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梅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育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之一便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之所以将其作为重点问题,是由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过程中,都需要利用语言以及其他语文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了解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到相应措施,正所谓“对症下药”。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读写方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脱节问题
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而最重要的就是读和写,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是由于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对语文的教学方式研究不够深入,于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读写分离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二者之间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也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农村学生读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读的训练,而轻视写的培养。然而如果过分重视读而轻视写,就可能使得学生不能够将相应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与此同时,学生长时间没有进行写作,就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
2.语文学科的特点被忽视
从新课改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把语文课定格于语文课本里,还要注重与其他历史、政治、科学等学科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但是也不能走极端,如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用40分钟的时间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作业当成了图画本,每次作业都要配上图画,它们由于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也忽视了小学语文学科规定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3.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灵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但是有些农村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利用定向思维,给予固定的答案及见解,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利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去理解文章,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得它们本来就薄弱的创造能力更加薄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给出有新意的答案。
二、如何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1.平时的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将这四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让小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获得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经历及文学功底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需要让他们从优秀的文章以及伟大的作家身上,学到良好的写作技巧并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2.有效利用教材,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于农村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较少,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现在有的语文教材,对于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背下来,并且要经常巩固。对于一些没有要求背诵、但词句优美的文章,可要求学生读熟甚至做到能背下来。学生通过熟读背诵,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有着巨大的作用。
3.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
现在教育领域一直提倡实行素质教育,而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也包含良好的道德素质及较好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都设计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既愿意听课,又能够收获相应的语文知识或者做人的道理。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常用的创设情境方法有:联系生活展现实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无论用哪种方法创设情境,作为教师都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进行,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融合,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5.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6.科学性的设置作业,合理化的评价、鼓励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过程中的必要措施。教师在给学生设置作业时要具有科学性,布置的作业量以及难度要适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更应该稳抓基础知识。作业量太大,难度太高,学生会感到疲倦,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繁重的事情,从而在学生的心理造成厌学的情绪。因此,在设置作业时,作业的量度和难度要合适。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先设置难度较低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待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之后,才逐渐地加大作业的难度和量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巩固,同时也不会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做到合理化,合理化的评价建立在民主、公平、全面的基础之上。教师如何做到对学生合理化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评价学生,不能只从学习成绩对学生一言概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交流合作能力等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教师要多方面的欣赏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积累学生的阅读量,整体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我们的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