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洁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好引领工作。本文将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领工作;文本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文本对话的重要性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文本对话有多种形式,例如,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学生之间,教育工作者和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文本,学生和文本等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本对话,目的都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感受到作者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以及意志观念,一方面也能感受到自己,就是在文本对照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阅读能力,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永远都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能否接受,也不是教育工作者所决定的。教育工作者在这过程中要作为引领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带领学生,共同探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感受,学会理解,学会欣赏,学会评价,享受这个乐趣,并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所以合理地引领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趋于异化
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性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教育也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普通重视分数的高低,这也导致了小学生阅读的畸形发展。对于语文阅读,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以最快最高效的方式来进行,仅仅是将一本书,或是一篇课文读完就完成了整个阅读。仅有小部分学生会对课文进行精读与细读,课文中的内在含义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仅仅把握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涉及考试内容的知识。但在小学教学中,融入语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感悟,使学生从中更进一步感受到文学的韵味,这种盲目追求高分的阅读习惯直接造成了阅读的异化。
(二)教育工作者阅读指导的缺失
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指导也是少之又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引,这也是导致我国语文阅读教育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阅读讲解时,都会更加倾向于对教材文章的阅读教学,从教材内容中研究阅读题的解题方法及策略。而对于语文阅读的考点,就是大多都是让学生自行阅读,再通过习题的练习与讲解不断加强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学生对于课文题目的印象,从而保证学生在语文阅读题中不会过多失分。
三、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文本对话
(一)建立开放性的学习空间
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学习的空间延伸,不仅仅是课内的学习,课外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学习《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先引领学生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杰作?你看过什么好的杰作?从名人杰作入手,这样就能快速地导入新课程。之后再引入大自然的杰作,那就是黄果树瀑布,利用幻灯片播放相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之后提问学生如果说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么如果你去到现场,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在这过程中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学生的探索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之后就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地阅读课文了。
(二)组织课外合作探究小组结构形式
在进行名著阅读的课外教学探究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经典作品的二次阅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从以往的小组合作形式来看,大部分班级的小组合作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来进行名著阅读探究。例如,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分配,如此便可以进行分层式以及带动式的读书活动。在学生完成一遍閱读之后,教育工作者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同时通过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使学生对于《水浒传》的了解不仅仅是停留于片面的浅层阅读,还可以在小组合作中查缺补漏,激发学生二次阅读的兴趣。针对《水浒传》的特点,在作品中存在着两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三)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文本对话时间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我们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保证学生在这过程中能够独立自主地探讨进行对话交流。首先要给学生留出更多阅读的时间,最后是对话交流的时间。我们还是以学习到的课文《黄果树听瀑》为例子,并在这基础上设计三个教学环节。
首先就是初步阅读,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的生词,解除这些阅读障碍,之后在学生能够通读流利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感知课文。
其次就是精读,这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点拨,引领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学习课文内的写作手法,了解重点词句。例如,这篇课文拥有比较特殊的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全方位地描述了黄果树瀑布,之后利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黄果树瀑布描绘得生动形象。在这过程中,应用了小组交流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并理清写作顺序,最终得出结论,作者的参观顺序是听到、看到、感受到。最后让学生讲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最后就是熟读,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入课文的情景,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内容有更多的情感体验。黄果树听瀑,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边读边联想,并在脑中描绘出大自然的杰作,让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听,一起看,一起感受。
(四)加强师生互动,给学生留出更多质疑的机会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因为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抓住课文的难点和重点。这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
除此之外,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本对话,能够创建好的语言环境。我们依旧以《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为例子,可以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教育工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其中的两段文字,告诉学生自己很喜欢,遗憾自己不能身临其境。之后再向学生提问,阅读完这两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是否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一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让学生个性化地解读,留出更多的学习空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坚持对话交流,坚持和学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工作者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探讨,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谢贵霞.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7(34).
[2]徐阳春.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7(34).
[3]朱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7(3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