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语文应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出发,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为培养高素质劳动技术人才服务。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以中职语文教材选文为例,谈文化传承与理解、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谈中职语文教学。
[关 键 词] 文化传承与理解;诗歌鉴赏;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32-02
长期实践才能落地生花。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改革,中职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字词章句的同时,还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开阔文化视野、加强文化自觉的意识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态度,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奠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
一、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一)传承文化才能开创未来
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指出:“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深入了解中国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其文化血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修养,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的古典文学,都是中华之瑰宝。
在落实核心素养的今天,教语文就是教文化,语文教学传承文化,就要带领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邃,感知岁月的凝重,从中领略智慧与文明。对历史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髓,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取舍,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便是我们对中职学生进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第一手资料。
(二)语文教学要打开古典文学之门
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之于文化知识的传承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民族的母语,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与哲学,饱含着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民族文化永远的根本。
打开古典文学,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库,纵横五千年的灿烂光辉,仿佛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何学习、生活、励志、审美等,同时,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民族之光,它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且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如《论语》这部远古社会的百科全书,教育我们立言、立行,强烈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影响后世。司马迁的《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仪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仁厚的心性,是我们做人的启蒙读本。总而言之,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穿越千年与我们相会,照亮我们人生智慧之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这些正是人的素养提升的精神营养!
二、以中职语文教材选文为例,谈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感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化渊源
孟子活跃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义”的思想。《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论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其构思逻辑清晰,层次井然。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答问题。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巧设譬喻,迂回曲折,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被带入。用词考究,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其参悟透彻有力,出神入化。运用各种趋诱论敌就范的手法,犀利地指出王者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治国、如何收复民心,推行仁政,重义轻利,正是王之义的集中体现。通篇感情充沛,气势磅礴,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孟子“义”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应充分继承其精华,“以民为本,以义为本”,奠定了中国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具有深远的现代意义。
(二)体会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文化背景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代表佳作之一。全诗围绕诗眼“归”字展开,情感最深沉的诗句是结尾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为何有如此快意的解脱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中注释“三十年”实为“十三年”,运用夸张的手法,诗人本性爱的是“丘山”,却误落尘网十三年,仿佛三十年一般地煎熬,可见诗人对“尘网”的厌倦。于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自从解甲归田之后,诗人便享受农耕生活的乐趣,纵情于田园自然的怀抱,身与心都得到了自由,灵魂也得到了陶冶。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尘网”,让诗人毅然决然地离开呢?还得进一步探究此文的文化背景。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义熙元年(405)辞官归来后它的一首诗。当时东晋时期的政治黑暗败落,诗人迫于对腐败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宋书陶潜传),经过长时间的心灵沉淀,他用一种客观而真诚的态度去追寻理想生活,遵循内心,丝毫不矫揉造作。从此结束亦官亦隐、身不由己的“尘网”,描绘了一系列的田园恬淡风光,表达了悠然自得的闲适心境,同时开创了“田园”诗派。诗人这种宁静本我、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正是田园诗意文化的体现,也是隐逸文化的代表。
三、中职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诗歌鉴赏教学需要恰当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段,努力挖掘教材中一些文质兼美、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美育因素。让学生逐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等一系列审美能力,使学生学有所获,从而真正提高其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进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一)吟诵初感是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学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吟诵,感受其内在的韵律和音乐美,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通过吟诵浸润学生的心田,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教师应先放手让学生读,“熟读”是“吟”的前提,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感触诗词,再跟着教师辅以音乐尝试叶嘉莹式吟诵,减少由于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距离感。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需放淡吟。”只有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使学生感知诗的美。
(二)联想想象是途径
中国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与意向的平行互补”。古典诗词作品只是作者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创作出来的,文化心理从古至今不分你我,阅读时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诗词中作者文化心理的外化,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处境遭遇(环境)、心境感受,也可以由己推人,分析形象。
案例:教材选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鉴赏:要理解这首词,我们要运用联想、想象去深入揣摩词人当时、当地的处境,心境及思想心理的微妙变化。联想到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处境,想象一下词人心系朝堂、渴望报国的心境。当这种强烈的报国愿望与残酷的被贬现实冲突时,词人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无可奈何地超脱旷达,这是词人真实情感的曲折反映。赞颂周瑜也好,自谈苍老也罢,实际都真切地反映词人渴望“出世”的强烈愿望。
試想:假如没有联想和想象,没有情感体悟,词人的心境是很难领悟的。我们解读的过程就是从言语形式入手,终结于意象,这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
(三)文化理解是关键
诗歌鉴赏如果泛泛地解读“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难免“取粗遗精”。赏析唐诗宋词,要凸显文化神韵的理解。譬如:鉴赏唐诗要突出其丰盛热烈的神气,鉴赏宋词要突出其精致细腻的韵致。同样是唐诗,还要分盛唐的繁荣气象、少年精神与晚唐的感时伤怀、余晖绚烂;同样是宋词,如教材选文《雨霖铃》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要体会其凄婉动人、缠绵悱恻的情韵;欣赏豪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体会其激愤沉郁、豪壮悲凉的气势。
(四)微课助力诗词鉴赏点
诗词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的内容却包罗万象,小到一个字词,大到整个篇幅的意境,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美。一般而言,从诗歌特点和诗词的层次结构来看,鉴赏点有诗歌音律美、关键字词、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意象情境、文化理解等。借助微课时间短、内容精、传播自由、主题鲜明的优势,有选择性地在课前、课中或课后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行之有效地服务课程教学,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真正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了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和坚定了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程的传承文化与理解,为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奠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霞.鉴赏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新课标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0(9).
[2]张薇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文学鉴赏教学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张雅琳.浅析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J].山东青年,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