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涛
孩子们都喜欢“小鲜肉”,年轻老师比较受欢迎,如果再有点颜值,简直爱得不要不要的。但也有很多“老腊肉”依然是孩子们心中的“哥”,因為他们说话接地气,待人讲情味,肚里有诗书,心里有阳光,头脑有思想。遇到这样的老师才是孩子之幸。
“新鲜”是不断生长的状态。如何给孩子更多“忘记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对普通老师而言,创造就在于每一天、每一节课。有人听过于漪老师整整一年的课,发现她上课从不讲重复内容,“课文虽然一样,但面对的学生总有不同,就要认真备课”。我也算一个不那么“安分守己”的老师,我的课堂埋伏着惊喜,图书馆、公园也是我的课堂,风花雪月、鸟兽虫鱼都是我的教材。在我的作品签售现场,已过而立之年的孩子们送来贺词,“虽说青春躲不过岁月这把刀,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里,都有这么一位文采飞扬、充满理想和能量的精神导师”。
新鲜感来自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新鲜的教师眼里都是鲜活的人。人是差异的代名词,而“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罗素)。如果用分数来衡量孩子,大多数孩子就“丑陋”起来,让你失望郁闷;如果用听话来评判优等生,你又要被很多的调皮鬼包围。实际上,教育就是守望麦田,你永远不知道哪一颗种子里有未来的领袖、科学家、艺术家,而美丽的品种往往生长更加缓慢(如金丝楠木),外形甚至丑陋(如蝴蝶的幼虫)。这个孩子动手能力强,可以成为工程师;这个孩子热情细心,也许是未来南丁格尔式的护士;这个孩子爱吃,当个美食家也不错嘛。犯错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的玫瑰花、陶行知的三颗糖让惩戒也如此美丽。教育契机电光火石,留给教育者的通常就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选择的差异就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也是决定孩子生命流向的分水岭。
冰箱为食品保鲜,学习为教师保鲜。宋朝黄山谷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到了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还想傍教参站稳讲台多么可怜可笑!现代教师应头插天线,际会时代雷电;脚踏大地,拥抱八面来风。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课上得十分出色,有人询问他花费多长时间备课,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只用了15分钟,但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时间来备课的。”教师即课程,在孩子面前,你读过的书、你的学养性情都在你的一举一动中,就像影片《无问西东》里的老师,“虽破瓦寒窑、一介布衣,但端坐那里就是一片锦绣山河”。
新鲜应该来自“有趣的灵魂”。靳家彦老师说过:“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教育是为了美好而生,教师就是美的使者。瘦牛犁不出好田,病鸟唱不出好歌。老师应该首先美好起来,兴趣广泛,心态阳光,目光明亮,用“有趣的灵魂”去牧放和丰盈孩子的自由生命。
“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苟日新,日日新,当下就是诗和远方。“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会保鲜的老师,岁月流金,生命长青。
(作者为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