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梅 孙建权 胡秀明 殷春渊 王和乐 田芳慧
摘要[目的]阐述水稻新品种新科稻31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表现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采用有性杂交、基因分离重组聚合有利基因及苗期鉴定抗稻瘟病育种技术育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其亲本来源:母本为优质抗病品种郑稻18号,父本为自育的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结果]该品种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结论]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水稻高产、优质和抗病的同步改良及品种的更新换代,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稻;新科稻31;选育;栽培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02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09
黄淮稻区是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产地,水稻更是该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水稻生长季节高温、低温、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稻麦轮作秸秆还田、水稻种植方式多样化等,导致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发病频率加快、程度加重,严重制约黄淮稻区水稻产业的稳定发展,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带来极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现状,该项目组历经15年的潜心研究,通过采用有性杂交、基因分离重组聚合有利基因及苗期鉴定抗稻瘟病育种技术等,育成了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新科稻31,实现了高产、优质和抗病的同步改良。新科稻31是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抗病品种郑稻18号为母本,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74[1];2015年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50166.9),公告号:CNA013147E;属于中熟中粳稻,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2]。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应用前景介绍如下。
1选育经过
新科稻31是采用混合系普法选育而成。2002年正季在新乡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抗病品种郑稻18号为母本,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超级稻品种新稻1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2003年在新乡种植F1,表现强的杂交优势,混选收获;2004年正季在新乡种植F2后代种子,成熟后混选收获;F3代开始选择单株,经过连续4代单株选择,于2009年从F6代稳定的株行中,择优升一品系进入新品系鉴定,表现出整齐稳定一致、米质优、抗性强、穗直立、熟期早等优良性状;2010—2011年分别在新乡、海南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和稻瘟病鉴定试验;2012—2014年参加河南省沿黄稻区多点鉴定试验,并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均表现出稳定的优良特性,同时每年进行株系提纯复壮。2015年被推荐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2016年同时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其选育经过见图1。
2特征特性
2.1主要农艺性状与形态特征
新科稻31综合性状较好。据2015—2016年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结果,5月5—20日播种,9月26日—10月28日成熟,全生育期133~166 d,平均151.7 d,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3.3 d。株高96~102 cm,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穗型较大,偏直立,抗倒伏,活秆成熟,灌浆饱满,后期落黄好,成穗率80%左右。穗长16.9 cm,每公顷有效穗数309万~313万,每穗总粒数146~149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5~
26 g[1](表1)。
2.2稻米品质
据2015—2016年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统一取样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新科稻31出糙率85.8%,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7%,垩白粒率14.7%,垩白度3.2%,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76 mm,粒长5.2 mm,长/宽比2.1,碱消值6.7级,透明度1级,达到国标优质3级。
2.3抗性表现
据2015—2016年国家黄淮粳稻组试验指定鉴定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新科稻31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3.3和3.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等级5级,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表2、表3)。
2.4产量表现
2015年新科稻31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254.6 kg/h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0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2016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988.2 kg/hm2,较徐稻3号增产7.25%,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121.4 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7.15%,增产点比例1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106.1 kg/hm2,较对照徐稻3号增产4.8%,增产点比例100%(表1)。
3栽培技术要点
新科稻31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根据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其高产栽培策略是:应在稳定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利用库大源足的特点,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充分发挥穗粒结构协调的增产优势[3]。10 000 kg/hm2茎蘖动态指标为:基本苗105万~120万/hm2,高峰苗330万~375万/hm2;穗粒结构为:有效穗数310万/hm2,每穗总粒数148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 g。其栽培技術要点如下。
3.1適时播种,培育壮秧
黄淮稻区作麦茬稻种植,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宜在4月28日—5月5日播种,秧田播种量525 kg/hm2左右。盘育秧宜在5月5—15日播种,每盘100~120 g,折合大田用种量50~70 kg/hm2。播种前浸种催芽,药剂浸种用菌虫清或使百克+浸种灵,浸种时间48 h。
3.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5 d左右,栽插株行距13 cm×25 cm为宜,26万~30万穴/hm2,穴插3~4苗;机插秧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株行距13 cm×30 cm为宜,24万~28万穴/hm2,穴插2~3苗;插足基本茎蘖苗105万~120万/hm2。插植时做到浅插、匀栽[4]。
3.3科学施肥
多元素平衡施肥,氮肥前重中稳后补,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确保穗粒并重。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巧施穗肥[5]。底肥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有机肥1.8万kg/hm2,水稻多元素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450 kg/hm2作为底肥;追肥以尿素为主,早施重施分蘖肥,结合浅水促早发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和穗数;重施促花肥,巧施保花肥,以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6]。
3.4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应做到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7],够苗晒田,孕穗打苞期小水勤灌,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不宜停水过早。具体为:浅水移栽,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当总茎蘖达到目标成穗数的80%~90%时露晒田,晒田分次轻搁;拔节期保持2~3 cm浅水层10~15 d;灌浆结实期,水稻扬花到齐穗后,轻干湿润交替灌溉,直到成熟,即按照灌一次水自然落干1~2 d,再灌一次水的方法进行[8]。成熟收割前10 d左右停止灌水。
3.5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6]。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生长期间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移栽前2~3 d喷施杀虫杀菌药剂一次,综合防治苗瘟及稻飞虱、螟虫、蓟马等;移栽后防治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9]。此外,新科稻31中感条纹叶枯病,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以及穗颈瘟等。
4应用前景
新科稻31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克服了目前生产上大多数品种不抗稻瘟病、产量低、稳产性差、米质劣等问题,品种优良,性状突出,符合生产、市场和农民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新科稻31中抗稻瘟病,减少了农药施用量,不仅节约了种植成本,减轻了农药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产品安全,而且也为绿色大米生产、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基础。新科稻31株高适中、穗型直立,比徐稻3号早熟3.3 d,在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沿淮及淮北可以作为直播稻种植。此外,新科稻31品质优且精米率高,其种植效益明显,很受稻农欢迎。该品种的育成及应用,将对黄淮稻区提高水稻育种水平,扩大优质品种推广应用[10],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黄淮稻区优质粳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
参考文献
[1] 孙建权,王书玉,刘贺梅,等.新科稻31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18,48(5):49-50.
[2] 胡秀明,王书玉,刘贺梅,等.新科稻31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7(9):15-16.
[3] 刘贺梅,王书玉,孙建权,等.国审水稻品种新稻25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北方水稻,2015,45(5):61-62.
[4] 胡秀明,王书玉,姬生栋,等.粳稻新品种玉稻518及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11):17-18.
[5] 崔登维,杨光军,张顺新,等.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671-2674.
[6] 孟令君,李彦利,贾玉敏,等.水稻新品种通禾85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1,17(2):70,72.
[7] 李少川.杂交水稻组合深两优5814高产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12):70-71.
[8] 刘贺梅,王书玉,孙建权,等.杂交粳稻新组合新粳优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2,18(1):68-69.
[9] 谢保忠,陈蔚,王万富,等.水稻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技术发展与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1(5):104-105.
[10]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等.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选育与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