素养、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重新认知与解读劳动教育,重视科技劳动的前提下,追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完善。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必须科学把握劳动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人本价值关系,侧重于以人为本,彰显大学生主体性,追求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实现劳动教育基本目标的有效内化。与此同时,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始终贯彻全面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引领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更加热爱劳动,通过劳动磨练心性、强健体魄,从而实现以劳养德、以劳健体、以劳启智的综合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2 优化与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2.1 将劳动教育设置成必修课

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更加重视劳动教育。(1)关于劳动课程的设置选择“大课+小课”的方式,其中大课要以系作为基本单位,而小课是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在小课教学中侧重于劳动经验讲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大课教学中侧重于集体性活动,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合作劳动能力。(2)结合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编制差异化的劳动教育内容。比如大一新生,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园形式的劳动活动,帮助其了解、熟悉学校生活,引领其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其余大学生,侧重于社会实践活动与公益活动,当学生对劳动教育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可以引领其在实践中应用。

2.2 借助专业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新工程,各项专业课程都孕育着劳动教育资源。所以需要通过不同专业课程积极渗透劳动教育。(1)理论课程教学,需要根据专业内容落实劳动教育。例如文学教材提供了诗歌、文学作品等,许多内容都涉及了劳动,而且讲解作品时可以巧妙的渗透劳动教育,由此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作品欣赏、鉴赏能力,还能够使大学生体验劳动教育的快乐与魅力。此外理科专业也孕育着许多劳动教育思想。比如有的定理,或者是实验研究工作的探索、思考等,可以向学生渗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劳动精神。(2)实践课程教学,结合专业要求与特点,在实践课程教学时巧妙的穿插、渗透劳动教育。比如教学系的大学生,应该组织其积极参与孤儿院义务教育活动,或是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学生进行义务式补课;如园艺系的大学生,引领其敢于规划、设计校园,为大学生构建试验地等。

3 深化校园劳动教育文化建设

首先,组织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各类活动,比如教育讲座、辩论、演讲比赛等等。邀请劳动教育专家、或者是劳动模范、再或是劳动协会的学者等,组织大学生劳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对大学生的劳动活动进行亲身示范。定期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歌唱白塞等文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積极性、关注度。其次,构建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相关团体活动。例如全院的社团活动,或者是宿舍劳动活动等等。社团类活动从创建之初的成员招收,以及活动内容设计、组织、参与活动,可以发挥有效的宣传作用,而且社团的大多活动内容与实行方式基本由大学生一起讨论而决定,突出社团活动的个性化与民主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参与其中。劳动教育类的社团活动,需要以学生自我教育作为着手点,开发具有创意性、新颖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宿舍活动是以多个宿舍作为基本单位,或是以整个宿舍楼作为基本单位,而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主要以宿舍劳动评比等作为激励。最后,借助校园媒体积极宣传与推广劳动教育。新时代背景下,微信、贴吧、论坛等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新媒体软件,所以应通过新媒体软件发布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由此大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前提下,也可以了解与学习劳动教育知识,与此同时也为师生沟通、交流搭建了多元化平台,大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实现“百家争鸣”,为劳动教育工作献言献策。可是因为网络环境下言论有着极大的自由度,为能避免一些大学生出现言语过激行为,学校必须加大网络舆论监测力度,针对不良言行要及时、有效的引导,打造积极向上、正面健康的劳动教育环境。

4 总结

从表面上看,劳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劳动作为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本质,也是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必由之路。劳动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劳动的弘扬与传承,也促进知识在劳动生活之中的实践应用。因此,学界、教育界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永远都不会过时,是与时代的一次又一次对话,更新与发展,进而焕发出全新的能量、活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劳动精神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至关重要,任何人才都要从事不同类型的劳动,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劳动精神都应当是对于从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要求。在新时代里,我们不能只关注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基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应当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活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生就业趋势
热爱劳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