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语文课程强化的核心素养之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人文性。本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育文化素养;语文作品赏析,升华文化素养;语文写作创意,净化文化素养”三个方面把文化素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有很强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语文课程强化的核心素养之一,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及其基本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文化理解与自觉、道德情感内涵修炼,形成对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化素养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学习资源扩充。对于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本身不能脱离文化素养教育而存在,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此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教育,为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语文课堂教学,培育文化素养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小学生思想的一把金钥匙,是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天然乳汁。
(一)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语文积淀的厚实程度,决定学生的文化素养高低,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信念、黑白与美丑、责任与担当等等,深深影响着幼小的心灵。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通过阅读理解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各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对人类地理历史世界的新鲜感,而由此激发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探索精神,丰富小学生的人文思想。
(二)阅读内容体系化,精心设计学生预习的作业
小学阶段中,分年龄阶段进行系统化阅读教学,例如,通过讲座、参观、诵读、演讲、辩论会……开展文化主题活动营造书香氛围。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背景、角色立场、事件分析等给予指导,培育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涵养学生理解力和判断力。通过情景、情境、情感的体验阅读教学,激发学习能量,消除心灵世界的尘埃,在仰望中充分地展开自身的创造性。大家坐在一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中思考、阅读中分析、阅读中“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学习细胞,打开阅读脑洞,提升阅读能力。诸如人文逸事、传奇神话、寓言典故、历史事件、散文诗歌等,区分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对深度不同的文学作品科学合理地融合到阅读教学内容中,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中到外,逐步延伸渐进展开。
例如描写明月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意思是: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是: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句意思是: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意思: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收集了解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学生在阅读中拓宽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语文作品赏析,升华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语文课教学,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缩影,是小学生文化素养升华的主平台。
(一)品读优秀文化习作,培养语文理解能力
优秀文化习作是大文豪用尽一生而总结出的精华,是对人生的品读,有历史的痕迹,也有人世的沧桑,有生命的真谛,更是有中华的骄傲。优秀文化作品把小学生引领到一个更新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怀,阅读中修身养性,领悟生命的真谛。诸如《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谭》……这些都是文化精髓,滋润着小学生的文化心田。优秀文化习作就像一杯茶“幽香淡雅”,茶是要品的,优秀文化习作也是要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引导学生学会用品鉴的形态阅读每篇文章。譬如在《伯牙绝弦》阅读教学时,以《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使得学生迅速入情入境,诵读的味道自然更有一番滋味,反复诵读中自然心领神会。
(二)吟诵名家名著名篇,增加语文文学积累
文学作品的诗歌诗词、小说散文等成为小学生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小学生要常读常背,培养吟诵的阅读习惯。读书使小学生提升内涵学养,每天诵读经典文学5分钟,做到写笔记、写摘抄、写赏文,阅读量在积累中攀升,小学生在语文积累中成长、成才。语文阅读积累包括课本知识、课外阅读和实践生活方面的来源,语文课本是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经典而新颖,有高度也有广泛性,善于用课本知识的“点”去带动课外语文的“面”,从而衔接好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线”。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有限资源,如名家名著名篇,教师要定期加以指导积累的资料的运用,丰富小学生的头脑,为阅读与写作打好知识基础。小学生更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所谓生活经历就是财富,要让小学生参与观察、关注体验,引导小学生探索好奇,培养兴趣,积累知识。
三、语文写作创意,净化文化素养
(一)撰写读书笔记,提高写作水平
从小学低年级就注重语文教学的积累与培养。比如,小学一年级要求学生写一句话的“微博”语,把你自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到二年级时,写一段话的“日记”语,把所见所闻从小学生的视角描述出来;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新媒体、报纸等文学创作平台学生作品展示,激发写作阅读的求知欲;到了高段年级,参加各级各类征 文比赛。在不同阶段融合各种有益提升阅读写作的教学内容,读中学、学中写、写中升华。這样循序渐进,轻松学好了语文,文化素养也在不经意间得到养成。
(二)开阔社会视野,激发创作热情
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从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学教科书。例如,今年3月份,激烈、精彩、趣味的《中国诗词大会》十场比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选手用才学和情怀,燃起了我们对诗词的热情,这里面就有很多小学生参赛。文学诗词的力量与温暖,可以不断唤醒内心的宁静和美好。的确,学生选手们对古诗词倒背如流,让观众印象深刻、鼓掌称赞!他们都是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霸。平时,多关注社会生活,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广泛了解。在周末放假时多看看民生新闻,多看看自媒体、报纸媒体的信息,引导学生开始学会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微信群和“华夏文艺、浙江校园文艺”等新媒体客户端进行交流展示,极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写作欲望也被充分激发。
参考文献
[1]魏岱华.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健康心理培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8).
[2]杜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1).
作者简介:郑丽华,1969年生,浙江金华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及班主任工作。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