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杨
一、利用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实际教学中,范唱这个环节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是学生最熟悉的人,老师的行为也最具感染力,学生也很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些行为。在歌唱教学中,老师如果能自己来演唱教学歌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学生会感到老师的演唱很真实,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听到的,注意力自然地会集中起来,也就无形中对新歌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能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乐句,或自己感到学习起来有些困难的地方,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会很有帮助,特别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他就会留心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老师富于感染力的范唱,再加上脸上丰富的表情,或者老师再加上适当的动作,给学生讲解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除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外,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大好山河、人民和社会的进步与变化的赞美与讴歌,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而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游戏有关的歌曲,老师生动地范唱出来,则更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或不足,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学会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二、真情演唱,感受音乐魁力
这里的演唱,主要是指学生的演唱。演唱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己个人情感的表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会唱与否,有没有什么地方唱得不对,或者是哪个地方休止没有表现出来,哪个地方唱跑调了,而忽视了学生们到底唱得怎么样,情绪对不对,速度对不对。试想一下,如果学生把国歌唱成了摇篮曲,把(夜晚多美好)(人教版第七册)唱成了劳动号子,我们能说学生会唱了吗?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们易喊唱,当然,这与学生们的演唱人多和齐唱的演唱形势有关。但如果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良好演唱习惯的培养,我想,这种状况还是可以有所改善的。可以在教学中先培养学生个人的演唱習惯,再培养集体的演唱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鼓励,可以采取老师示范与演唱感觉较好的同学示范结合的方法,让其他同学感受美好声音的魅力,然后老师再用学生平时惯用的喊唱的、没有控制的方法演唱,让学生作一比较,说说哪种声音听起来更舒服,更好听,再来模仿这种好听的声音的演唱,还要让学生明白,演唱一首歌就像朗读一篇课文一样,要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把作者要描述的意境表现出来,再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表现才会让人觉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深度,也才更有欣赏价值。学生个人的演唱培养好了,齐唱、合唱的演唱相应就会容易来训练,而齐唱、合唱则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美好声音的好听,感受到和声的丰富与和谐。如果学生能真情演唱歌曲了,我们还会担心他们不能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感受不了音乐的神奇魅力吗?
三、用心倾听,体会音乐内涵
音乐是听觉艺术,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及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学会用心来倾听音乐,大胆表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见解,师生共同探讨,感受音乐的内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个引导者,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讲出来,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理解、想象性理解,教师要耐心地听,给以更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否定,以免打击学生的听赏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倾听音乐时,要注意先让学生完整的来感受音乐,在学生对音乐较熟悉后,需要重点来感受的部分再拿出来让学生听,完整地倾听音乐,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感受理解音乐。听赏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也促进了良好的鉴赏音乐习惯的养成,而这个良好的习惯足以让他们终生受用。
四、快乐合作,乐于和谐协作
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如实际教学中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与别人在一起的讨论、合作表现、合作创造等形式,会发现这样比自己想得要更全面、更有新意,在合作中就会慢慢地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包括说话、态度、素质等不同方面),也会发现与别人合作其实很愉快。合唱训练是最能提高学生与人协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合唱要求声音的统一,声部的配合,不能自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而是要让自己去和大家协调,当听到那优美的合唱时,相信学生会被自己和同伴们的歌声感动,会被大家的这种和谐的合作而感动,这样也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培养了他们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让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音乐融入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与感动,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乐于进取的精神,这是我们广大音乐教师的奋斗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投入:一是备课的情感投入。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文字资料、聆听音响等方法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二是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这点,首先是音乐语言的情感化,其次,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和感人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善于用语言传递作品的情感,去有力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情。要努力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的气氛。
为感动而感动,一切竟是那么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