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9-06-11 10:48陈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交流微信

陈智

[摘           要]  微信的普及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很多潜在风险,尤其是对高校学生而言,其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鉴于此,基于对微信主要特点的分析,深入阐述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为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微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084-02

微信是一种新型通讯软件,主要用于与人交流、信息传播,可以免费发送文字、语音短信、视频等,还可以进行实时语音通话,为用户创造了更加多元化的沟通体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微信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交流方式,大学生作为微信的主要使用群体,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持久深远的。作为一把双刃剑,微信在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潜在风险,如不良信息的泛滥、消极思想的蔓延等,这些问题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鉴于此,本文针对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信的主要特点

因为微信属于一款应用型软件,所以本文站在应用功能的角度对微信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功能强大。经过多次升级改善,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的摇一摇、漂流瓶,到现在的语音提醒、语音记事以及语音聊天室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流体验。其次,方便快捷。微信作为一种工具,不仅方便快捷,可以跨平台沟通,还可以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相对于以前的短信沟通,更具有灵活性、智能性。最后,操作简单。微信的语音消息发送功能,只要按键就可以说话,松开就能够发送,这种“简单无脑”的操作,为其创造了广泛的用户基础。此外,微信还可以与QQ等传统交流软件相关联,离线接收QQ消息,增加了微信的适用性。

二、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影响

微信不同于一般的社交平台,其具有一定的管理、教育与服务等功能,即能够为某些学科的教育建设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还可以为高校的管理与服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改变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社会发展背景的问题。具体来说,微信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既具有积极影响,也具有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微信能够丰富学生社交,这也是互联网影响大学生社交的最明显表现。利用微信,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交友渠道,帮助刚入学的学生更快地交到朋友,熟悉环境,同时还可以打破交友的时空限制,拉近不同地区之间的距离。第二,微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相对于面对面交流,微信交流带来的社会化体验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不仅是因为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贡献更大的信息量,而且还可以为交流双方带去更加鲜明的交流感受。第三,便捷性。微信不仅可以发送文字,同时还支持发送图片、视频等,运行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还具有朋友圈、附近的人等多样化功能,极大地增加了聊天的趣味性,使学生更热爱交流、更热爱分享。第四,微信还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管理效率。一般情况下,在学生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均是利用微信群来发布消息的,这种组织方式更加迅速、合理,减少了组织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群发布通知,也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二)消极影响

说到微信的消极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安全问题。因为微信所发送的信息都未经加密,因而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用户自身安全意识不足,在不使用时没有关闭软件的意识,易导致密码泄露,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可以说,微信存在的安全问题是所有社交软件均存在的一种问题,而这一问题极易引发下面几种隐患,第一,比较容易成为不良信息的发散地[1]。所以,微信作为一种社交通讯工具,微信在为人们交流创造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与不法犯罪的新载体。第二,微信容易成为侵害学生的新途径。微信这一软件自身就具有技术复制这一特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重复信息以及垃圾信息,这些信息中包括了大量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增加了大学生筛选的难度,使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易出现偏颇,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微信是与互联网连接的重要渠道,因而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也容易通过微信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微信用户中超过七成是20~30岁的青年,而其中大学生占比超过了六成。而这些网络不良信息,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那些不符合真理与时代发展的错误思想,那些所谓的“自由”“民主”“独立”的思想,很容易摧残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导致其误入歧途[2]。第三,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大学时期是整个受教育生涯中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都相对轻松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而微信因其免费性、信息发送速度快,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繁的一种软件,甚至在课堂上也能听到发送语音的声音。

三、高校教育管理应对微信影响的主要对策

(一)注重引导

尽管微信会为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健康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寻找到正确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做到教育为先,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甄别信息能力[3]。具体来说,高校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確引导,并在教学体系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能够对不良信息进行自我抵御,借助微信帮助自身成长、成才。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引进网络教育,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明辨是非,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冷静分析,做到自觉、自律、自省。此外,高校还可利用主题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对微信的自我把控能力,同时激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与热情。并且,强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法律教育,使学生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拒绝不良信息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并正确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与安全。

(二)增强沟通

作为一种通讯娱乐工具,微信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追求高科技产品的个人意愿,同时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社交娱乐需求,这也是微信受到大学生广泛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微信的使用方法,掌握微信的功能,借助微信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深化师生关系,构建起健康的联系网[4]。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随时随地查看、关注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潜在的问题或危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的管控,避免造成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微信也是一种适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渠道,相对于面对面的师生沟通,利用微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放松心态,更加轻松地与教师进行对话,而教师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及时为学生进行答疑与心理疏导,做到“无需面对面的交心”,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对那些内向、害羞、不善于表达自我的学生进行教育。总而言之,微信这一交流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滲透力,所以教师应正确利用这一平台,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展开延伸管理

微信具有可以跨过传统时空局限性的优势,加之其使用便捷、用户基础广泛,目前已经成为很多高校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的渠道[5]。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和社会中的企业、用人单位合作,联合建立就业微信平台,借助于微信自身强大的交际网络,为大学生创建便捷的找工作平台。该平台可以设立以下几个版本,“信息速递”——为大学生推送最新的招聘信息;“政策解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特别提醒”——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熟知就业的有关事项,等等,利用这些模块,教师或者学校方面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全程化就业服务与指导,进而为学生搭建通往就业的“快速路”,缓解学生在就业期的迷茫、焦虑,帮助其更好地明确工作方向与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微信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最新的社会新闻与时政消息,而借助微信的这一功能,高校便可以联合有关方面,构建全校资源库,并将所有学生纳入其中,使整个资源库成为学生与学校、教师连接的新渠道。

作为新时期自媒体技术的中坚力量,微信一经推出,便受到大范围的推崇,发展速度极快,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孩童,几乎都能够利用微信进行交流。微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沟通交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微信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作为微信使用群体中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就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在本文研究中,基于微信这一交流平台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微信对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育管理应对微信影响的主要对策,即注重引导、增强沟通以及展开延伸管理,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认知力、辨别能力,丰富校园文化,让微信真正发挥出其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霞,刘平秀.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江汉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2):82-84.

[2]王春丽.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8):55-57.

[3]韩玉.微信传播对大学生受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2018,17(2):20-21.

[4]徐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20(7):154-155.

[5]李磊.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12(4):123-12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交流微信
如此交流,太暖!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交流平台
微信
交流平台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微信
微信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