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后祥
[摘 要]由于淡水小龙虾养殖行业起步时间较短,加之其粗放的养殖环境以及较高的养殖密度,导致小龙虾疾病呈现爆发态势。本文从淡水小龙虾的发病原因入手,以其疾病的防治措施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具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方法,以此实现小龙虾养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淡水养殖;小龙虾;发病原因;病害防治;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945.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多数小龙虾在生长环境较密集的环境中被养殖,其疾病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会对小龙虾的品质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食用品质。下面就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集中常见病症进行分析,提高小龙虾养殖质量的同时,优化人们的食品质量。
1 淡水小龙虾的发病原因
1.1 消毒不彻底
养殖人员在小龙虾放养环节中,由于对虾池消毒并未做得到细致、彻底,导致池水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易直接对水质造成影响,降低水体质量,从而为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空间。同时,部分养殖人员在小龙虾的放养过程中,并未对小龙虾的虾体进行彻底消毒。在引种过程中忽视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也会将虾体中的病原体带入虾池内,从而引发疾病的大面积爆发。
1.2 水温突变
由于水温的突然变化,会使淡水小龙虾自身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其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明显降低,被病原体侵害。小龙虾由于对水温变化的不适应,极易出现感染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死亡,严重影响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
1.3 饲料投喂不科学
淡水小龙虾喜食较新鲜的饲料,若养殖人员投喂一些不清洁或发生变质腐烂的饲料,将会直接引发小龙虾的各种疾病。部分养殖人员由于盲目投喂,或进行过量投喂,加之其并未对虾池进行定时定期的排污处理,导致虾池内淤积了大量的残余饵料,粪便排泄物成倍增长。经过长时间的腐烂发酵,从而引发水质恶化现象,这就在无形之中为病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從而引发大量的小龙虾疾病。
1.4 虾的品种及规格
由于小龙虾的品种多种多样,其规格也不尽相同。由于虾池内本身放养密度较大,加之养殖人员饲料投喂数量不足,极易造成淡水小龙虾之间的互相残杀,争斗过程中的上口为病原体的侵入留下了可乘之机,导致小龙虾发生大面积患病的情况。
1.5 养殖水的酸碱度
淡水小龙虾多在养殖池塘内进行饲养,其适宜的池水pH值应控制在7~8之间,最高不宜高于9。若池水的pH值一旦低于4或高于9.5的范围,小龙虾会发生死亡现象。若养殖池内池水pH值在5~6之间,小龙虾即使没有发生死亡现象,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长造成影响,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
2 淡水小龙虾的疾病预防措施
2.1 做好养殖池的消毒工作
对于新修建好的水泥养殖池,养殖人员务必要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将其盛满清水并连续浸泡一周以上,以此达到去碱的作用。若养殖人员选择使用长期未使用的养殖池进行小龙虾的养殖,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使用盐水或菌毒净溶液进行清洗浸泡,保证池内没有细菌与病毒的残留,再进行小龙虾的投放。
池塘的消毒可以按照每亩150kg左右的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浸泡,避免潜在病毒的残留对小龙虾生长与健康造成影响。在小龙虾被投放进入养殖池内之前,养殖人员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重视虾体消毒工作的重要性,避免其携带病菌,从而造成池塘内部的感染。
2.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力度
小龙虾的生病,多是由于饲养人员养殖不当造成的。无论是饲料的科学投喂还是池内的定期清理,都务必要落实到实处,为小龙虾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环境。由此可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十分有必要。养殖人员应尽量保证水质健康清洁,将“四定”投喂贯穿养殖始终,坚持把疾病预防落实到实际养殖过程中。
2.3 严格把控水体质量
对于淡水小龙虾的养殖而言,其养殖用水一定要避免工业废水的掺入,养殖人员只有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出健康、肥硕的小龙虾。养殖人员应对池水进行定时定期更换,及时处理池内残余饲料及粪便,避免其长期堆积对池水造成的污染。
养殖过程中,应力争调节水质,保持养殖用水的清洁。养殖人员应定期使用水质改良王、排毒养水宝等各种方式在养殖池内进行全池泼洒,或选用水博士等生物制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
3 淡水小龙虾常见病害及治疗
3.1 黑鳃病
由于黑鳃病的病原体隶属于半知菌类范畴,该病的出现多是由于水体质量恶化引发的。镰刀菌在小龙虾的虾腮部位大量繁殖,并附着于其体壁、肢基以及眼球等部位,造成黑鳃病的出现。
患病小龙虾表现为腮部的明显变化,腮部由原始的微红色逐渐转变为褐色或淡褐色,最后逐渐变为黑色,直至造成小龙虾的腮部发生萎缩,使其腮部功能逐渐退化丧失。患病小龙虾经常浮出水面,行动呈现迟缓呆滞状态,最终会死于呼吸困难或衰竭。
对于黑鳃病的防治,养殖人员可以在小龙虾放苗环节之间,利用生石灰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清洁。同时保证池内溶氧充足,使养殖水质处于健康状态中,及时处理池中的残饵和杂物。在小龙虾发病期间,养殖人员可以使用溴氯海因粉按照每亩100g进行全池泼洒,次日使用黑底速或速效底在养殖池内进行均匀泼洒,以此做到疾病的预防,维持小龙虾的健康生长状态。
3.2 出血病
淡水小龙虾的出血病多是由于产气单胞菌引起。患有出血病的病虾其表面布满了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尤其在病虾的肢体以及腹部位置。同时,病虾伴有肛门红肿的现象,一旦发生出血病的感染,病虾将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
对于出血病的防治工作而言,养殖人员要将病虾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隔离,并对虾池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每亩虾池使用250ml的菌毒净,或以每亩为单位使用50ml的特效出血止进行全池泼洒,保证药物泼洒频率为每月一次。同时,养殖人员可将菌克掺在小龙虾的饲料中进行投喂,连续喂养5天,即可缓解出血病的蔓延。
3.3 纤毛虫病
淡水小龙虾患有纤毛虫病多由钟形虫、累枝虫以及斜管虫引起,由于其在虾体进行寄生,对小龙虾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患有纤毛虫病的病虾体表出现棕色或换绿色的绒毛,病虾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全身活动呈现无力状态,虾体整体消瘦。纤毛虫病的出现会使病虾的头部、胸部以及甲部呈现黑化状态,虾体表伴有粘液出现,全身粘满污物的同时,携带条状物,这也就是小龙虾养殖行业中俗称的“拖泥病”。
对纤毛虫病的防治,养殖人员可以选择药物对池内进行彻底清洁,保持池内水质清洁。在每个小龙虾的生产季节,保证换水频率为每周一次。在养殖期间内,每月定期使用一次纤虫净,每周使用一次水质改良王等水质净化药物,积极预防纤毛虫病的发生。
3.4 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的爆发多由白斑综合征病毒所引起。患有白斑综合征的病虾多喜欢离开群体,且喜欢空肠胃状态,食量发生骤减。病虾行动多无力,且行动呆滞缓慢,经常潜伏于水池底部不动,头胸甲与腹部甲极易剥开,内可见大量白色斑点。白斑偶显现为淡黄色,显微镜下呈现花朵状态,且淋巴肿大浑浊。
对白斑综合征的治疗,养殖人员可以定期用调水方法进行解毒,按照每亩300g左右的绿水安,或使用700g左右的解毒降氨灵可以有效防止白斑综合征的发生。在病虾的发病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尽量减少投喂量,避免病症的进一步加重与扩散。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小龙虾的喜好带动了淡水小龙虾养殖行业的发展。小龙虾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因此,养殖人员应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保证小龙虾的健康,对各项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全面了解,保证小龙虾健康生长的同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婷.淡水小龙虾高效养殖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08).
[2] 王松刚,周日东.淡水小龙虾发病原因及病害防治[J].科学养鱼,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