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枞
导语:在一些较为正式的会议论坛或者一些重要的访谈中,基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组人,他们聚精会神的坐在现场不起眼的位置,敲击着键盘,手耳并用的将嘉宾的发言如实记录,并且实现会议记录“会毕文出”,他们有一个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的称呼——“速录师”。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对速录师的需求非常旺盛,政府机关、银行、网站、电视台、报社......上到中央,下到各大企业,都需要大批的速录师。本期思想汇,记者通过对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速记协会副理事长、亚伟速录总裁唐可为与锦尚速记(北京)有限公司经理张锋的采访,深入解读速录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在采访初始,唐可为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文本记录工作的理解,虽然这句话适用于许多行业,但追其根本,一定离不开“记录”这套工作程序,而速录作为文本记录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会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行业链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现场记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然开了一个会,这个会起到什么作用,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后期就无从参考。”唐可为在采访中表示,无论是政府会议还是普通的商业论坛,大部分会议活动的目的是广而告之,主要是以传达信息为主,然而大多数会议活动并不是照本宣科,更多的信息来自于现场的交流互动,能够将这些信息完整并且较为准确的记录下来是速录师的职责所在。
每场会议论坛的速录师有不同的分工,一般由两个人负责一场会议活动,分别负责记录和校对。但类似博鳌论坛、“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高级别会议活动上,包括习主席在论坛上的讲话都是由速录师负责记录,这种级别越高的会议,就会安排两名高级速录师轮流替换记录和校对,高精准记录会议内容。随着行业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模式也逐渐被普遍运用开来。另外对于一些简单的谈话类型活动,比如一对一的访谈,一个速录师就能够胜任记录工作。
速录师将普遍持证上岗
亚伟中文速录机由24个键组成,对称排列,在亚伟速录,速录师们正是通过这项由“亚伟式速记”创始人唐亚伟发明的专利产品进行速录工作。这项工作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输入,速录师还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
据唐可为介绍,速录师分不同的级别,初级基础要求是速录师听打录入速度达到220字/分-260字/分,准确率在98%以上;中级速录师需要出色的听辨能力,速录师要能听懂发言人讲的内容,有些人讲话逻辑不清、有地方口音、口语多,经验丰富的高级速录师能够边记录边进行简单的编辑整理;现场的环境也不完全一样,有的会议现场比较嘈杂、参会者互动比较多,速录师需要能够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高级速录师还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够在参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会议时,较为轻松地理解会议内容并完成记录,这也取决于速录师们在工作中通常会偏向某一个领域的会议活动进行针对性选择,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能够让他们工作时事半功倍。他们还需要能够较为妥当的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例如,在会议活动现场电脑发生故障时,速录师就应该更加集中注意力,充分利用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和速录机的自主存储功能,通过盲打将会议内容完整记录。
谈到速录师的专业性,唐可为强调,“保密”是速录师必备的职业操守,在一场会议中,速录资料最终只能给到客户(或者指定的负责人),禁止速录师将速录资料给予其他人,即便是主办方,若对方并非自己的直接客户,也不可随意将资料进行传递,资料买卖更是绝对不允许发生。
速录师未来也将迎来持证上岗的常态,专业性得到认证后,对于需求方而言,选择就有了更直观的参考。据了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速录师专业技能认证包括五个等级,除了逐级考试外,等级考试还有工作年限要求,其中直接报考一级速录师需要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
冷静对待人工智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迅速,涉及到各个行业,速錄同样也会受到影响,语音识别技术也已经开始被应用于各大会议论坛上,发言的即时字幕显示使信息更加方便被接收。
唐可为认为,现阶段我国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并不成熟,电脑对人类语言识别的准确率并不能被人们所认可,市场上各类人工智能来势汹汹,人们不应该被它冲昏了头脑,更不要人云亦云。语言是一门很复杂的艺术,它不像汽车,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交通规则,汽车需要完全遵守这套规则,这也是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基础要求框架。而语言不同,以中文为例,中文有普通话、各地方言、俚语等,还会出现不同的组合,规律千变万化难以系统化,这些都是语音识别技术的难点所在。
“哪天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完全应用于速录行业,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就真的上了一个台阶”,唐可为说到。
延用“传带帮”的进阶模式
正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意从事该项工作人群的热情,目前市场上速录师是紧缺的状态,遇到大型会议活动时,速录师资源非常紧张。
唐可为解释到,速录师的就业环境非常好,而且专业的速录师待遇很可观。目前一些公立学校里的某些专业会有速录技能的培训,一些由社会力量开办的学校里也会有速录专业,另外就是培训机构,它们有专门的速录培训课程,若进行专业的培训,培养一名速录师大概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基础技能掌握后再通过实战演练积累经验逐渐成长。
“传帮带”的模式在速录行业很受用,当速录师熟练掌握了速录机的使用技巧后,会议现场的听辨和文字编辑整理都需要“师父”在后期的工作中慢慢传授经验,当然,速录师还需要不断地自行训练,比如通过在生活中听广播、看电视来锻炼听力,循序渐进获得即听即录即整理的专业能力。