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京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现代生活理念发生的变化和文化消费、生活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我国的传统节日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是绝大多数小少先队员对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对其中所蕴涵的内在文化更鲜为人知。因而,对少先队员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不断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显得如此迫切。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中队辅导员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非常紧迫。我们有必要通过教育工作,使少先队员知道,过节不仅是单纯的吃吃玩玩,而是要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中蘊涵的传统习俗和传统道德,使少先队员通过过节,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与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少先队员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例如,利用春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春节的由来并开展与家长共做家务和向长辈拜年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利用元宵节开展做元宵、糊彩灯等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文明、亲情”教育,让少先队员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做到与家人互亲互爱。利用清明节开展扫墓踏青活动,让少先队员在祭扫活动中缅怀亲人和先烈,了解家族历史,传承优良传统。利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活动,让少先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中秋节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中秋佳节的诗词;在品月饼、赏明月过程中,激起少先队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利用重阳节开展“话重阳,敬长辈”活动,让少先队员懂得敬老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等等。
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将传统节日教育与日常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在小学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学,让少先队员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要用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情感和美德像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成长。
二、将传统节日教育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
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古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些都有鲜明“的传统节日作为载体,象“国庆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激发少先队员民族情感的教材。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庆祝活动或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组织和指导少先队员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
三、将传统节日教育与环境创设结合
环境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为让少先队员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中队版报中结合民族传统节日的时令,进行专题布置。如元宵节我就会让少先队员搜集一些资料知道:“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等等。同时配合版报设计,使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也让少先队员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四、将传统节日教育与家庭活动结合
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家庭道德伦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只有先“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庭美德教育是我国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让少先队员学会爱,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少先队员具有美德的启蒙课。好多传统节日,是培养少先队员亲情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我们要因势利导,要求少先队员向家人表达自己的亲情和爱意。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给节日增添几分温馨,而且能给家长,孩子提供一个思想情感,心理交流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情感。应经常结合一些传统节日对少先队员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在节前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三八”妇女节、“敬老节”等等,开展诸如“双休日当一天妈妈”“贺卡寄深情”等活动,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养育孩子的辛苦,少先队员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教育,懂得了感恩,提高了素养,增长了能力。家长们接到这样特殊的礼物,也都意识到应同孩子们多交流,同孩子们交朋友;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的活动培养了少先队员的血肉亲情;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等等……以上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少先队员感受亲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倍受教育。
与任何一项德育活动一样,以上活动的开展要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只有将外在的教育行为内化为少先队员内在的情感认知,才能使少先队员的道德判断标准得到调整,少先队员才会有自觉的行动,从而形成习惯。我们设计的以上活动切合少先队员的实际需求,反映了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使活动真正走入少先队员心间。总之,继承、弘扬、提高、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用中华传统美德影响青少年一代是我们中队辅导员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