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权 王福林 田占伟 任永泰
摘要通过对现有文献给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中的基准年法、生产函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劳均耕地法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文字描述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23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71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另外,由于人口的增加,由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许多国家和政府都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目前正处于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必须对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个准确的估计。要做到准确估计,其前提条件是采用的估算方法必须科学合理。但是,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较多,而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些方法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足,这就给科学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带来了困难。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作进一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基准年法
1.1基准年法概述
根据经验人为地选取某一年为基准年,并认为该年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是平衡的,既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不存在劳动力紧缺的情况。根据该年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求出劳均负担的耕地面积。当把各年劳均负担的耕地面积当作一个不变的数,即与基准年劳均负担的耕地面积相等,此时的基准年法称为静态的基准年法。吴庆军测算剩余劳动力时,就属于静态基准年法[1],当把各年劳均能够负担的耕地面积看成是以基准年为基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时,此时的基准年法称为动态基准年法。学者陈先运、周峻测算剩余劳动力时,就属于动态基准年法[2-3]。
1.2基准年法的模型
当设L2(t)为t时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L(t)为t时刻农业劳动力总数;为t时刻农业劳动力需求量;M(t)为t时刻劳均可负担的耕地面积时,则基准年法的计算模型为
L2(t)=L(t)-L1(t)(1)
L1(t)=S(t)M(t)(2)
对于静态基准年法有
M(t)=M(t-1)=M(0)(3)
式中,M(0)为基准年劳均负担的耕地面积。
对于动态基准年法有
M(t)=M(0)(1+β)t(4)
式中,β为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是描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程度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指标。
1.3基准年法存在的问题
(1)基准年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确定的基准年不同。例如学者陈杨乐用该方法估算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基准年定为1952年,而学者张勤、胡鞍钢用该方法估算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时[4-5],基准年则定为1957年。
(2)静态基准年法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其估算的剩余劳动力会比生产实际少。
(3)动态基准年法虽然考虑了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但β值的确定缺少科学依据,现有文献一般都是假定未来某一年人均可负担耕地面積为已知,然后求出β值。另外,从数学角度看,式(4)当t趋近于无穷大时,M(t)为无穷大,这意味着全国所有的耕地不够一个人种,这显然与生产实际不符。
(4)该方法无法考虑区域特点,种植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生产函数法
2.1生产函数法概述
生产函数法依据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则不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种是依据刘易斯边际生产率为零来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即生产函数中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零。如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在《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报告中就是依据此准则来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另一种是不考虑产出弹性是否为零,只考虑产出最大时的劳动力数量,即通过对产出求导,令其为零。然后求出劳动力数量。如任丽君在《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中估算中国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数量时就采用了此方法[7]。在生产函数法中,生产函数一般是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2生产函数法的模型设在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分别为x1,x2,…xn,产出为y,则生产函数为
y=f(x1,x2,…,xn)(5)
若
y=ax1α1x2α2…xnαn(6)
则把式(5)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式中,α1,α2,…,αn分别称为投入要素x1,x2,…,xn的产出弹性。
2.3生产函数法存在的问题
(1)生产函数法依据判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则不同,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准则本身就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2)由于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是未知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假定生产函数具有某种形式,这种假定与实际生产函数是否吻合无法验证。
(3)另外在农业生产中,影响因素众多,有些因素无法定量化,如种植结构、气象因素、有效积温、复种指数、管理等因素在模型中都无法考虑。
(4)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机械化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有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而实际应用中一般都假定生产弹性是不变的,这就有可能和生产实际有偏差。
(5)生产函数法无法考虑区域特点,我国地域广阔,地域与地域之间差异较大,有一年一茬地区,一年两茬地区和一年三茬地区,而即使都是一年一茬地区,如黑龙江省,也存在着麦豆产区、杂粮产区和水稻产区等,同时又存在国有农场和县乡两大系统,而两大系统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又有较大的差别,而生产函数法无法考虑这些因素。因此用生产函数法估算的结果的可信度无法保证。
3边际收益法
3.1边际收益法概述
该方法认为农民的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城乡收入差是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动力,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只能在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内竞争。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将农村劳动力收入与城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就业收入进行比较,当农村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与城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相等时,即实现了劳动力的最优配置。以此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估算方法即为边际收益法。学者唐娜、颜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中均使用了此方法[8-9]。
3.2边际收益法的模型
当设R为剩余劳动力比例;MR1为农村劳动力的边际收益;MR2为城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L为农村劳动力数量,L′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则有:
R=(1-MR1/MR2)×100% (7)
L′=LR (8)
3.3边际收益法存在的不足
(1)该方法实际隐含假设了当农村劳动力边际收益与城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相等时,整个社会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这样的假设与生产实际不符。
(2)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区越性特点,不同区域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一般来说是不等的,该方法没有考虑这种特点。
(3)现实中城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也可能不等,而该方法把它们都看成是一样的,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少应与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等因素有关,该方法没有考虑这些因素。
4产值比例法
4.1产值比例法概述
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商品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主要取决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某一部门产值大,利润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力就向这一部门流动。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劳动力)和竞争,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将围绕社会平均利润率上下波动。根据这一原理,该方法认为一个劳动力至少要达到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因此,该方法将每个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看成是一样的,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和总的就业人数计算出一个劳动力创造的产值,然后将农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得出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一种计算方法。也有的学者陈吕帅和蔡燕华把该方法称为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法[10-11],学者赵慧卿和雷武科把该方法称为比较劳动生产率推算法[12-13],陈吉元把该方法称为平均产值计算法等[14]。
4.2产值比例法的模型
设L1为农业劳动力需求量;Q为国内生产总值;L为社会总劳动力数;Q1 为农业增加值;L2为农业劳动力总量;L3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则有
L1=Q1Q/L (9)
L3=L2-L1 (10)
4.3產值比例法存在的不足
(1)按照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可以推证,研究区域劳动力需求量就是就业劳动力的数量,这显然是否定了在就业劳动力中存在有剩余劳动力的事实。
(2)农业是弱质部门,这是被人们公认的,而把农业劳均创造的产值与二三产业看作是相等的假设很显然与生产实际不符。
(3)农业增加值受年景影响,比如在灾年的情况下,农业增加值就会减少,因而求得的农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就少,而在农业生产实际中需要多少劳动力数量与年景无关。所以,该方法与农业生产实际不符。
5劳均耕地法
5.1劳均耕地法概述
该方法是根据待估区域劳均可负担的耕地面积来估算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的确定。实际上,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是一个综合值,它综合了区域特点、种植结构、自然条件、耕作模式等众多因素。要科学确定劳均可负担的耕地面积,必须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并且调查应具有一定的样本量。由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在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时应根据区域特点,先把待估区域按农业生产类型划分成若干个农业生产类型区。如黑龙江省可分为麦豆产区,杂粮产区,玉米产区和水稻产区。不同区域由于种植结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劳均可负担的耕地面积就有所差别。在文献[14]中该方法称为经验推算法,作者在文献[15]中将该方法命名为劳均耕地法,我们认为该方法叫劳均耕地法较为贴切。
5.2劳均耕地法的模型
当设L2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L为农业劳动力总数;L1为农业劳动力需求量;M为劳均可负担的耕地面积时,则劳均耕地法的计算模型为
L2=L-L1 (11)
L1=SM (12)
5.3劳均耕地法存在的不足
(1)只考虑了种植业劳动需求,没有考虑林业、牧业、渔业的劳动力需求。另外,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没有考虑。
(2)该方法只能计算当前的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是一种静态估算方法。而生产实际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是动态变化的,目前给出的方法没有考虑动态变化问题。
(2)该方法无法考虑地区差异,种植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资源优化配置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的资源总是处于不优配置之中,并且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运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法在理论科学,但对于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难以使用。
(4)这一模型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基础上,而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生产要素是稀缺的,即假定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是稀缺的,既然劳动力是稀缺的,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剩余劳动力?用此方法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显然是不合理的。
7结束语
(1)分析给出了基准年法、生产函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劳均耕地法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法的文字描述以及数学模型。
(2)分析指出了基准年法、生产函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劳均耕地法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法存在的不足,为进步深入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可为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3)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中的工日法、国际标准比较法作者已在文献[19]和[20]中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该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吴庆军,梁燕来,杨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学模型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36):25-26.
[2] 陈先运.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2004(2):50-52.
[3] 周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及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 80-81.
[4] 张勤.安徽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研究及增量预测[J].农业信息探索,1995(2): 23-26.
[5] 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3): 36-54.
[6]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34-38.
[7] 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8] 唐娜.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5):35-38.
[9] 颜萍,董洋.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8,29(2):116-118.
[10] 陈吕帅.成渝经济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49-51.
[11] 蔡燕华.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12] 赵慧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J].统计教育,2005(12):47-49.
[13] 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4] 陈吉元.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5] 索瑞霞.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研究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16] 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6):15-22.
[17] 王红玲.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4):52-55.
[18] 王健,彭晓娟.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在估計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量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6):22-25.
[19] 索瑞霞,王福林,孙栩.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的工日法的分析与改进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3):108-112.
[20] SUO R X,WANG F L.Problems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odel method and empirical study[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75:91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