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陈先云
有了手术机器人,原来需要三四个小时的手术,现在只需要20分钟;原来手术创口至少要20厘米,现在只有不到2厘米。“他”的到来,消弭了手术室里手术器械碰撞声,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跟着我们去手术室里,一睹“他”的神秘风采吧!
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创伤骨科主任刘华水正带着他的团队,准备做一台骨盆骨折手术。我们换上隔离衣,带上发套和口罩,如此“全副武装”走进手术室,是为了一睹刘华水主任一位特殊搭档的风采。
刘华水先用一种特别通俗、形象的说法,向我们介绍了这次的手术部位——骨盆。他说,骨盆就像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承上启下,上有老下有小,上面支撑着上肢,下面承接着下肢,是身体的重要部位。若是这里受了伤,整个身体就动弹不得。他告诉我们,接受治疗的这位病人恰巧是位40多岁的男性,于家庭中的重要性,与骨盆在身体上的重要性几乎相当。
刘华水拿出一个骨盆模型,对照着挂在墙上的X光片,给我们讲解此次手术的关键。他告诉我们,病人在车祸中骨盆被撞断,无法正常活动,此次手术要通过置入螺钉,把断裂的骨头接上,使病人重新站起来。传统手术要环骨盆切开一条至少20厘米长的伤口,医生需要凭借经验和技艺,确定螺钉的大致位置。“这个大体位置就是一个面,在这个面上,我们选择最合适的嵌入点,但这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确定。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到周围的神经或者血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不慎,就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因为伤口大,失血相对较多,有时还需要输血。因为伤口大病人康复的时间也较长,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
骨科手术,在我们惯常的理解中,可谓手术中的“大手术”,动辄要耗时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我们没有来到手术室之前,脑海中预设的画面是,无影灯下,主刀大夫和助手全神贯注地低头劳作,期间伴有手术刀和医疗器械的碰撞声,还有那让人不敢正视的手术创面。当我们站在刘华水主任旁边时,内心满是紧张和忐忑。
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这里没有看见手术刀,反而看见一个像台灯一样的医疗器械,“俯视”着病人,手术床前还有一只机械手臂。“这是我们的‘老朋友啦!”刘华水笑着介绍这个被称为“骨科医疗机器人”的新伙伴,“这已是这台机器人参与的第259例手术了。”他介绍说,那个高高的看似灯一样的东西,是机器人的“眼睛”,或者说是机器人的“GPS定位系统”,通过它,机器人能准确找到最佳点,而不是像传统手术那样锁定一个面,然后它把这个定位信息传递给“手臂”,“手臂”穿过身体准确地将螺钉嵌入骨盆,将断裂的骨盆接起来。刘华水说机器人的误差不到一毫米,能够满足骨盆、髋臼等部位对精度要求极高、极为苛刻的手术条件。不用再担心螺钉打到血管、神经上以及关节内,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螺钉的精准定位和实施,都是在机器人的“大脑中枢”指揮下完成的。机器人的“大脑中枢”通过两个显示屏,显示着病人的身体变化情况,并把身体变化信息反馈给“眼睛”和“手臂”,它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精确实施手术。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手术中的应用,使刘华水和他的团队如虎添翼,使他们在做难度大、风险性高的手术时游刃有余。
我们惊奇地看着机械手深入病人的腰部,显示屏上清晰显示出机器人的手在体内的操作、螺钉嵌入的位置。机器人的手臂完成任务出来后,病人身上只有蚕豆大小的伤口,只渗出一点血。
当我们惊叹机器人的妙手创造的奇迹时,还以为手术还要延续很久,刘华水却说,手术已经结束,前后不到20分钟,让人难以相信。“以前这种手术至少要三四个小时!”刘主任说。机器人的参与,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
手术机器人参与的手术效果良好,赢得了病人的信任。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精准微创治疗的新时代,对医疗行业迈进智慧医疗时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