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杰龙
“9欧元可以买到设计大师Boumullec兄弟的文具耶!”在《设计的进化》展览现场,有观众惊喜地发现!他们面前是一组名为“ECAL数字市场”的产品,烛台、铅笔刨、开瓶器、口哨等全部标价9欧元,其中不乏蜚声世界的大师之作。9欧,是数字文件的价格,就像手机Appstore里的软件费用,只是你需要去附近的3D打印店或是用家中的3D打印機再把它真实制造出来。这样的事情,或许五年后就会很普遍。“未来的设计或许会类似音乐或是文学,不再有物理的存在,而是成为一种数据。在现阶段,我们想先在人们心中种下这个轮廓。”联合策展人徐晓介绍道。这个置身于三月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中的设计展《设计的进化》,体量不大也不小,以新鲜的设计、清晰的逻辑、国际化的前瞻性、合理的中外设计师邀请比例,从喧闹的家居展场中脱颖而出。分别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前媒体人、设计师标签的三位年轻策展人颜宓、徐晓、曾熙凯更是设计圈的熟客,带着设计圈典型的亲和气质,以国际视野、超强资讯和熟络人脉,令展览趣味性与学术高度兼顾、雅俗共赏、清新而富有朝气!
颜宓(以下简称宓):都说老工艺好,但老工艺在新时代也要与时俱进。参展设计师吴燕玲自建实验室,用现代技术分析贵州传统面料的独特性能,她是更理性地去分析老工艺与数字化编织各自的优劣,各取所长,去做新设计。(见对页左侧红色条纹座凳)曾熙凯(以下简称凯):我们想通过这个展览专门展示出一些设计表面看不到的东西,从材料到整个生产环节、产品的流通与使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不仅在一个物品的外形上施力,而是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维度,让事物彼此融会贯通,实现永续循环的可能。如果说工业时代的设计是材料、工艺、技术、制造流程、商业决策、社会文化观念等每项因素彼此渗透作用的结果,那么未来,“设计”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种循环利用材料的模式或是生产模式,“设计师”可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设计是彼此交流之后共融的结晶。
徐晓(以下简称晓):设计的发展包括很多新的观念,比如最近在研究的“临在设计”,它或许与满足某种实用需求无关,而是回归心理层面,带人找回身与心的融合。尤其在信息碎片化、线上社交成为生活常态时,人的心绪经常会与此时此地的自己脱离,漂流到某个新闻事件或世界另一端。如何助力于人真正地“活在当下”,重新找回“专注”,这样的设计已经初现端倪。
宓:当下迫在眉睫的是让设计师与企业共融。就像这次邀请了一家3D打印企业参与进来,它以往多服务于军工、医疗与教育行业,技术在世界上属于佼佼者,可从未接触过家居设计产业。目前中国的设计行业与技术是有沟壑的,也是因此,我们认为展览正适合扮演“媒人”般的角色,融合双方并创造出新的价值。我们结合他们的技术三维扫描了一只汉代的花瓶,向千里之外的德国设计师Pia wustenberg发去数据,她处理数据后把花瓶分成三部分,再分别发给法国做纸艺的瓶口,在英国完成玻璃瓶身,在德国制作陶瓷的底座。一只花瓶,将欧洲与中国的古今糅合在了一起,也令企业意识到技术的应用潜力。做工艺传承也是同个道理,仅仅有保护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设计师赋能创造新的方法令其延续下去。这些年做下来,意识到设计展作为一个展示型的窗口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制造机会让行业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左右逢源,共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见对页中间曾熙凯手持的花瓶设计)
宓:离开杂志之后我决定做“资源”整合的事儿。直到2年前开始非盈利项目“另一个传承”,发现国内很多人在谈匠心,但是仅仅有保护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方法令其延续下去。我观察到设计师其实与传承有很大的关联,以他们的能力去实现一种创新性的传承,赋能传统工艺找到新出路。通过与一些机构合作展览、论坛,我的意识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转变。在策展方面,甚至把艺术、设计、文化、商业……不同类型的中外展览互相融合,各取所长。
晓:当年离开杂志,是强烈感受到编辑与市场运作判若鸿沟,想寻找一个宏观的逻辑,就去英国申请了冷门的“当代设计策展”专业。
凯:我接触策展是机缘巧合,2015年我还在伦敦,正好遇到台北市申请次年“世界设计之都”需在全球推广,就找到我在伦敦落地项目。我们从“食物设计”这块切入,也因此与不同的单位展开合作,比如厨师、空间设计师等等,逐渐掌握了如何让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