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英
暑假中,高二女生雅又打来电话,说她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最近心情很平静。现在她和弟弟、妈妈在一起生活,妈妈在家附近找了个工作,有时间陪伴他们,她的状态越来越好,成绩也慢慢提升了,家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爸爸去新疆了,经常和她及弟弟视频聊天。虽然现在爸妈联系不太多,但是他们没有了争吵。她说:“我以后一定要当老师,我会考上师范大学的。像您一样当老师。”我听了非常的开心,我知道,小雅当老师的梦想已经在心底里生了根,发了芽,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个月前,一个微胖的女孩走进了心理咨詢室。她穿着短袖、连体裤,很干练的一个孩子。眼睛大大的,只是眼神里充满了忧郁和无助。她说自己是一个外表乐观,而内心忧郁的人,很敏感,很倔。“别人的一个小眼神小动作都能引起我内心的波澜。我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没有人需要我,没有人在乎我。我学习不好,长相不好,脾气不好……有时候,我想站在教学楼的栏杆前跳下去”。
经过了解,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家庭问题很复杂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杀倾向。大概的情节是这样的。2014年爸妈离婚,但是没有离家,两人经常吵架。父亲是长途货车司机,经常不在家,有外遇两次。父亲前两年欠很多钱,妈妈几个星期前也出去打工了。她曾经喝过用石灰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的溶液,企图自杀,她现在想死,但是怕丢下弟弟一个人,弟弟情绪也不好,经常上网打游戏。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呀?作为心理老师,我该怎么办?我大脑快速运转。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让我们心理老师有时候心有余力不足。该怎么引导?说心里话,我当时也很无助,把握不大。在咨询中,除了共情、耐心倾听等一些基本的心理技术外,我着重做到几个方面:
在小雅方面:主要是共情,积极关注,帮助她稳定情绪。看见她的情绪,让她得到关爱和温暖。特别是一些非语言方面的沟通。让她觉得老师特别理解她,关爱她。在处理情绪的同时,给她赋能。
A 积极关注。从内在到外在。我让小雅看到自己的责任感,自己在困境中的担当。让她看到她的乐观。她对家人的付出,家人多么需要她。爸妈都外出后,家里的老人都由她来关心照顾。我让她看到自己的优势,很漂亮,有责任感。语言表达能力强,跟同学交往还不错,有很多女同学喜欢跟她一起玩。
B 真爱生命。引导她珍爱生命,看到未来的希望。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还没有经历,有很多想去的地方还没有去,想上的大学还没有上,想谈的恋爱还没有体验……多么遗憾。
C 梦想的未来。我运用自我开放,自我暴露技术,和她共情。我给她讲自己从一个农村女孩子考上重点师范大学的经历,还有引领妹妹弟弟考上大学。一个妹妹还硕博连读,成为中科院的博士生。我问她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梦想,很多美好的事情还在后面等着她去体验,要成为家人的骄傲。小雅听后,眼睛一亮。我告诉她苦难是财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和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了解情况,积极关注小雅,多给她爱和欣赏。同时把小雅的父亲请来,说了孩子的情况,他心里很难过。她父亲说,经常问孩子有没有钱花,学习怎么样,没有交流其他的。不知道孩子有这些负面的想法。小雅的爸爸保证回去一定处理好跟她妈妈的关系。他说,这几天都感受到了,儿子整天跟着他黏着他,他很心酸。走的时候,爸爸和小雅见了一面,我站在楼上看到了父女两人脸上的笑容。
接下来的几周,我运用沙盘、绘画、焦点解决、积极心理等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小雅走出黑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励,就是唤醒”。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个案例,给我两点启发:
1 遇到事,不要怕。因为我们的特殊身份,孩子们对我们非常信任,才把内心最隐秘的话告诉我们。刚开始我心里恐惧不安,很怕学生出事,可是作为心理老师,怕,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和班主任沟通好,和家人沟通好,家校合力才能真正改变和影响孩子。只是的确要多学习一些危机干预的知识。
2 学校家长心理老师三方合力。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工作会有多大成效?我们是心理老师,具备了专业知识和能力,家长也比较信任我们。看到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甚至泪流满面地来,然后带着希望和力量的离去,我的内心充满幸福感。
“我们每一个心理老师都像一束光照亮孩子们偶尔黑暗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