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研究

2019-06-11 05:51胡冬林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脱贫跨境电商出口

胡冬林

摘要:基于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相对滞后的背景,分析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的优势,阐述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销售在发展态势、内外政策、经济环境方面的机遇,以及在人才队伍建设、品牌树立、物流技术、信息分享、信用监管、均衡发展领域的挑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扩大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脱贫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9)01-0068-05

A Stud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hrough

Crossboard Ecommerce Platform

HU Donglin

(School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ward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hrough crossboard Ecommerce platform, the strength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hrough crossboard Ecommerce platform were analyzed, and the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were exlored. The opportunities include developing stat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challenges involve professionals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establishment of famous brand, logistic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haring, credit supervis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hrough crossboard Ecommerce platform and in return further to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Keywords: crossboard Ecommer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poverty alleviation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传统出口贸易增速有所减缓,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兴贸易正快速發展。“从国家战略层面,以出口跨境电商振兴低迷的外贸市场,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提倡“全民创业、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之下,跨境电商开放、多维、高效的特点,使得农产品跨境出口企业甚至小体量的农产品跨境贸易经营户也有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农产品的机会,但与轻工小商品相比,我国农产品在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出口贸易方面相对滞后,也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在明确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之上,全面厘清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存在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增加农民收入、完成减贫脱贫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1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优势

11简化外贸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在传统的贸易模式下,农产品从出口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重重中间环节,不但耗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交易成本,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农产品的新鲜度也大打折扣,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但是在跨境电商模式下,借助于合适的物流,产品出口流程简化,时间缩短、速度加快,消费终端产品的新鲜度提高但价格却未必更高。其结果是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农产品,出口商收获更多的利润。

12拓宽出口路径,增加外贸产值

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对外出口农产品,可以扩大农产品销量,带来更多收益,还有利于中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突破必须依赖规模化出口企业销售农产品的瓶颈,降低了出口门槛。不仅具有上述节约时间和成本的优势,还能与国外商户或消费者直接对接,进行贸易,获得难得的成长空间。此外,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规模化农产品出口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B2C的零售优势与境外个体客户或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活动,积少成多,弥补B2B模式的不足,拓宽外贸销售的渠道,增加总的收益。

13助力农村振兴,加快脱贫步伐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2018年5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就业人员已达4 250万人,农村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7 8266亿元[2],这其中就包括活跃在农产品跨境贸易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农产品跨境出口销售额。实际上,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已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青年、城乡残疾人开辟了一条就业和创业的新渠道。因此,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对于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现状

21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的机遇

211农产品跨境出口量呈现增长趋势

在传统外贸销售形式下,我国农产品对外销售体量不大,附加值不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销售不断增长。2011—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为11%,而且在未来几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3]。因此,可以合理地预测,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交易规模也将保持相应的增长态势。

212国内国外政策支持

2015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于这一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成功经验,2016年1月6日和2018年7月24日,国务院又先后批准在上海、重庆、成都等12个城市和北京、沈阳、昆明等22个城市新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涵盖了除西藏、青海、新疆和宁夏的所有省级行政区,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实施带动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先进县、示范镇和示范村项目建设,呈现出从城市向农村辐射发展的趋势。国际方面,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希望借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发展自己的跨境电商贸易产业,积极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推出相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213出口为跨境电商交易的主体

随著我国跨境电商贸易的持续发展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在跨境电商总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有所增长,但据著名电商智库中国跨境电商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仍以出口为主”[1],这无疑给我国农产品企业面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基于此种背景,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企业和商户自然会从中分得红利,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空间巨大。

但在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制约了自身进一步发展。

22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的挑战

221跨境电商人才缺乏

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政策的引导,近几年,国内高校甚至培训机构都很重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相关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但与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贸易相比,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年轻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更愿意在城市选择非农产品性质的企业就业,所以,没有区位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状况更为突出。222产品品牌意识不强

农产品品牌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其销量和附加值,但农产品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农产品企业本着卖一点是一点的守旧意识,没有从一开始就树立品牌意识,等到出口销售才意识到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时,同类产品竞争加剧,准入门槛有所提高,相关标准更加严苛,最终贻误创立品牌的最佳时机。223专业物流技术落后

农产品季节性强、易腐损、难保鲜等特点,决定了农产品配送不同于一般的物品配送,它对时间和运输过程要求非常严格。例如,生鲜农产品季节性强,产销分离,腐损率高,通常需要具有冷链保鲜技术的现代冷链物流实施作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发展还比较滞后,农产品在跨境物流过程中损耗现象较为普遍,这既降低了外贸收益,又不利于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的创立。224信息分布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概念由美国学者乔治·阿克尔洛夫在1970年提出,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存在差异的现象”[4]。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交易市场,不同交易主体所掌握的信息可能会存在不同步、不一致的现象,如农产品出口企业对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掌握不准确或不全面,造成消费者新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产品达不到消费者所在国或地区的新标准,还会带来因盲目扩大种植规模所导致的竞争激烈和利润下降等衍生问题,制约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销售。225信用监管不完善

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交易模式以小批量、多批次为主,面向的顾客群体更加广泛,产品需求也更加多元化,而且跨境电商贸易市场本身还存在开放、虚拟、不确定等特点,因而不可避免会产生前文提到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进而带来失信和欺诈等消极后果。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体制和法律条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5],这也增加了农产品跨境贸易的风险,制约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26发展不平衡

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盛振中曾总结出县(市)跨境电商的5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空间分布明显不均衡,高度集聚于沿海地区[6]。近年中西部地区虽增速较快,但所占比重还较小,目前西藏、青海、新疆和宁夏等省区还没有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平台的不均衡发展必然使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受到不利影响。2)工农产品外销发展不平衡,工强农弱。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的报告,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差距较大,农产品上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2]。

3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策略

31多元打造本土电商人才队伍

与跨境电商轻工小商品出口相比,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出口起步较晚,发展成熟度低,农产品跨境电商外贸人员流动性大,缺乏稳定的跨境电商外贸人才队伍是困扰着农产品电商出口企业的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必须拓宽人才队伍建设的渠道。

首先是引进人才。目前,跨境电商外贸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一部分来自培训机构,少部分自学成才。所以引进人才应当是企业打造人才队伍的主要方式,农产品电商出口企业,需主动从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引进跨境电商人才。

其次是培训人才。重视和加强周期性较短的地方性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作为农产品电商出口企业引人才渠道的补充。在此方面,地方性高职院校应积极担负起培训教育的社会职责。例如,国家示范院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跨境电商科技发展创新团队在开展科研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联合该学院所在的三山区商务局、阿里巴巴国际站芜湖本地运营中心和合作企业的专家,义务为周边包括农产品企业在内的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人员培训,并且拟利用新立项的跨境电商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创客工作室,专门针对周边县区的农产品企业,分批次提供跨境电商外贸骨干人才实战培训,充分发挥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

再次是留住人才。地方政府需要出台优惠和鼓励措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农产品跨境出口人才以必要支持,留住并壮大乐意在农产品出口行业就业或创业的本土电商人才队伍。没有留住人才的得力举措,仅凭引进和培训依然难易打造一支稳定的跨境电商外贸人才队伍。

32树立特色品牌意识

农产品企业入行跨境电商出口销售市场之始,就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其核心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其中,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农产品是根本。例如严格控制化学药剂和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农产品的筛选、包装和储存,使农产品质量达到更多国家或地区的质量检验标准,拓展农产品电商出口市场。建立并强化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监督体系是保障,这有助于从源头上指导和规范农产品的生产。

为此,各地区有必要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为抓手,树立若干标杆农产品出口企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例如,2018年3月20日,“杨凌农科”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正式在以特色農业闻名的陕西杨凌上线[7],这势必会对整个陕西省和其他省临近杨凌的地区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起到辐射作用。又如,四川凉山州盐源县近年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不过该县不具传统苹果产区烟台、洛川、阿克苏等地共有的纬度较高的特点,但盐源维度不高却特具高海拔和长日照的特点恰恰是其独特的优势,盐源县若能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打造特色苹果品牌,对于巩固并进一步扩大对东南亚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果农收入,打赢全国瞩目的凉山州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33改进农产品物流技术

有研究者对浙江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系统做了SWOT分析,其中涉及电商物流系统本身的劣势和威胁包括“物流成本高,系统不完善;物流配送时间长;物流售后服务不到位;农产品物流组织间缺乏合作;物流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8]。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跨境电商最为发达省份之一的浙江尚且如此,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电商销售也必定面临同样的问题。

尽管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丰富多样,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以果蔬和水产品为主。农产品季节性强、易腐损、难保鲜、具有一定的重量等特点,这决定了农产品跨境出口配送几乎不会采用邮政小包、国际商业快递和邮政类EMS快递的模式配送,因此专线物流仍是农产品跨境出口的主要方式。处于起步阶段或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和商户,需依托优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利润额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草创时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较具规模的农产品跨境出口企业除了借助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应着眼于较高起点来完善本企业所属的配套物流系统建设,提高物流技术,除购买冷链物流运输工具,还需建设国内保鲜仓储实施。成熟大型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建有自己的物流运输和国内仓储实施的基础上,有必要积极谋划与大型的第三方外贸交易平台和物流企业合作,共建海外仓储实施,提高农产品仓储和物流的效率。

34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伍士林[9]分析了导致农产品跨境贸易信息不对称的4个原因,即信息量多而复杂、网络传输信息的有限性、信息的接受问题和信息沟通中的不协调问题。其中,第3点的“信息的接受问题”实际上指的是农产品跨境买卖双方因文化习俗等不同对彼此发出的信息的“理解”产生差异,第4点“信息沟通中的不协调问题”则是指农产品出口商没有全面而及时地掌握国外消费者的最新信息。

必须指出,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永远客观存在的,因为“市场永远是和信息不对称相伴随的,没有信息不对称反而没有市场经济”[10]。在农产品跨境电商销售信息不对称问题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境况下,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通过网络、电视、专业期刊和报纸、展会等多种渠道,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出口各环节当事方加强协作,共享资源,目的是从众多繁杂的信息中分析提炼有价值的信息,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了解产品出口目的国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及时掌握当地新近出台的贸易政策和法规,持续关注已有客户反馈的建议,收集潜在客户的实时需求。据此,对出口农产品的品种选择、生产规模、质量监控、包装、运输等环节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35健全质量和服务监管保障体系

质量和服务监管保障体系需要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环节各相关方加强协调,共同构建。其中,监管部门负责管理、引导、监控和评估。采用B2B模式的规模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农产品的生产、采购、运输、通关、分销的各个环节,应当始终与相关方保持顺畅的沟通,及时做好咨询回复,消除误解和争议,保证售后服务质量。通过B2C模式出口农产品的企业,面对的是众多零散客户,更需在生产、包装、售后服务上严格把关。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出口的各个环节加强监控,对于失信等不规范出口贸易行为,予以警示或处罚,及时引导,对于严重失信或欺诈行为必须予以处罚。为保障处罚力度和巩固监管成效,相关监管部门还需建立异常经营企业信息档案,将有严重失信或欺诈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关闭其销售平台,限期整改并提高其再次上线销售门槛。

36缩小东西地区和工农领域差距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之下,中国中西部各省区、直辖市也逐步重视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但整体而言,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广东等地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例,政策机制相对也更加成熟,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农村电商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11]。与“中国制造”口碑下具有良好性价比的轻工业产品电商外销相比,农产品电商外销的业绩还逊色不少,这与农产品电商外销对物流技术要求较高、起步较晚、附加值相对较低不无关系。

因而,首先是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需要加大跨境电商发展力度,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向东部电商出口销售发达地区学习。其次是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全国乡镇地区需向城市学习,特别是向沿海地区先进的农产品电商外销企业学习,加大跨境电商发展力度。具体措施有,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在销售平台和物流仓储实施的建设、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推出激励机制,落实上述第一条建议中所述的“多元打造本土电商人才队伍”,真正做到既要引进,更要培训一批能胜任、留得住的跨境电商销售人才。近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地方高校也围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大局,积极参与其中。此外,还需逐步建立农村地区跨境电商管理机构,规范和引导农村地区跨境电商行业的有序发展。

4结语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强调:“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1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道路上,农村的发展不可忽略,而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消除农村贫困人口、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政策的推进实施,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理应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势,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为脱贫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商研究中心.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四大发展环境及趋势[EB/OL]. (20180531)[20181122]. http://sh. qihoo. com/pc/9eb6ad7c2e7e6251d?sign=360 _e39369d1.

[2]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7)[EB/OL]. (20180604)[20181122]. http://img. ec. com. cn/article/201806/1528093796188. pdf.

[3]宿志红. “一带一路”下农产品跨境电商提升空间巨大[N]. 中国医药报,20170713(5).

[4]王昭. 信息不对称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4:6.

[5]常广庶,王可娜. 跨境电商背景下河南农产品出口问题[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4):53-59.

[6]中国报告大厅. 2017年县域跨境电商行业市场趋势分析:面临四大挑战[EB/OL]. (20170704)[20181122]. http://www. chinabgao.

com/freereport/75599. html.

[7]李蕊. 陕西省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在杨凌上线[EB/OL]. (20180322)[20181122]. http://sannong. cnwest. com/snyw/a/2018/03/20/15729536. html.

[8]丁珏. 浙江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SWOT分析[J]. 中国商论,2017(27):1011.

[9]伍士林. 浅议农产品跨境电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J]. 中国商论,2018(3):53-54.

[10]谢作诗. 市场总是在想方设法克服信息不对称[N]. 深圳特区报报,20181106(B11).

[11]殷雨婷. 農村电商交易额三年增85. 6%,基础设施待加[EB/OL]. (20180606)[20181122]. http://tech. cnr. cn/techgd/20180606/t20180606_524259835. shtml.

[12]习近平.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EB/OL]. (20171025)[20181122]. http://www. gov. cn/zhuanti/201710/25/content_5234396. htm

猜你喜欢
脱贫跨境电商出口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