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怡 董秀春 李宗南 任国业 王昕 李章成
摘要 [目的]研究近10年龙泉山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方法]在成都龙泉山区建立乡镇、乡村居民点用地调查样区12个,使用Google Earth开源的2007年和2017年高分辨率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基于GIS技术分析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结果]基于乡镇、乡村区域分析居民点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2017年样区内居民点用地面积总体较2007年增长了12.71%;乡镇、乡村不同区域变化趋势不同,乡镇区域居民点增加23.40%,乡村地区减少9.35%。基于交通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空间变化分析结果显示,乡镇区域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129.96%,乡镇以外道路沿线居民点用地整体减少,30、60和100 m缓冲区范围内居民用地分别减少了4.42%、8.10%和12.84%。居民点在近10年主要向城镇区域或乡村主要县道、乡道沿线聚集,居民迁移至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城镇附近定居。[结论]该研究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居民点;空间特征;遥感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2-005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2.017
农村地区的居民点用地变化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乡村地理学和聚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学者主要对居民点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力探索[1-2]、聚落格局[3-6]、时空变化特征[7-12]、综合发展潜力[13]、土地利用转型[14-15]和土地流转[16-17]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城市化、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驱动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空间分布不断演化。龙泉山区位于成都市以东,与龙泉驿区相邻,距离市中心30 km,2017年成都市政府根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在龙泉山脉成都段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实现生态、服务、产业、景观、文化五大主体功能。龙泉山区作为市民近郊旅游的重要生态区,居民聚落作为主要景观之一,其用地规模结构、时空特征对该地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土地利用优化等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通过遥感抽样调查法研究龙泉山区乡镇、乡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为龙泉山区土地利用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龙泉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103°40′~104°40′E、29°40′~30°30′N),呈南北走向,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山脉长约200 km,宽约10 km,最高海拔1 051 m,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6 ℃,年降水量为920 mm。龙泉山区是成都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龙泉山区区位及研究区位置见图1。
1.2数据来源
以2007年和2017年Google Earth开源的分辨率优于1 m的清晰影像为数据源。随机选取龙泉山区内图像质量好、无云雾覆盖的12个样区,样区大小为3 km×3 km,其中覆盖乡镇地区的样区有7个,覆盖乡村地区的样区有5个。该研究中乡镇覆盖类型包括乡镇政府驻地、居民小区、楼盘及景区等;乡村覆盖类型为传统乡村地区。具体影像时间、样区对应覆盖区域见表1。
1.3研究方法
基于Google Earth的高分辨率影像,居民点多为灰白色、灰色和蓝色的四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明显凸出地面且有阴影,易于辨识;道路多为灰白色或灰黑色,细长形近乎于等宽的曲线。对龙泉山区内12个研究样区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得到居民点、道路的空间信息。分别统计2007和2017年的乡镇、乡村不同地区居民点用地变化情况。以各时期的开放式道路[18]为基准,进行居民用地缓冲分析,统计2个时期开放式道路沿线乡镇区域、非乡镇区域居民用地量,分析道路沿线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基于乡镇、乡村区域的居民点空间变化
对选取的12个样区进行汇总,计算出2个时期龙泉山区基于乡镇、乡村区域的居民点面积变化趋势,具体见表2。
根据该遥感调查统计,近10年龙泉山区的居民点总体面积呈增加的趋势,2017年样区内居民点用地面积比2007年的增加了30.31 hm2,总变化率为12.71%。其中,乡镇区域居民点面积增加37.58 hm2,比2007年增加了23.40%;乡村地区居民地用地面积减少7.28 hm2,较2007年减少了9.35%。乡镇区域居民点增加的现象符合人们对生活便利的需求。景点开发建设带动的土地利用变化是乡镇区域用地增加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层次的提高,郊区旅游度假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龙泉山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之配套的服务和产业设施[13]得到发展。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外出务工人数和收入大幅增加,山区偏远的零散居民点逐步被闲置废弃。此外,根据影像解译发现农村集体搬迁、规模化果园建设等因素均会导致居民点的减少。
2.2基于交通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空间变化
分别以2007年和2017年的开放式道路为基准,对居民点按照不同距离进行缓冲分析,得到2个时期开放式道路沿线乡镇区域、乡镇以外区域居民用地变化情况。
乡镇区域开放式道路沿线居民点从2007年的51.21 hm2增加至2017年的117.75 hm2,增加了129.96%,呈明显增加的态势。由图2可知,2017年乡镇以外开放式道路沿线区域30、60、100 m范围内居民点较2007年分别减少了4.42%、8.10%和12.84%。根据以上对比,乡镇区域道路沿线通常是人口相对密集的交通枢纽区域,居民点的分布和集中程度与其呈正相关;随着居民点与乡镇交通枢纽区域距离的增加,城镇化程度的降低和乡镇以外开放式道路的交通便利度的降低,导致居民点不断减少。
3讨论
在成都地区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龙泉山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区,而是与都市接轨密切的生态景观区。社会、自然及政策等多因素作用下,居民点由分散向集中演变。社会因素方面主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住房需求改变。“职工型”就业行为和逐渐融入城市生活而发生的生活习惯改变使得城镇化率逐渐提高,乡镇居民和传统农户对住房环境需求日益增强[2]。随着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上升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乡镇附近出现大量商业楼盘开发,乡村兴起一波建房热和旧房翻新热。人们对住房心理渴求的改变也是推动居民点演变的原因之一。自然因素方面,交通不便、地势高的区域,导致基础设施较差,对生活不便。因此居民点在近10年主要向城镇区域或乡村主要县道、乡道沿线聚集,居民迁移至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城镇附近定居。政策因素方面,成都市政府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策略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政策的影响下,景区、商业楼盘开发势必更会大力改进龙泉山区的居民点用地格局。
通过遥感及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该研究根据乡镇、乡村及道路沿线等不同地区、不同角度对成都龙泉山区居民点近1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细致地描述居民用地的规模、数量、形状和分布,由小及大更精确地反映龙泉山区的居民点分布格局,宜根据乡镇、村组尺度,采用多个定量指标描述居民点特征。此外,该研究仅采用定性的方式分析了居民点演变,需进一步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挖掘居民点演变的趋势及其所蕴含的机制,为龙泉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做出预测与判断。
4结论
以2007年和2017年的Google Earth高分辨率清晰影像为数据源,在成都龙泉山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乡镇、乡村共12个居民点调查样区,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以不同地区、不同角度获得研究区内2个时期的居民点用地和道路的空间信息,并得出以下结论:
(1)基于乡镇、乡村区域分析居民点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2017年研究样区内居民点用地面积总体较2007年增长了12.71%。面积变化特征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乡镇区域居民点呈增加趋势,乡村地区呈减少趋势。
(2)基于交通道路的居民点空间变化结果显示,乡镇区域道路沿线的居民点增加了129.96%,乡镇以外道路沿线居民点用地整体减少,30、60和100 m范围内居民用地分别减少了4.42%、8.10%和12.84%。
(3)近10年居民点主要向城镇区域或乡村主要县道、乡道沿线聚集,居民迁移至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城镇附近定居。
47卷2期蒋 怡等成都龙泉山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佟光臣,林杰,陈杭,等.1986-2013年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40-245.
[2] 冯应斌,杨庆媛.1980-2012年村域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16,32(5):280-288.
[3] 姜广辉,何新,马雯秋,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3):265-273.
[4] 乔陆印,刘彦随,杨忍.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类型及调控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1-8.
[5] 海贝贝,李小建,许家伟.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32(12):2257-2269.
[6]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7] 谭雪兰,周国华,朱苏晖,等.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2):204-210.
[8] 任平,洪步庭,刘寅,等.基于RS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14,34(12):3331-3340.
[9] 邹利林,王占岐,王建英.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9):71-77.
[10] 张霞,魏朝富,倪九派,等.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3):45-50.
[11] 李云强,齐伟,王丹,等.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3):73-77.
[12] 刘明皓,戴志中,邱道持,等.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鎮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3):476-482.
[13] 关小克,张凤荣,刘春兵,等.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3):536-544.
[14] 戈大专,龙花楼,杨忍.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人均耕地面积视角[J].资源科学,2018,40(2):273-283.
[15] 张佰林,高江波,高阳,等.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J].地理学报,2018,73(3):503-517.
[16] 黄琦,王宏志,徐新良.宅基地退出外部环境地域差异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84个样点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3):407-417.
[17] 王亚辉,李秀彬,辛良杰,等.中国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3-2013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地理学报,2018,73(3):487-502.
[18] 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道路交通影响因素识别及空间协同性解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7):80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