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强 李小兰
摘要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之一,从生态、功能和体验3个方面分析了全域旅游理念下乡村绿道规划与更新的策略,提出了乡村绿道建设应从规划、选线和选材方面着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绿道景观。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绿道;乡村振兴;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3-011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3.0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大众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带动性强、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都体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1]。当前,我国的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供应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承载力与城市建设中土地空间和生态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负荷逐渐加大,人们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对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逐渐转向渴望呼吸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于是,乡村游、山林游、郊野游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活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国家旅游局也在2016年提出“全域旅游”理念,为我国旅游业的重大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聚落形式,村落、田野、山林、湿地等通过乡村绿道串联成一体,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体现地方风土人情和增强旅游吸引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旅游发展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实抓手,也是实现田园经济与休闲农业有序衔接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2],同时也对乡村构建处处是风景、全民共参与、全程皆旅游体验的乡村绿道体系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大众旅游时代游客游憩活动需求更加多元化,乡村绿道是游客深入并体验农村旅游的重要线性交通空间,在串联各类旅游资源、组织游客观赏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全域旅游概述
1.1全域旅游概念和内容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对旅游具有大尺度、跨区域、多功能和高公众参与的优势。乡村绿道作为空间上在城乡或乡村之间构建的一种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的绿色土地网络,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串联和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域旅游以一种革新的思维打破过去单一化、破碎化的旅游发展模式,突破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空间与资源的限制,使全域旅游具有全景、全时、全民和全覆盖的特征。全域旅游是旅游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系统性和合理性的旅游体验。在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全域旅游的政策推动下,美丽乡村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乡村经济及基础建设,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健康发展。
1.2全域旅游的意义
全域旅游是响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全域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城乡界限,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域旅游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开展文化旅游发展的主流模式。
2乡村绿道概述
2.1绿道
对绿道的阐述与兴起最早始于欧美地区,起源于19世纪的城市运动和国家公园运动,1867年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立了长达16 km的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的“翡翠项链”,开创了绿道建设的先河。1959年威廉·H·怀特(William H. Whyte)指出绿道是连接邻里和居住区的开放空间。自20世纪60、70年代,诞生了大批深受生态学影响的绿道规划理念,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人类与自然不可分离,设计应从识别适应城市发展演进的(有价值的)自然、人工要素入手。
自20世纪90年代起,绿道研究与建设在其他国家掀起热潮,如日本、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绿道的规划和建设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多以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到2009年珠三角绿道的實施,标志着我国绿道实践的正式开始[3]。2010年开始,广东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首个绿道网,在我国绿道建设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国内学者和专家对绿道网络构建以及绿道网络规划建设方法的关注,从生态学[4]、历史文化资源保护[5]、风景旅游等方面[6]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我国绿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2乡村绿道
乡村绿道是在绿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绿色土地网络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管理[7]。乡村绿道作为在城镇与乡村或乡村与乡村之间构建的一种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的绿色土地网络,在乡村旅游资源的串联和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乡村绿道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外,依托城市建成区外围的乡村水系、山体、田野和道路,由重要的自然廊道和开放空间构成,可供野生动物迁徙、自然科学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8]。乡村绿道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域旅游体系重要的支撑载体,具有高连通性和线性空间属性,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生态田园乡村、新农村等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休闲和观光农业的兴起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3国内乡村绿道发展
通过相关专业文献记载,结合乡村发展模式和社会变化,归纳出我国的乡村绿道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原始自然阶段、城乡一体化阶段和生态融合阶段(表1)。
2.4对当前我国乡村绿道建设的反思
随着城乡一体化加速及乡村旅游的过度开发,乡村原有生态格局被打破,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乡村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
虽然我国对绿道的规划和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且对绿道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侧重于城市建成区和近郊风景区,但我国乡村绿道建设在短时间内仍取得了不少进步和可喜变化。目前国内的绿道规划实践活动仍停留在小尺度、小范围、简单的绿化美化,与绿道的综合性和生态性功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9]。同时乡村绿道建设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发挥较为缓慢,成本投资相对较高,往往前期規划设计完成后,真正按规划实施落地的很少。
3全域旅游引导下的乡村绿道规划更新策略
3.1注重生态修复与稳定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总体空间布局上通过高连通、全覆盖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民风民俗”等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乡村生态农业产业、乡村生态游等多种业态经济融合发展。乡村绿道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有效串联农业产业片区节点,激活片区功能节点活力,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与乡村田园系统友好衔接。
乡村绿道建设多为生态修复与保育功能下的乡村休闲旅游与民风民俗体验场所的塑造,优先考虑的是乡村自然生态修复和低影响建设开发策略。乡村绿道建设宜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建设结合,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建设分散式、小规模的基础设施以改善绿道生态环境,使绿道系统与雨洪调蓄系统结合统一,综合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及雨洪管理问题。乡村绿道与郊野公园、自然田园、河塘湿地等的排水防滞、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建设统筹协调,实现最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格局稳定。
乡村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袤的农业田园、秀丽的山水、幽静的村落等构成了乡村独有的自然风貌、空间结构和土地肌理,乡村绿道作为景观生态学范畴中的生态廊道,对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城乡之间生物流、能量流的交换,丰富动植物生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抵御自然灾害、保持水土、降噪防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绿道有效连通乡村破碎化的生态板块,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的连通性,大大提升乡村绿道及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发挥,强化乡村生态格局的稳定性。
乡村绿道植物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选择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群落,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和多彩色相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增加道路景观的辨识度,还能使道路绿化带的滞尘、降噪、增湿和净化空气等生态功效充分发挥。此外通过种植设计,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后期管养与维护。
3.2强调功能完善和连通
乡村绿道多是依托乡村水系、道路、山林、农田、村落等自然空间建设的具有线性特征的绿色土地网络,由绿色生态廊道、慢行道、基础服务设施和景观标识系统等要素构成,具有景观风景欣赏、生态教育、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五大功能[10]。在乡村自然生态格局中采用“织补”和“串联”的方法对乡村交通进行优化和连通,串联破碎化的绿地,连接具有特色的节点斑块。
乡村绿道的功能完善是绿道系统策划设计的基础,完善功能需求用以确定乡村绿道的建设规模、辐射范围、绿化风格等,一方面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为周边创造良好的慢行环境,另一方面满足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提升区域公共空间品质,完善区域的旅游服务功能,有助于整体特色旅游形象的塑造。绿道除基本的生态功能和交通功能外,还具有乡村旅游的服务功能,乡村绿道的公共服务功能由三大体系构成,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解说体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照明设施、环境卫生设施、通信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服务设施主要包括车辆租赁、慢行驿站、交通换乘接驳点、综合服务中心(公厕、加油、餐饮、购物、维修等)等;解说系统主要包括交通指示标识、旅游导示牌、安全警示标识、文化教育标识等。设施体系的完善能使人们在城市绿道沿途中感受到舒适、快捷的旅游体验,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舒缓游客旅游过程的紧迫感。设施体系完善应根据绿道性质对风格、材质、内容及尺寸方面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还要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表达,使解说体系既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又要赋予文化内涵,成为乡村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增强场景体验与人文感知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自驾出游,去感悟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田野、体验乡村野趣,人们不再单独关注旅游景点的舒适性,这意味着全域旅游理念下乡村绿道的高度贯通使区域一体化越来越明显,乡村绿道在旅游环境的全景化打造方面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的全景、全时、全域的过程体验直接反映了乡村旅游的品质。
游憩与休闲是乡村绿道的又一重要元素,绿道作为线性的交通廊道与场所、景点形成线与点的串联模式,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品类和场景感知,如线性活动(乡村骑行、慢跑等)、野外观赏(动植物、古村落、探险等)、户外野餐采摘等活动需求。多样化的活动需求促使乡村绿道的建设应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乡村绿道旅行体验的参与者,引导参与者融入环境,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敏感性,在绿道的行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身临其境去感受自然景色、人文古迹或生产活动等,增加有趣和唯美的综合体验效果,营建美好的乡村绿道环境。
4乡村绿道建设技术措施
乡村绿道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引领,搜集国土、规划、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等相关资料,结合相关规划成果,如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慢行系统规划、交通设施规划等,在现有自然环境和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各种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乡土景观的重要度及各节点的空间分布结构,确定绿道的空间属性及适宜路径,构建科学完善、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的乡村绿道体系,实现乡村绿道景观性、文化性和通达性的有机统一。乡村绿道建设应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融入多元化功能需求,设计引导实施,实施反馈设计,相互联动,提高绿道实施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乡村绿道线路优先选择乡村自然水系、农田和林下草地等自然公共开敞空间边缘(绿地内部)的慢行道、废弃铁路或公路、田园乡道等现有道路,绿道步行宽度不宜小于2.5 m,骑行宽度不宜小于4.0 m,车行宽度不宜小于5.0 m。绿道实施应遵循现状条件,平面曲线、竖向起伏宜依据地形地势,尽量减少开挖和堆填土方,尽量做到蜿蜒曲折,起伏有致,引导人们转换视角,产生连续而有趣的视觉观赏效果。提倡較低干扰周边地块自然条件,对原始生态本底区域如河塘、湖泊、山林等进行保护,依托乡村绿道打造生态廊道和动物迁徙廊道。结合城市发展中的雨洪管理生态模式和海绵城市理念,设置生态蓄水池、溢流坝、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等多种生态水处理技术。
材料选用方面,以交通为主的乡村绿道,注重游客连续的乘车观赏风景或长途骑行等,一般选用硬质沥青路面,可根据不同功能(如人行、车行)采用不同材质或不同色彩,进行区分。以生态体验和休闲为主的乡村绿道宜选用生态材料,如木栈道、碎石、泥炭土等材料,使人们一方面可以与自然充分接触,另一方面对保持乡土原貌,建设节约型乡村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站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乡村绿道的建设起到了生态纽带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将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生态、文化、产业、交通、市政实施等诸多方面综合串联,而且能提供整体而系统的解决方案。乡村绿道建设不仅在于道路的贯通,而且需要人们参与和维护,同时绿道作为覆盖面广的纽带,其建设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坚持科学的规划理念,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数据和技术措施的支持,推动乡村绿道的落地实施,使乡村振兴一步一个脚印。
47卷3期孔 强等全域旅游引导下的乡村绿道规划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书涛.永定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3):123-125.
[2] 刘艳.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供给与行为范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7-14.
[3] 秦小萍,魏民.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13,29(4):119-124.
[4] 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17(6):77-81.
[5]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17(6):9-13,17.
[6] 余青,吴必虎,刘志敏,等.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J]地理研究,2007,26(6):1274-1284.
[7] 徐文辉.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创建[J].城市规划,2010,34(6):60-63.
[8] 徐文辉.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5,21(5):69-72.
[9]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10] 马勇,董志威.全域旅游风景道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