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恰当的期待。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十全十美,每次考试都要求比别人考得好;有些家长或老师对学生成绩过分关注,对学生要求太严。这两类学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不允许失败”的思想占据了头脑,一旦面对没有把握的考试,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对考试结果的过分担忧。有些学生总是在考试之前就对考试结果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家里会……同学会……”等想法总是困扰着他们,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入眠,记忆力衰退。
对待考试的态度不正确。有些学生将考场喻为战场,临考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这种抱着“必死”的信念去参加考试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壮士”。
被过去的考试失败经历困扰。从小学开始,学生要经历无数考试,难免有失败的经历。这些失败的阴影,特别是面对失败时的一些负面情绪便在大脑中保存下来了。当面对新的考试时,便会引发相关的失败体验,从而引起情绪波动。
用脑不科学。有些考生只顾拼命复习,放弃了正常的睡眠和必要的文體活动,长期打疲劳战,结果整天头昏脑涨,学习效果很差。一天下来看了很多东西,但好像什么也没有“入脑”,反而更加心慌。这样的复习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习惯几小时连续征战,直到觉得疲劳了才停下来休息。但实际上,这样所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少的,学习效率也是最低的。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镇守金店小学 王 霞)
学生如果不可避免地在考场中紧张,怎么办?这时候,必要的调节方法就该派上用场了。笔者曾教给学生3个妙招:
深呼吸调节法。考试紧张的同学,往往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情况,我们可教会学生呼吸调节:放松全身,双手平放在桌上,慢慢地深吸一口气,直到憋不住时,再慢慢地吐出。反复循环几次,直到心跳恢复平静。
转移注意力法。有时候,学生越是拼命要求自己克制紧张情绪,越是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可教会学生转移注意力:静下心来聆听周围某个声音,如钟表的“嘀嗒”声,窗外的鸟鸣声、汽车声,也可以拆卸自己的中性笔、钢笔、圆规……感觉自己能集中注意力时,就可停下来专心答题。
由易入难法。紧张不影响学生对简单题目的思考与作答,适度的紧张有可能会激发大脑潜能。所以,考场中的一个窍门就是:先尝试做几个简单的、有把握的题目,“冷却”紧张情绪,让记忆恢复,然后再去处理难度较高的题目,循序渐进。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第二中学 张 强)
考试焦虑是学生的,更是家长的。家长作为成年人,只看考试分数,而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并不只有智育。我之前有一位同事就自豪地讲:“很多老师把子女送进城里读书,而我坚决不同意。我就要比较一下,到底是城里的教育好,还是乡镇的教育好!”确实,她的女儿从初一到现在,三次期末联合测试都考了全县第一。但是,我不完全赞同她的比较标准。评价孩子发展难道只用分数吗?我也看到,每次考试,她的女儿为了考得好成绩,备考时焦虑,考试时紧张,等待出成绩那几天暴躁。她却说:“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过几天就好了。”我想说的是,您难道没有看出女儿严重的考试焦虑吗?当您炫耀孩子全县第一时,她又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理智的家长不会用成绩代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家长要正视考试的意义,如果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就会错过孩子很多的闪光点,让孩子缺乏自信,从而影响自身全面发展。
(四川省古蔺县实验学校 胡章翠)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学生的考试焦虑有一部分是家长传递的。因此,学生考试结果出来之后,考好了不必“普天同庆”,考差了更不必“举家悲伤”。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待学生情绪稳定后一起分析考试的得与失,仅仅就考试论考试,不能因为没考好牵扯到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不足,更不能把考试结果作为家长发泄对孩子不满的由头。
对于考试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说话的分寸,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尤其是自尊心强、心理脆弱的学生,教师更要特别关照。学生未考好,教师首先要找自身原因,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在复习备考中哪些方面引导不得当。如果学生没有考好,马上对学生大发脾气,学生在下一次考试前就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对于考试的评价,既不能人为地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宽松的氛围中开展考试评价。对于经过努力但成绩确实无法提高的学生,可以换一种评价方式,不与他人比名次,而是与自己比进步,不看考试分数的起伏,而看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袁玉玲;湖北省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谭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