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清荣
[摘 要]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的阅读理念,使学生能积极投入阅读学习中,获得较好的阅读收获,最终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提升,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高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开阔阅读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78-02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学习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效率。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存储着大量的审美信息,蕴含着大量的审美潜能,有较大的审美价值有待挖掘。这些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平铺直叙,是通过文字描绘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者呈现出的风景如画的景观,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内涵,通过反复理解、咀嚼文字,体会文章的美感。
挖掘课本中的自然之美。所有“美”的基础是自然,所以自然之美尤为重要。若能关注自然之美就能丰富人的审美体验,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在美化人格的前提下,让人对美有新的认知与感悟,不再将美看成是“外化之景观”,而是将美看成是“内在之气韵”。教材中部分文章是描绘自然之美的,教师可以加以利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解读课本的能力,更能通过阅读分析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首先,教师在课前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内容,先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了解,带领学生阅读一些描绘祖国山川河流的文章,并品位其中有关自然之美的描述语句,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必要准备,使学生能在有铺垫的情况下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其次,教师给学生引入《荷塘月色》这课内容,由于这篇文章是叙述客观自然之美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之美,两者的契合能让读者领悟到美。教材中有关自然之美的文章很多,其写作共同点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将典型的自然之美呈现出来的同时,也带有自己的情感基调,但中职阶段的学生在人生阅历有限的前提下,不能快速发现和挖掘出来,并需经过教师启发,才能有所感悟。最后,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描述文章画面,以培养学生的文字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这样形神兼备的画面就能进入到学生的大脑中,使学生通过阅读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荷塘月色》中荷塘的美景能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在反复的诵读中揣摩,能在不断地揣摩中想象作者描绘的荷塘景色,使作者的真挚情感与学生向往之情水乳交融在一起,最终学生会对清华园的荷塘景观有所向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对荷塘月色有更多的欣赏之情,也能在阅读中通过只言片語了解到其实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是为排遣心中的不宁静,通过欣赏荷塘景色让自己内心不再波澜。总之,中职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和审美教育理念的引入,会让学生的学习意识获得提升,也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深化,最终能让学生阅读素养获得提高,学生不但愿意阅读,更能从阅读中有收获[1]。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
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教学本身便是一种枯燥的教学活动,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进去,无法对枯燥的阅读产生兴趣。这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也无法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效理解,无法对文本核心内容进行体会,对作者融于文字当中的情感更是难以深入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积极展开教学工作[2]。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当中调动自身积极性,以良好的兴趣为基础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这一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譬如,采用微课教学法,将大量的教学内容集中到简短的微课当中,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精力调动起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这样便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更多媒体综合设备,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采用影音资料作为教学辅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氛围的感染下更加乐于学习,对学习感到更加轻松,从而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能在高效的学习当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这种高效率、短时间的教学方式要远比教师长时间的深入讲解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边城》时,学生普遍缺少旅游经验,对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更是知之甚少,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会有很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备课工作中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将湘西魅力的风光以及与丰富人情相关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多媒体大屏幕的展示下,学生将会对湘西有更多的了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边城》这部改编的电影,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湘西,更好地去领悟湘西的魅力,并且带着观看过后的感悟去感受文章当中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祖孙情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这种来自于文字的情感能够找到依托,得到归属。除此之外,现在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进入空中课堂观看其他地区、其他学校同龄人的学习现状。然后教师通过开通问题平台公众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开展相关话题讨论,如学习完《边城》后,对于湘西的古镇有何种想法?如何理解静谧村庄内爷孙俩的生活感悟。教师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课下讨论,大家在论坛内进行观点的概述,并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为中职阅读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且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沉闷感,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提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有积极影响[3]。
三、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职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为学生布置一个明确的任务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这一任务的指引去学习和分析文章当中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问题引导,学生将会掌握学习的正确方向,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在学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积极地展开课外阅读。学生要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本,对其展开自主探究性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当中的实质内容。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对阅读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相关的课外阅读,如《荷花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文章从写作方式到对相关景物的描写进行对比,研究这两篇文章当中的荷花有何不同,他们所代表的事物有何区别。最后还要对这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研究,掌握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拥有的不同心态,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两篇文章的节奏,更好地理解文章当中的词汇运用以及感情基调。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外找一篇与景色有关的文章开展阅读,选文中需要有故事的叙述,更要有情感的抒发,学生在有前期学习铺垫的前提下,能快速地思考,但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整理阅读思路,如何选择写作主题。教师先帮助学生罗列发生的各类事件,然后根据事件的性质和重要性作出筛选,选择最为重要的事件为主要叙述事件,带领学生深化阅读内容,鼓励学找有关的细节内容,并将关键词写出来,鼓励学生丰富关键词的内容,最后将零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同时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对相同景物的不同描写方法有更好地掌握,并且对不同的描写方式起到的不同作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4]。
四、中职语文阅读教學中生活化内容的引入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工作的生活性和基础性。但中职学生缺乏生活阅历,无法有效地实现对阅读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深入体会。因此,教师应当加强阅读内容的开发,将更多能体现专业特点的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要在教材当中寻找到专业元素,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寻找突破口,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让阅读教学体现出更大的特色。让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同时,在阅读教学当中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以强化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身专业。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专业知识的开发,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加强专业教育。在烹饪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增加饮食文化的讲解;针对旅游专业增加民俗风情的介绍。譬如在讲授《父亲的手提箱》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自己与父亲的生活场景和父亲之间最为感动的事情,并对比文章的内容进行对比描写,使学生能通过阅读感悟生活、回忆生活、观察生活[5]。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阅读当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以更加有效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德敏.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5):121-122.
[2]汪文丽.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J].职业,2016(23):140-141.
[3]刘晶.浅析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7(5):21-22.
[4]樊凯红.浅谈中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J].读与写,2017,14(27).
[5]刘银贵.浅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6(7):56-57.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